一
1883年,历史上第一列横跨大洲的火车——东方快车正式开始运行。从法国巴黎到象征东方世界起点的伊斯坦布尔,贯通欧亚大陆,这趟列车和海上传奇泰坦尼克号一样,极尽奢华,有如一座雕梁画栋的“移动宫殿”。
1928年秋天,英国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首次搭乘东方特快列车。
1929年2月,东方快车被暴风雪困在土耳其一个小村庄附近6天的时间,车上的乘客靠村民们的帮助才度过这段困境。
1932年,一个年仅20个月大的长子遭到绑架并撕票,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成为美国史上最知名的绑架案之一,凶手被处死后,关于此事的争论久久仍不平息,被视为“世纪犯罪”。
阿加莎由此获得灵感,创作《东方快车谋杀案》,于1934年1月1日由英国柯林斯犯罪俱乐部出版,成为阿加莎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多次被改编为电影。
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1974版,这是阿婆(粉丝对阿加莎的昵称)唯一观看过的自己小说改编的电影。
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30年代,围绕发生在法国豪华列车——“东方快车”上的一起谋杀案展开,来自比利时的大侦探波洛在杀机四伏的列车上拨开重重迷雾,最终在13个嫌疑人中锁定真凶。
有意思的是,阿婆在原著中给予的结尾,本来非常轻巧利落:
大侦探波洛揭穿真相,大家商量后愉快地决定:“这个案子就这么结了吧!”
凶手没有被抓,他们在车厢里举杯庆祝并告别。
而后来的一些版本,都在试图将背后的主题延伸得更远,包括这部2017版,由被称为“莎士比亚戏剧大师”的英国学院派导演肯尼思·布拉纳翻拍。
在片中,真相揭露后,众人和侦探都陷入了纠结……
二
大侦探波洛出现在阿婆的多部小说中,和福尔摩斯一样,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侦探之一。
他有强迫症,每天早上要吃两个一模一样的鸡蛋,一只脚踩到牛粪,为了维持平衡,他会把另一只脚也踏进去……
在波洛的观念中,世界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
直到这起案件的发生——
那天他从伊斯坦布尔搭乘东方快车回伦敦,路上遭遇雪崩,火车出轨,全车人被困,等待救援。
当晚,约翰尼·德普饰演的美国富商被人谋杀,身中12刀,死状恐怖。
波洛调查后发现,死者真名叫卡塞蒂,是一起曾经轰动全国的绑架案的凶手。
当时,他绑架了一个3岁儿童,拿到赎金后又残忍撕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悲剧:
孩子母亲因过度悲痛早产,一尸两命;
孩子父亲承受不了家破人亡的惨剧,举枪自杀;
法官迫于压力,将那家人的保姆定为同谋,保姆蒙受了不白之冤,跳窗自尽;
事后有人供出真凶是卡塞蒂,逼死保姆的法官受到舆论的强烈谴责,选择自杀。
而这个卡塞蒂,手上六条人命,最后却钻了法律的空子,带着钱逃之夭夭了。
那么,到底是谁杀了卡塞蒂呢?
唯一的线索是一块女士手帕、一根烟斗、一块破碎停止的怀表,以及所有嫌疑人真假难辨的证词。
这就像一场没有法官的狼人杀,凶手就在我们中间,却又躲藏得极其隐蔽。
波洛只能依靠自己小小的灰色脑细胞,从各方证词中找到漏洞和疑点,推敲出真正的狼人。
三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结局还是那个结局。
一列飞驰而过的列车,一群看似不相干的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一件悲惨的陈年旧案。
波洛渐渐发现,每个人都与被害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个人都有作案的动机。
究竟是有人蓄意还是纯属巧合?
对很多人来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早已是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很多推理小说迷和电影爱好者早就对它经典的人物设置和那个完美的结局耳熟能详。
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往往是我们明明知道结局,还愿意义无反顾地去追随,似乎永远也看不腻。
案件的最后,波洛发现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和死者同车厢的十三名乘客。这是个十三个人共同决定的复仇。
车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演戏,为了他们心中的“黛西”,为了救赎,为了上帝没有看到的不公。
结局的反转过于惊世骇俗、颠覆套路,令人一时难以接受,却又合情合理,无法拒绝,回过神来甚至想拍手称快。
但是,对于波洛来说,这是他从未碰到过的,关于法理与人情的抉择。既是对的,又是错的,不是黑的,也非白的。
在以前的案件中,他只要搞清楚“谁做的”、“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而这次的案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情。
波洛在调查中与某个嫌疑人有过这样的对话:
——有时候光靠法律是不够的。
——那良知又该放在哪里呢?
当法律维护不了正义时,其他人有没有权力私自审判坏人?
公平和正义,似乎哪个都不能缺,但事实上,这样的平衡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
波洛陷入了道德困境。
四
正义到底是什么?
对于一个逃脱了法律制裁的恶棍,受害者或知情人有没有权力对其动用私刑?
而当本是受害者的人成了刽子手,他们的行为应不应该受到法律的追究?
我总是不让自己继续思考下去,避免陷入无解的境地,然而这部电影又一次将这个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这正是阿婆的过人之处吧。她在案件中加入了对人性的探讨,她笔下的犯罪动机往往比案件本身更让人印象深刻。
看过导演布拉纳的一篇采访报道,他对这部电影是这么说的:
《东方快车谋杀案》不是一个游戏,也不只是一个等待结局的谜案。在我们之前的观念里,评价一个案件,往往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中间地带。但我们在影片结尾增加了冲突与反省,增加了波洛的内心戏。
杀人其实是一个特别阴暗、肮脏的勾当,我想要传达这种感觉,而且对于杀人者来说,在那个年代,如果波洛说你杀人了,你是要被处以绞刑的,我想要观众感受到这个危险。
在他的电影版本中,加了一段原著没有的剧情:
波洛揭穿了案件的真相,掏出枪放在桌子上,告诉车上的13人,你们只有一个选择,杀了我,把我和真相一起沉到冰湖里。
镜头扫过众人的表情,他们都在抉择,最后女话剧演员(被绑架儿童的外婆,谋杀案组织者)拿起手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其他作案者的自由,她颤抖地用枪抵住喉咙,扣动扳机。
枪没响。里面没有子弹。
五
这是波洛做的测试,他让谋杀者们自己做选择。
在普通人看来,他们只是杀了一个早就该被判决的恶人;
但从法律上讲,这些人都是杀人犯,应该为自己的杀人行为付出代价,否则无法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平衡。
令波洛难以抉择的是,这些人的犯罪,从道德角度来讲,是情有可原的。而如果要放过他们,波洛需要确定他们是善的。
于是聪明的他做了这个测试——当所有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他们是否会选择再杀掉一个无辜的人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他们并没有。
这个有着偏执的强迫症、认为一切非黑即白的大侦探终于承认除了黑和白,世界上还存在着大量的灰色地带。
他违背了自己一贯的原则,选择放掉所有人。
这个剧情的设计是我认为2017版比1974版高明的地方,看完这部影片,我不禁想起前些日子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的“江歌案”。
江歌妈妈为了让凶手伏法,发起网络签名活动,使用“网络暴力”逼江歌好友刘鑫出来作证。
不能说这种做法是对是错,正义需要得到认可和伸张,杀人者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不应该包庇和姑息犯罪者,这是大部分人支持江歌妈妈做法的原因。
良知与道德,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一直在探讨的话题。使用“网络暴力”是不得已而为之,这虽是当下唯一能做的事,但还不是最好的方法,期待未来能有更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来维护受害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善良。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同意史航老师对此事的评论:下不为例。
我希望,即使上帝无法看见一切,我们也能维护自己的正义,用更正当和更完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