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做的一线社交网与微信“撞车”,如今他开发的耳机比苹果还牛

Vinci

创始人:朱大卫

背景:同学网+MM

门派:智能硬件+AI

投资方:源渡创投,心元资本,陈伟星等

融资规模:A轮数千万人民币

朱大卫接招

1、Vinci为什么要做成独立的?

3、在供应链上踩到「坑」了吗?

3、用户体验做得如何?

Vinci的创始人朱大卫骨子里带着做社交的基因。十年前还在清华求学的他便开始联合创办中国领先的社交网络同学网。「我们只用了四年便做到了三千多万用户,融了三四轮钱。」朱大卫有些骄傲的告诉《接招》,当时同学网的规模比肩校内网(前人人网)、开心网、朋友网,跻身国内一线社交网站。

移动互联网来临之后,朱大卫看到了PC互联网的瓶颈,也看到新的趋势。「经过两年的准备,2011年我们创办了MM(Mobile Messenger),是中国第一批在社交领域做Mobile APP的,有点像今天的微信。」

朱大卫此时说着有些淡然,但正是微信2012年的横空出世给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当我们好不容易做到百万用户时,微信的日活已经上亿了。」无奈之下,对社交抱有梦想,希望建立人与人之间不一样联系的朱大卫,选择去麻省理工学院进修。

经历了两年的反思与蜕变,朱大卫再次创业时为了避免与巨头「撞车」,倔强的他打算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类。而在选择什么作为其载体时,他犯了难。

在其创业的2014年,「可穿戴智能设备」正是当下最热门的领域。一大批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涌入大众眼帘,苹果和谷歌等巨头也纷纷布局。而朱大卫却并不看好这些载体,「我不认可他们,智能手表(手环)他们不可能有核心服务,因为它们距离人的感觉器官太远了。而谷歌眼镜虽然距离感官近,但其本质上更多在于探索并不是消费品。」

朱大卫遇到难题时会选择跑步散心,当他在美国的公园中穿梭时发现跑步时听音乐是个很糟糕的体验,「臂袋、耳机、播放器,使用起来特别麻烦。并且选择一首歌需要至少四步到五步左右……」看到痛点之后,他认为「音乐是大众普遍的需求,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深思熟虑过后,朱大卫将载体定义为「无线耳机」的样式,但是和市面上的耳机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团队内部称呼这个产品为「智能头机」。

曾经做的一线社交网与微信“撞车”,如今他开发的耳机比苹果还牛_第1张图片

「我们在耳机的形态上加入了独立的处理器、传感器以及屏幕,在脱离(手机)播放器的情况下也能使用;我们为它打造了独立的系统和云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欣赏音乐,并且最重要的是我们还为其加入了独特的语音交互功能,用户只需通过语音就能方便的操作……」

朱大卫将这款头机命名为「Vinci」,是艺术家和发明家莱昂纳多·达·芬奇(Da Vinci)出生的小镇,意为工程和艺术的完美统一,「简单是极致的复杂」。中文音译为玩起。

但是在Vinci研发过程中,朱大卫并没有很容易「玩」的「起」来,「其实技术并不难,难的在于我们如何解释我们做的事情。」朱大卫尴尬的笑了笑,「因为我们开创了全新的品类,没有任何案例可以借鉴。」

起初,朱大卫在创业前期招人的时候甚至无法清楚的描述自己的项目,只能结结巴巴的用「戴在头上的」,「可以直接播放音乐」,「说话就可以控制」等词汇来叙述。「2014年,『语音交互』这个词还没被提出来,所以当时要解释清楚太难了。」

面对内部团队尚且如此,在面向消费者时朱大卫更是下了一番功夫。「解决方案本身是无比复杂的,如何能用通俗的语言让用户瞬间明白Vinci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认为它只是一个带有屏幕的耳机。」

曾经做的一线社交网与微信“撞车”,如今他开发的耳机比苹果还牛_第2张图片

朱大卫精心修订了文案,并且考虑到国外用户接受程度可能会高一些,他将思维跳转到了海外市场。

2016年12月23日,Vinci智能头机结束了在美国最大众筹网站Kickstarter的众筹,获得了4,885位支持者以及$987,384美金的筹资额,刷新了国内耳机产品在海外的众筹记录。并且在2016年8月获得京东领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投资。

从网站到APP再做回硬件,朱大卫的创业初衷始终不变,就是让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更加紧密,以达到「泛社交」的作用。而社交的本质是连接,目前Vinci正是在用「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手段更好的让用户与之连接;目前听歌只是这款设备的第一步,接下来有可能通过其他社交化的拓展,让用户之间产生连接。

Q:Vinci相比其他耳机做了哪些「颠覆」?

朱:我们认为耳机只是Vinci的一个载体,我们更愿意称它为「智能头机」。与其他耳机相比,主要是三个方面不同。

第一,Vinci是独立的,不需要连接播放器便可以使用。我们在它里面集成了处理器、传感器、屏幕和存储设备。它可以感知你的行为,比如说「戴上就听,摘下就停」,加上滑动切歌的手势支持。正是这种独立性,让它可以变得更加自动化。

第二,我们为它打造了独立的系统和云端音乐服务,在云端和本地都做了拓展。它可以蜂窝网络,可以连Wi-Fi,可以独立可连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欣赏音乐。

第三,人工智能(语音交互和学习系统)。Vinci通过语音进行交互,完全解放了双手。Vinci的智能推歌系统会根据个性、心率、场景的不同推荐精准的音乐,并且随着使用时间越长,它背后的学习机制会更加懂你。

回归到音乐的本质上,我们采用了Dirac HDSound,ES9018K2M,OPA1612和铍镀膜喇叭,并请了知名调音师调试,达到最好的Hi-Fi体验。

曾经做的一线社交网与微信“撞车”,如今他开发的耳机比苹果还牛_第3张图片

Q:目前用户画像是怎样的?

朱:我个人觉得我们用户应该是25岁到35岁,热爱音乐,喜欢潮流的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并且我们现在用户不仅限于中国,在美国、欧洲、新加坡、澳洲、日韩、台湾这一块我们也在慢慢开拓。

Q:以往的可穿戴设备都是以连接智能终端为处理中心的方式运行,Vinci为什么要做成独立的?

朱:因为如果以连接别的终端来作为解决方案,虽然可以做的更轻,但无法摆脱终端系统方对你的控制。在这种限制之下,用户体验是很难做好,用户培养的习惯也难以很流畅。它所有的功能拓展都会被这个系统所限制着。

所以为了用户体验的顺畅以及未来更多拓展的支持,我们在Vinci的独立性上下了很大功夫。

Q:在供应链上踩到「坑」了吗?

朱:首先不得不承认,作为创业公司我们在供应链上是有短板的,我们的规模和出货量相比一些巨头是偏小的,所以供应链肯定不好做。

这个时候我们清晰了公司的定位,Vinci它是一个创造性的品牌中高端品牌,一定不是靠性价比的一个品牌,所以我们在面对供应链时更多的不是价格驱动,而是品质驱动。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供应链问题,但是我们在跟供应链打交道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曾经做的一线社交网与微信“撞车”,如今他开发的耳机比苹果还牛_第4张图片

第二,我们在硬件供应链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我觉得这个东西也很重要。

第三,我一直在做社交,所以比较懂得与供应链沟通。与对方确立朋友的关系,坦诚相待,互惠互利。我们在2016年后也小有点名气,在国际上有些量。所以供应链的问题也会更容易面对。

Q:许多巨头在语音交互和人工智能的体验上做的也并不好,作为创业公司如何做好这件事?

朱:首先巨头在这个方面做的范围太宽广,我们在目前这个阶段一定是专注于音乐领域的语音交互。我们在确立深入音乐方面围绕着它做了很多优化,比如说搜索,识别、对话、理解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东西是基于别人的技术做的,但在市面上没有体验好的的额技术,特别在LP(自然语言处理)和推荐系统等功能上,完全是我们自己慢慢打磨的。

我们对Vinci的定位不仅是用户的音乐助理,而是能够成为用户的朋友。未来我们会让Vinci以理性+感性相结合更好的陪伴在用户身边,那才是我们将来要去做的。

Q:近两年一些互联网厂商甚至是明星也在做耳机,会不会有压力?

朱:首先我认为这个市场足够的大,所以只要产品做的好都会有一定的份额。我们肯定希望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成为这个市场的领导者,但这也需要很长的路来走。

并且Vinci本质上是和这些耳机不同的,我们是当这个跑道已经很拥挤的时候,可以开辟出来新跑道来的。所以实际上我个人认为,我们最大的对手其实是自己。如何去创造更好的体验,持续的保持想象力和创新性以及拓展市场渠道是我们面对的问题,和别的耳机厂商关系并不是很大。

Q:如果让你采访一位创业者的话,你会采访谁?会问他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朱:我想问问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你是如何让一个团队持续保持创造力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经做的一线社交网与微信“撞车”,如今他开发的耳机比苹果还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