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中国待了十年的地方,我看见他们曾经的食堂变成这样了

谷歌中国待了十年的地方,我看见他们曾经的食堂变成这样了_第1张图片

谷歌都撤离了,谷歌食堂呢?

当然跟着回娘家了......

故事断送于北京五道口清华科技园的科建大厦顶部,一场主题为“告别过去”的聚会之后,2016年8月1日,谷歌中国撤离了他们已经生存十年的总部,一层的谷歌食堂也跟着C拜了 ~

如今人去楼空,物非人非,安静的空间里失去了往日的人影攒动,像被抽掉灵魂的一个空壳。

后来,出现了一家咖啡店……


谷歌中国待了十年的地方,我看见他们曾经的食堂变成这样了_第2张图片

这个精品咖啡店不只服务于大楼内的员工而是面向整个园区。在过去的十年里科技园区的主要人群大多数从事着繁复的技术工作,对咖啡的需求量大。同时也意味着类似的业态很多,

如何在一众咖啡馆中

颖而出

成了HICOFFEE的首要问题


设计师首先放弃了以张扬的造型与夸张的形象来塑造这间咖啡店的方案,因为这不符合咖啡厅的设计理念。

HICOFFEE在外观设计上颜色与选材都遵循中性化原则,基础材质以水泥和实木为主,并以灰色为基调,内向、神秘且稳重。


谷歌中国待了十年的地方,我看见他们曾经的食堂变成这样了_第3张图片

设计师希望空间能够传达出自身对业态的理解,最终的成品能更多呈现这家精品咖啡的纯粹性。

精品咖啡相当于变换了载体的茶道。在繁复严肃到有些苛刻的茶道里,庄重和入道般的操作其实已经上升到修行的境界。


谷歌中国待了十年的地方,我看见他们曾经的食堂变成这样了_第4张图片

为了突出这种看似“表演”实则沉浸其中的操作过程,吧台在空间中占有极大比例,并区别于仅限操作的吧台功能,加宽到80公分的吧台兼顾了一部分客座,在客人品尝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咖啡师的操作,这种内与外的对视关系极大增加了与客人的互动与交流。

HI COFFEE 的最终成果达到了我们最初预期。多样性的空间无论对顾客还是产品本身都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我们始终坚信人才是核心,人的体验感会直接影响空间的气质。

人是自由的,空间也就 ~ 活了。


谷歌中国待了十年的地方,我看见他们曾经的食堂变成这样了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谷歌中国待了十年的地方,我看见他们曾经的食堂变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