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900字,除第一节为影评外,其余两节均为发散式胡言乱语,请谨慎阅读。
看完了《头号玩家》。感动得汗毛倒立,不是因为剧情,而是「电影」。在电影院里给我留下这种感觉的,上一次是《少年派》,再上一次是《阿凡达》。感谢斯皮尔伯格。
上面是我在IMAX厅看完电影,摘下3D眼镜瘫坐在座位上掏出手机打下的感慨。
至今还记得2009年的一个下午,我和同伴去长沙解放路的万达影院观看《阿凡达》,160分钟过后走出影院,外面已经是黑夜,我满脑子还在潘多拉星球上,从步行街出来熙攘的人群撞过你肩膀,都很难把我拉扯回现实。
2012年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是。雷电击打在无限的海面上,派张开双臂跪在暴雨里的救生舟上,对着天空大喊“我投降,你还想要我怎么样”的那一幕,我头皮发麻,莫名其妙几乎流出泪来。
这几部电影,包括今天的《头号玩家》,似乎天生为电影院而生。它们具备的不仅仅是用故事和影像打动人,也将电影的“造梦”属性发挥到了极致。
光影变幻,壮阔的视觉奇观,结合那些直击痛处的情感力量,让你只能缴械投降沉迷于电影之中。
这是「沉浸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头号玩家》是一部面面俱到的商业电影,是我曾经说过好的影视作品“多层次魅力”的完美体现,它并不局限于ACG爱好者的狂欢,就算你get不到那些彩蛋的意义,你也能体会到这部影片本身所具有的魅力,所谓电影造梦功能的绝佳体现。
因此在看完《头号玩家》,安抚住激动到浑身战栗的自己后,我第一时间表达出了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热爱。
然后,我脑中才蹦出了除了「爽」之外的第一个念头:
除了电影里显而易见的意义外,「绿洲」到底意味着什么?
绿洲与沙漠共同构成 「现实」
借由影片故事背景中发展程度很高的VR技术,「绿洲」成为一个完成度极高的虚拟世界。它是游戏这一概念的超级体现,电影主角借其来逃离残缺的家庭、贫苦的条件这些痛苦的现实生活,在虚拟世界里活得有声有色。
而你我的世界呢,又如何?
这是个很完美的世界。
这个世界有我在豆瓣里标记5星的上百部喜爱的电影和剧集;
有《EVA》《命运石之门》等等让我震撼的动漫;
有金庸、路内、村上、大刘乃至于三国水浒西游这些让我翻来覆去阅读的小说;
有我在网易云里收藏的那些音乐;
有《老滚5》《文明》《仙剑》到DOTA、LOL、炉石这些令人不忍放手的游戏;
还有那么多有趣的自然、社会、艺术的知识。
我称它们为「艺术」「文化」「嗜好」「兴趣」……
这也是个千疮百孔的世界。
从那些精神乌托邦中回过神来,你需要吃饭睡觉,需要赚钱养家;
需要去做一些违心的事,说一些违心的话;
去面对你不喜欢的人,又或是面对你喜欢而随时可以借此伤害你的人;
你时刻紧张地迎接每一天未知的无限可能性。你需要满足自己肉体的种种欲望,你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维持自己生活的质量,去保护你的家人朋友,不管你是想不被他人践踏还是去践踏别人,你都要去不断强化自己变得更为坚不可摧……
这两者共同构成了我们精神中的现实世界。
「绿洲」字面何意?是干枯沙漠中的水源,过客得以驻足暂歇的区域。
「绿洲」于主角而言的意义,或许就像《头号玩家》里的上百个彩蛋对我们的意义,甚至意味着这部电影本身、乃至于所有曾经流行过的娱乐文化对我们的意义。
我们栖身「绿洲」中所感受到的美好是难以言说的。看到《头号玩家》里我们熟悉的ACG符号具象化呈现在银幕上,我们所感受到的情怀,是源于对我们曾经栖身的绿洲的感念,沙漠里的痛苦无法蔓延过来——就像这部电影本身为电影院里的观众所带来的两个小时的体验一样。
因为现实的「存在」 ,「真实」 才有意义
我是虚拟现实(VR)的坚定看好者。但目前VR是受多方面条件制约的:没有能给人足够沉浸感的硬件,自然导致没有足够强大的现象级VR应用出现,VR内容走不到娱乐主流前列。政治对于文化的管控,也意味着电影里的VR世界在短期内不会到来。
如果无视这些制约条件,VR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从以出现的影视作品来看,VR的方向是《盗梦空间》里的梦境,更高一层是《全面回忆》里的recall,终点或许就是《黑客帝国》里的「矩阵」。
在《黑客帝国》之中,未来人类在与AI的战争中失败,被人工智能奴役当做生物电池,人的意识被接入矩阵之中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以ZION世界为代表的人类「觉醒者」意图反抗这个虚拟世界。
我们都知道,《黑客帝国》的科幻外壳下,是一个哲学意味极浓的玄之又玄的故事,它首先与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的「缸中之脑」假设相关:
“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
「缸中之脑」与《黑客帝国》里的「矩阵」相似的地方在于,如果一个人处于「矩阵」或者「缸中之脑」之中,在外在条件不变(缸的计算机维持装置或矩阵的虚拟世界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你可能处于虚拟世界中”是无法证伪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无法感知另一个真实世界的存在(缸的系统出现问题/被尼奥营救从矩阵中觉醒),你就无法确认自己所处的世界虚拟与否。这样的情况下,「客观世界的真实与否」这个问题,对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以《黑客帝国》为例,如果不存在zion那批觉醒者,那我们完全可以假设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是黑客帝国中那个设定在21世纪的「矩阵」。我们甚至可以继续往更多层次假设,存在无数层的「矩阵」,或者我们的宇宙本身也是模拟的,到这个层面上,就变成了科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混合,如阿西莫夫的短篇《最后的问题》和《终极答案》所讨论的那样。
你能且只能感知一个客观世界的「存在」。结论是,在只能感知一个客观世界的情况下,「客观世界的真实与否」这个问题,对你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在动画《火影忍者》里,除了主角团之外所有人被困在「无限月读」的世界里,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上文说自己是VR的坚定看好者。因为在很久以后的未来,当VR达到能够《黑客帝国》里那种割裂意识的技术后,真实与虚拟的区别将仅仅在于“选择”。如果真实世界足够糟糕,虚拟世界足够“真实”,你是愿意继续维持真实,还是向虚拟全面投降?
所以《黑客帝国》第一部里的反抗军叛徒选择了出卖同伴,回到「矩阵」,在「矩阵」里做一个生活无忧的名人。他喝着红酒,吃着牛排,他明知这一切是模拟的,但他欣然接受且极度渴望。因为只要他回到矩阵,切断ZION对世界的感知,那么「矩阵」对他而言就是100%真实的世界。
即是说,当「绿洲」可以满足你的一切需求,不止是精神上,而是包括肉体任何欲望在内的全部需求后,「沙漠」对你而言还有必要吗?
这就是VR概念的终极形态对人类社会的最大挑战。
《头号玩家》的意义:我们只能在现实世界吃饱饭
《头号玩家》里的VR其实是目前真实VR的硬件升级版,这里的VR不具备割裂现实认知的真实度,但也已经具有令人难以自拔的魅力。《头号玩家》里绿洲的创始人霍乐迪是一个沉迷于游戏、电影世界里的孤独的天才,而爱情和友情维持着他与现实世界的情感联系。
《头号玩家》得出了一个乐观的结局,主角接手绿洲,每周关闭2天,让所有玩家去关心现实中的亲朋好友。这是一个烂俗的大合欢结局吗?
是,也不是。
之所以说是,因为如果VR技术继续上一个台阶,那么《头号玩家》最后形成的彼此相安无事的状态就无法维持下去。导演避开了更深更远的讨论,将故事终结于此,是很成熟的商业片做法。
之所以说不是,因为跳出电影,回到我们所在的现实社会来看,《头号玩家》里的告诫是我们应该持有,也必须持有的信念。
庵野秀明在《EVA·真心为你》里是如何与日本宅文化观众对话的?
在《EVA·真心为你》里,碇真嗣成神,生命回归LCL之海,庵野秀明突然将画面切到了三次元的真实世界,画面正是坐在影院里/屏幕前的我们,他用字幕问我们:感觉舒服吗?
然后,庵野秀明借由碇真嗣和绫波丽说起了他的看法。
碇真嗣:“我不太明白现实。”
绫波丽:“他人的真实与自己的真实之间的鸿沟,你无法正确把握吧。”
碇真嗣:“我不知道幸福究竟在哪儿。”
绫波丽:“只有在梦中才能找到幸福吧。”
碇真嗣:“所以这不是现实,而是没有任何人的世界。”
绫波丽:“对。是梦。”
碇真嗣:“所以,我也不存在于这里。”
绫波丽:“你只是编造能使自己安心的借口,这样来对现实进行报复。”
碇真嗣:“不行吗?”
绫波丽:“你是在虚幻之中逃避真实吧。”
碇真嗣:“不能做只有我自己的梦吗?”
绫波丽:“这并不是梦。只是用以补偿现实而已。”
碇真嗣:“梦是什么?”
绫波丽:“那是现实的延伸。”
碇真嗣:“现实又是什么?
绫波丽:“那就是梦的终结。”
这段话被解读成「脱宅宣言」,又或是庵野秀明对御宅一族的讽刺。
多少人是因为逃避现实,害怕受到真实世界的伤害才躲到虚拟文化中的?
《EVA》是我最喜欢的动画,很大程度上在于《真心为你》里的这一段。「绿洲」不应该成为我们逃避现实的永久避难所,而是继续存活于「沙漠」时的栖息地。
还记得上文的结论吗?你能且只能感知一个客观世界的「存在」。
这就是所谓真实。
所以只要《黑客帝国》的世界不出现,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无法逃避的。
所以我说,《头号玩家》的结局, 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我们只能在现实世界吃饱饭。」这句话并不像表面那样浅显。
至于真到了《黑客帝国》的时候,你我会选择红药丸还是蓝药丸,那就是另一个层面的话题了。
-END-
(谢谢阅读。全文一气写完,也没有心情去复核了,可能有些许行文错误,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