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水就能开,“水”变“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5月22日,河南南阳日报头版刊发的一则消息——《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文章称,“水氢发动机”正式下线。

| “水”转“氢气”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水氢发动机在我市正式下线啦,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市委书记张文深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为氢能源汽车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点赞。”——《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

加水就能开,“水”变“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_第1张图片

据青年集团介绍,其“水氢发动机”基本原理是:

车内特殊的转换设置可以将水转换成为氢气,再输入氢燃料反应堆,即氢燃料电池,产生电能,然后驱动车载电机和引擎,从而使车辆行驶。

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

经官方介绍,这款“水氢燃料车”的最大秘密,就是一种特殊催化剂,在这种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将水转换成氢气。最终实现“青年水氢燃料车”在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的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轿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催化剂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将水转化成氢气,并通过氢燃料电池发电。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汽车集团的水氢燃料汽车,和我们所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或氢能源汽车),有所不同。

一般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直接注入氢气到电池,从而产生电能,驱动汽车,排放物为水;而青年汽车的水氢燃料汽车只需要加水,继而产生氢气,从而输入电池产生电能,驱动汽车。青年汽车的水氢燃料汽车是在汽车内制氢的,而且仅需要水。

也就是说,青年汽车表示自己已经成功解决了氢燃料汽车现阶段,基础设施缺乏的大难题。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内燃机研究所的副教授管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线制氢不能只有水,还需要乙醇甲醇等含氢原子的物质参与,仅使用催化剂是不可能制出氢气的。”青年汽车集团的说法有待细究,氢能源电池可以作为新能源成为汽车的重要燃料,但绝不是用水就可以直接变成氢气。

管斌称,“可以通过光体分解的形式将水中的氢气分解,但过程很复杂,全世界范围内技术不成熟”。

| 失信被执行人庞青年

一则“汽车加水就走”的报道,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庞青年,被推向风口浪尖。实际上,他早已是游走于各地各级政府之间的熟练“操盘手”。

加水就能开,“水”变“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_第2张图片

庞青年,浙江天台人,出生于1958年,于1999年出任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集团党委书记;在此之前,其还在1986年创办磐安县橡胶厂,1993年任浙江杭通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据悉,此次引发热议的“水氢发动机”隶属于南阳洛特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旗下。

相关数据表示,南阳洛特斯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主要资方之一为金华市青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另一资方则是南阳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9%。

“水氢燃料汽车”则隶属于青年汽车集团,董事长为庞青年。

青年汽车的主体公司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专利信息大部分为“外观设计”专利,其中,与氢能源相关的专利信息只有一条,即2018年9月11日发布的氢燃料电动客车,其专利类型为“外观设计”。而由庞青年担任法人代表的公司更是多达48家,庞青年本人控股企业共有26家。

加水就能开,“水”变“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_第3张图片

其中,庞青年担任法人代表的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其风险信息更是达到了686条,被执行人信息为29条,失信信息为46条。2019年1月7日、8日,其分别被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和常州市钟楼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人。

另一家庞青年担任法人代表的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显示有72条股权冻结信息,自身风险224个,关联风险则多达835个,涉及法律诉讼多达340起,裁判文书多达197个,大部分为借贷纠纷。

加水就能开,“水”变“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_第4张图片

据工商信息显示,青年汽车集团已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企业,实控人庞青年本人也已20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以及被列为限制消费人员241次。

| “资本运作下的无良炒作”

如果,青年汽车的说法全部是真实的,那么这种成熟的技术,就可以让氢能源车头疼的制氢、运输、储备、加氢等环节迎刃而解了。

庞青年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水氢发动机”研发人员都是博士,从2006年开始对这一技术进行研发,目前尚未申请专利,接下来可能申请专利,但技术保密,研发成本保密。

根据网络上的质疑,庞青年也在对媒体的回应中表示,水氢燃料汽车技术已成熟,不会延缓南阳项目进程,并声称“事实摆在这里,不是瞎编的”。

事实上,这不是“氢能源汽车项目”首次面临质疑。

早在2017年8月,青年汽车集团就对外宣称:生产出了全球首辆水氢燃料车,在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的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轿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

加水就能开,“水”变“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_第5张图片

人民网也曾对青年汽车集团有过相关报道,表示该款车不用加油、也不用充电,只加水,即可通过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

“车顶安置一个蓄水箱,车内的特殊的转换设置可以将水转换成为氢气,经过两次过滤后再输入氢燃料反应堆,产生电能,然后驱动车载电机和引擎,最后使得汽车行驶。工作人员现场为水氢燃料汽车加满了自来水,汽车启动后约1分钟便产生了氢气,并顺利开动在工厂行驶一圈。据介绍,该款车水箱可蓄水200公斤,续航里程500公里。”

这种说法在当时就受到了各种专业上的质疑。

而2年之后,经过货箱与外观的包装之后,“水氢燃料汽车”竟然又重新走到了台前。

全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委会副秘书长卢琛钰在朋友圈中表示,“它的原理是镁粉和水反应制造氢,抄袭了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向华博士提出的‘水氢’概念。鉴于青年汽车的骗补黑历史,此次所谓南阳下线,估计属于资本运作的无良炒作。”

卢琛钰表示,“所谓水氢技术,是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向华博士提出,其实质是甲醇重整制氢+纯化+低温燃料电池,技术路线是通的,至于是否具备车用产业化前景,争论不一。”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酵,5月24日,河南南阳工信局河南南阳工信局发表回应称,“水氢燃料车”系当地记者报道有误,记者在报道中用词不当,信息发布不准确导致误解。

南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称,目前该项目仍处于研发人员的验证阶段,并未正式生产,也未经过工信等相关部门的验收。

----------------------

投资,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创业就来创业吧,让成功变简单!

*本文为 公 众 号 【创业吧start】编辑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加水就能开,“水”变“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