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懂B,C也懂B,所以A懂C吗?

曾经我产生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人们能被同一篇文章、同一部影片、同一个事迹给打动,却大多时候无法相互理解?

后来慢慢有所领悟:参照物虽是同一个,但通过它反映出来的主观映象是不同的。好比同样的风景,视角、构图、拍摄手法不同,拍出来的图片也是不一样的,然后图片再经过后期的加工处理后更是独具一格了。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在于读者会把“自我”融合到阅读当中去,在书中构建的世界里寻找“自我”的影子,所以其关注点自然就因人而异了。

最近有部新上映且在网络上评分颇高的日本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前些天我那对二次元世界有所喜爱的堂弟给我发微信推荐了它,并说看完后的最大感受就是想恋爱了。我打趣他说这是一位对爱情还有着美好憧憬的在校纯情大男孩的观后感吧!我是自从满了十八岁标志成年以后就很少看过动画类节目了的。

出于想让自己也产生同样感受的这一想法,于是我买了张电影票一个人去了电影院,结束之时竟眼角湿润,颇为触动。

之后与一位也看过此影片的同龄人交流,我俩的体会却截然不同:

同样是最后男女主人公相遇的场景而产生的感动,他当时想到的是身边那些经历多年爱情长跑的朋友终成眷属的艰难不易,想到的是自己再未能与曾经相爱过的人重修旧好的忧伤;

而我想到的则是我们这些还漂泊不定的寻爱单身寡人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那位似曾相识的人: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倾盖如故,白首如新------这是我所理解的影片标语:“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可以看出,当读者自身的遭遇经历以及所处状态不同时,他们能从作品中看到的内容是不同的,他们所关注的更多是有着切身体会的视点,只因视角本就是不同的。

我们好恶着的作品多少都因为我们在吸收时带有一些自恋自怜的成分,而正是这个成分让我们筛选剔除了别人能看到的视点。这或许也是人们寻求存在感的一种方式吧,即再多的他者叙述,都不要离开以“我”为中心的叙述展开点,不然怎怪我无法理解你。

所以其实我们是很难真正理解他人的,我们会去寻找他人身上与自己所具有的共性来自恋或者自怜,我们喜欢谈论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便是安慰他人也不忘以己为例。同类实则无需多言就可以抱头痛哭惺惺相惜了,而他人独具的特性你会羡慕、嫉妒或者不屑,却很难真正理解。

可以说越独特的人越孤独,因为他没有可以用来自恋自怜的镜子。人们谈论着他那华丽的外袍,却不会关心他本身。

这种理解的转变也是在我身份状态转换后深有体会的。

当我还是一个打工者的时候,我考虑的大概会是如何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老板青睐、升职加薪、公司福利够不够好、什么时候发放工资、假期怎么安排。

当我开始自己创业了以后,我考虑的就变成了如何维持现有的现金流、如何扩大现有的规模、如何谋生存求发展,思考的是行业的前景、规划的走向调整、转型的可能。

当我每月等着发工资的时候,我会羡慕那些拿高薪的精英人士,会觉得自己能有大概他们那样一半的月薪就很满足了;

可当我必须要自己给自己挣得收入没有了退路之后,我会发现挣钱其实比想象中容易,关键在于你敢不敢抛下所谓的安全感,放弃后盾去尝试,承受压力去舍得;

但是当转变后的我跟转变前所认识的朋友再次进行交流时,如果他们还处于转变之前的状态下,我们基本是沟通不畅的:他仍抱怨着公司里的人际烦恼、变态制度,羡慕并臆想着我现在的自由。起初我可能还会跟之前一样想要纠正一二、诉苦一二,最后发现这是一种失败的尝试。我们是无法要求一个没有同样经历的人能设身处地的感同身受的:他者均是自我的局外人,即客观上没同样经历,主观上无法设身处地。

所以你还在寻求被理解吗?抱团取暖还是径自生火?先想想一个高中学的一个数学概念:

A与B有交集,C与B也有交集,但也不能就此推导出A与C一定能产生出交集呀!



                                                                                           She is the poem.

                                                                                              so hard to read

你可能感兴趣的:(A懂B,C也懂B,所以A懂C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