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故事,对于旁观者来说,只是一个故事,对于亲历者,却是切身的喜悦或感伤。

没有亲身经历,可能大部分人是难以理解的。

在切切实实的利益面前,良知,能值几个钱?

更何况,学校之中,那几分眼前之利,又有几两重?

北京晚报12月10日报道,中关村第二小学的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长期遭到同学欺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后,孩子出现失眠、恐惧上学等症状,后被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学校呼吁,关心关注此事的社会公众,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学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角度出发,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并将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帮助。

教育问题出自校园,解决途径却在社会和媒体,怎么回归?

这些“领导”对别人的痛苦,从来都不怎么放在心 上。难道还不清楚吗?

老师定性为“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

家长的诉求未得到正面回应

学校声明还将做持续努力,力争达到多方认可的结果。

玩笑?这样的事发生在你的家人身上,还只是玩笑嘛?

多数人没意识到,孩子的力量能造成多大的伤害。

多数人没意识到,校园欺凌远比你以为的广泛和频繁。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长大的孩子,作恶的能力也会随之增长,不知他们有良知吗?

乃至大学中,跳楼的学生还少吗?

听得最多的话是:怎么不孤立别人,偏偏就孤立你呢?

钱理群先生2012年在P大演讲,讲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看起来身份比别人更尊贵一些。

那也只是看起来。

人发现自己身上的欲望和渴望之后,不一定都是好事。有时你没有办法跟它好好相处,内心就会骨折,会非常痛苦。

人生最需要实现的自由感,其实是你内心的笃定和认知。

认知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之上,而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石。

如果想要生活得好,就得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声音,诚实地努力对待自己的人生。


硕大的城市,充满灼感的生活,每次走在地铁拥挤的人群里,我总会觉得自己要被吞噬,觉得人怎么都这么渺小。而在小镇,每个人都那么复杂而有生趣,觉得人才像人。

故事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