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帖出帖│此人耗尽毕生精力学一人学一体,学到极致却被号为书奴

入帖出帖│此人耗尽毕生精力学一人学一体,学到极致却被号为书奴


文│李东升


入帖出帖│此人耗尽毕生精力学一人学一体,学到极致却被号为书奴_第1张图片


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启动,全国各地选手火热招募。

大小环境,浓郁氛围中,喜欢旧体诗词的朋友,不安分起来。

然而,入选选手毕竟太少。

我们这个小城市,去岁有一个53岁老乡赵全生,闯入诗词大会百人团。

今年,恐怕再无此侥幸。

朋友中,有位诗词高手。

在我们心中,是位特别从容淡定的人。

凡事有板有眼,从未见他着慌过。

这个人,同时也是位书法家,国家级书协会员。

他在朋友圈发了一首词。

用他漂亮的瘦金体书写。

开始大家沉迷于他的书体,互相传阅。

后来,仔细看内容,觉得背后似有深意。

入帖出帖│此人耗尽毕生精力学一人学一体,学到极致却被号为书奴_第2张图片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

忘机鸥鹭立汀沙。

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

词中说,这是春尽的时节,傍晚漫步在小溪边。河水清浅,岸柳依依。

不觉走远,转个弯,人少处,有鸥鹭,忘记了躲藏,停立在汀沙上。

这是吴琚的词。

吴琚,南宋人,崇尚生命与自然。

性情谨敬温和,淡泊好古。

不物于物,融入自然。

鸥鹭忘机,是吴琚追求的一种境界。

由吴琚想及朋友的深意。

他想表达的是什么?

学吴琚的人生境界,还是学吴琚的书者书路。

入帖出帖│此人耗尽毕生精力学一人学一体,学到极致却被号为书奴_第3张图片

吴琚,出身显贵。

母亲是秦桧的长孙女,父亲是吴皇后的亲弟弟。

以其历史资料,传世诗书看,吴琚是真的淡泊名位。

他的书法,很多人为之扼腕。

觉得以其之才,应开宗立派。

米南宫外一步不窥,实乃可惜。

如此高手,却甘于笼罩在一个人的风格与阴影之下。

这是为什么?

我的朋友,8岁习书,是有童子功的。

30年书法人生,获奖无数。

现在却定位在小众书体瘦金书上。

瘦金体如此之难学。

历代学书者难有所成。

对此,也难以为外人所理解。

入帖出帖│此人耗尽毕生精力学一人学一体,学到极致却被号为书奴_第4张图片

学书者知道,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说法。

如若走进大山,风景再好,还要走出来才好。

学一种字体,学一个人书法,极致之后,就要出帖。

书之传承,有传有承,传承之后是创新与发展。

于吴琚而言却不会这么看。

山里风景好,住在里面也没什么不好。

学一个人学到极至,创新易,而不创新才难。

米芾的字,影响力有多大。

在某种程度上,或者换一种计算方法。

创新未必如穷神学书合算。

如果难以超越,学写绝伦,也是一种选择。

这样说,吴琚不是笼罩在米芾的阴影之下。

而是米芾成就了吴琚!

事实而言,吴琚是成功的。

他的造诣得到了后人的肯定。

入帖出帖│此人耗尽毕生精力学一人学一体,学到极致却被号为书奴_第5张图片

千年之后,学米芾者,都知道吴琚。

米芾之外,一定也要去学吴琚。

米芾,米字,怪诞狂傲。

吴琚稍显收敛温和。运笔、结体,俏丽俊逸,气息更流畅。

墨色灵活、墨韵华滋,浓不凝滞,枯不伤神。

章法成竹在胸,穿插明显。

大小、高低、宽窄及墨色的浓淡相宜,随遇而变。

这样的书写,是对米芾的偏离,也是补足。

优化。

很多人学米芾之后,专心学吴琚。

想那瘦金书,千年间,能学到宋徽宗神韵者有几个。

五个手指,能数出来都难!

如此朋友学吴琚,学到极致,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当然,大家只是推测。

也许是想多了。

他本人怎样想,不好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入帖出帖│此人耗尽毕生精力学一人学一体,学到极致却被号为书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