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

蟋蟀。
1
处暑已过,凉风渐起。风吹过每一个人。走路的,摆摊的,闲坐的,干活的,喂孩子的,上学的,所有的人,都从风中接收到了秋的消息。针砭肌肤的凉意,已使人们已悄然感受到了季节的变换。

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窗外虫声唧唧,时断时续,时起时歇。我知道,那是它在歌唱,歌唱在萧瑟的秋风里。《诗经》里说它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宇:屋檐下)。看来,蟋蟀的生活与人类活动共进退。随着天气的寒凉,它也想在屋角找个栖身之处,得点儿暖气呢。否则,它的歌声唱给谁听呢?


2

殷代的甲骨文中的“夏”字形似蝉,“秋”字状若蟋蟀,足见华夏先民对应时而生的夏蝉与秋蟋早有认知。——《国虫》(李存葆)

蟋蟀之于秋,犹蝉儿之于夏。夏蝉与秋蟋,是最能代表时令的两种应季昆虫,也可以说是候虫。听到蝉叫与蛩鸣,犹似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总会引起人们时光偷换,暗送流年的慨叹。


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蟋蟀在本地俗称“土车子”。我对它可以说既陌生又熟悉。虽然很多孩子都有捉蟋蟀、斗蛐蛐的经历,但我小时候和蟋蟀直接打的交道并不太多。因为它体小且极善跳跃,并且多在夜间活动,不易捕捉。但蟋蟀的歌声漫过了整个童年,留下了温馨的回忆。

秋夜,在三叔家和堂妹堂弟们玩耍,有时到很晚。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此时已是繁星满天,夜凉如水。四周寂静无人,只有蟋蟀在草丛中高一声低一声地鸣叫。我家离得虽不远,但蟋蟀的叫声愈发显出四周的寂静,心里还是有些害怕,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一溜小跑回了家。


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
在所有的昆虫中,和人类生活渊源最深的恐怕就是蟋蟀了,蝉儿都比不上。蟋蟀鸣叫时的旷音清韵,飞动时的羽翅生风,临战时的昂藏意气,使得它自古以来不管是在庙堂还是在民间,都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从达官贵人,到文人雅士,再到布衣百姓,普遍对它青眼有加,形成了独特的中华蟋蟀文化。


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蟋蟀与中国古典文学有很深的渊源,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意象。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作为五经之首的《诗经》,多处有蟋蟀的影子,这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蟋蟀意象的发源滥觞之处。除了上述所引《豳风(bīn).七月》,《诗经.唐风.蟋蟀》也以蟋蟀起兴,感时惜物,劝人勤勉。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也是借蟋蟀,抒发人生苦短,时光速逝的喟叹。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后世咏虫的诗文中,有不少是吟咏蟋蟀的,如晋代卢谌的《蟋蟀赋》:

“厉清响于干霄,激秋声以迄曙。”

唐白居易曾以《促织》为题作诗曰:

闻蛩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南宋叶绍翁 《夜书所见》,通过“儿童夜挑促织”的童趣小景,抒发了客居在外的诗人的思乡之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明人王醇也有《促织》诗,状写小童夜间伏在墙根捕捉蟋蟀的情景。其稚态与意趣,读来令人不禁莞尔:

风露渐凄紧,家家促织声。
墙根童夜伏,草际火低明。
人手驯难得,当场怒不平。
秋高见余勇,一忆度辽兵。


4
蟋蟀别名“促织”,小小虫儿和人类生存的一件大事联系在一起了——穿衣。在男耕女织的古代农业社会,男子力田为饭,女子治蚕为衣。“蛐蛐叫,秋天到”,北方还有俗谚曰“促织鸣,懒妇惊”。蟋蟀鸣则天下秋。它似乎在提醒着妇女们,天气渐凉,要赶紧织布,开始为一家人缝制寒衣了。

不仅如此,在妇女们缝衣织布的每一个漫漫长夜,都有促织陪伴。夜阑人静,寒气侵衣,日间的劳苦,清夜的愁思,唯有机杼的札札声与这虫鸣声相互应答,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倍增凄清与寂寥。难怪古人总是把蟋蟀与悲秋伤怀联系在一起。


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蟋蟀不仅能入诗,也能入画。古今书画大家以蟋蟀为题材的画作,无不妙趣横生,生机盎然,极具雅趣。


5
很多人都喜欢流沙河先生的《就是那一只蟋蟀》。这的确是一篇意蕴深刻,构思精妙的佳作。它的突出特点是运用多个意象群,回环往复,表达了炽热的家国情怀,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幽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孤客听过  
伤兵听过

凡是曾经沉浸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读到这样的文字,谁不是“心有戚戚然”?而驿道、烽台、天井、野草,月饼、桂花、石榴果、残荷,雁南飞、草垛、加衣裳,台北巷子、四川乡村,露珠、萤火、鹧鸪、乡愁等等,这一组组的意象与情感,都蕴含了最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它们都太“中国”了!也只有中国人才最懂得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与神韵。


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人曾提出民族有四个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其中共同心理素质是最具有稳定性的因素,它又需借助共同语言来表达。这首诗,就是借助共同的语言,表达了中国人所共有的民族情感。

个体的感情,总是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中培养孕育出来。两岸有共同的祖先、土地、文化心理,孕育出了共同的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深处,都蛰居着秋意与蛩音。所以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

后来余光中先生也曾作《蟋蟀吟》作为回应:“就是童年逃逸的那只吗? 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可见,中国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正因为同文同种,一只小小的蟋蟀,成为了沟通两岸情感的桥梁。


6
自古以来人们喜欢蟋蟀,有各种原因。后来有人总结出它有“五德”:

“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即斗,勇也;重伤不降,忠也;败则哀鸣,知耻也;寒则归宇(进屋),识时务也。”
“盖其鸣时铿锵断续,声颤而长,冬夜听之,可悲可喜,真闲人之韵事也。”
  (节选自《京都志趣》,高文瑞著,中国社会出版社)

就在我写此文时,那虫儿就在秋窗下轻声吟唱。这种虫唱,比不得别虫——它带有浓厚的秋天的意味。这虫儿一唱,秋风就起来了,乡愁也就来了。

岁岁秋鸣,夜夜蛩声。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我们汉民族那样,对秋天蟋蟀的叫声感受如此之深,如此之细,如此之敏锐。秋夜客中闻络纬,“何人不起故园情”。这种情怀和感受,估计自《诗经》始。

“蛐蛐蝈蝈虽细物,令人长忆旧时光”。凡有中国人足迹的地方,就有蟋蟀的歌唱。草丛中,房檐下,床边屋角,土泥瓦块之中……这种自远古而来的秋之微音,带着我们祖先的文化基因,隐藏在我们的童年里,隐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命深处。它是童年,它也是故乡,它是“使我们成为我们”的地方。

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目录】最后的农业社会的生活,不能忘却的时代记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续:捉趣/野味—4:我们的童年(日常生活篇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