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项目学习笔记-总结-感悟

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

单页面应用,就是只有一张Web页面的应用。单页应用程序 (SPA) 是加载单个HTML 页面并在用户与应用程序交互时动态更新该页面的Web应用程序。

单页面应用的优点

  1. 最大的好处是用户体验,对于内容的改动不需要加载整个页面。
  2. 数据层和UI的分离,可以重新编写一个原生的移动设备应用程序而不用大动干戈(同一套后端程序代码,不用修改就可以用于Web界面、手机、平板等多种客户端)。
  3. 高效。它对服务器压力很小,消耗更少的带宽,能够与面向服务的架构更好地结合。

单页面应用的缺点

  1. 不利于SEO
  2. 初次加载耗时增多
  3. 导航不可用;前进、后退、地址栏等,需要程序进行管理;
    书签,需要程序来提供支持;

应用场景

那么单页应用的应用如何呢?看了一些资料,总觉出来单页面应用有两个硬伤:
首屏加载慢(大量js导致首屏加载慢)、seo不友好
如何应用SPA或者是否应用SPA,大概需要考虑以下这几点:

  1. 交互体验
    不同的应用面对不同人群,会有不同的交互体验需求。
  2. 工程代价
    大型网站转spa会有很大的代价。
  3. 容错问题
    SPA所有脚本都加进来,如果出现一个JS错误,那很可能整个网站就挂掉了,风险很大。
  4. 是否必要
    简单呈现内容的网站,没有必要用spa。增加了开发和调试的复杂性,但是除了效果更酷炫点,没有多少实用价值。
  5. 是否需要兼容低版本的ie浏览器

SPA总结

综合了解了这种SPA单页应用和传统的多页面应用,在以后的开发中,我可能会采取单页和多页相结合的方式,该跳转的地方还是跳转,结合单页模式的用户体验优点,将用户体验发挥到极致,因为我觉得用户体验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项目安装的模块解释

开发依赖模块:

  • autoprefixer:postcss-loader的一个插件,使用一个数据库根据当前浏览器的普及度以及属性支持自动给你的css添加前缀前缀:详情点这里
  • babel-core:babel转码的核心,必须安装bable详情点这里(阮一峰)
  • babel-loader:babel加载器,配置babel编译必备
  • babel-plugin-add-module-exports:babel对export default{}支持不好,不想写成module.exports就需要安装点这里
  • babel-plugin-react-transform:代替react-hot-loader的插件,是基于Babel Plugin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架子,要实现热替换还要安装其他插件。
  • react-transform-hmr:安装这个才能实现热替换的功能。
  • babel-preset-es2015:babel转译预设规则(转es5)
  • babel-preset-react:babel转译预设规则(react的jsx)
  • css-loader:允许引入css文件
  • style-loader:为了在html中以style的方式嵌入css
  • postcss-loader:一个插件平台,这里只要用其autoprefixer功能
  • eslint-loader:代码规范检查点这里
  •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分离css文件
  • url-loader:图片与字体加载器,file-loader的上层封装,依赖file-loader
  • file-loader:图片与字体加载器
  • html-webpack-plugin:这样可以将输出的文件名自动注入到html中,不用我们自己手写
  • json-loader:处理json文件
  • koa:node框架
  • koa-router:koa路由
  • less:less编译css
  • less-loader:less加载器
  • open-browser-webpack-plugin:打包完成自动打开浏览器的插件
  • webpack:一代神器
  • webpack-dev-server:一个小型的Node.js Express服务器,可实现代码修改自动看这里

上线依赖模块:

  • es6-promise:使用fetch时为了兼容老版本需要安装
  • immutable:react性能优化,需要学习新的APIimmutable
  • react:
  • react-addons-css-transition-group:实现组件出现与消失的css3过渡动画官方地址
  • react-addons-pure-render-mixin:用以替换shouldComponentUpdate,优化性能
  • react-dom:
  • react-redux:
  • react-router:
  • react-swipe:轮播图插件,引入swipe-js-iso,创建reat组件
  • swipe-js-iso:基于swipe.js的一个Pull Request
  • redux:
  • whatwg-fetch:fetch

webpack配置详解

resolve

定义了解析模块路径时的配置,常用的就是extensions;可以用来指定模块的后缀,这样在引入模块时就不需要写后缀

resolve:{extensions:['', '.js','.jsx']}

postcss

在加载css/less时,用到postcss,主要使用autoprefixer功能,能自动加css3的浏览器前缀;

postcss:[
    require('autoprefixer)//调用autoprefixer插件,例如display:flex 针对不同品牌及版本的浏览器hack前缀
]

html-webpack-plugin

html模板插件

var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plugins:[
    new HtmlWebpackPlugin({template:'./app/index.html'})
]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plugins:[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

看这里

open-browser-webpack-plugin

var OpenBrowserPlugin = require('open-browser-webpack-plugin');
plugins:[
    new OpenBrowserPlugin({url:'http://localhost:8080'})
]

DefinePlugin

可在业务js代码中使用 DEV 判断是否是dev模式(dev模式下可以提示错误、测试报告等, production模式不提示,在package.json配置的dev脚本命令中定义了NODE_ENV的值,所以这里可以获取到,也可以直接写'true')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plugins:[
    new webpack.DefinePlugin({__DEV__:JSON.stringify(JSON.parse((process.env.NODE_ENV == 'dev') || 'false'))})
]

webpack-dev-server 代理

devServer: {
        proxy: {
          // 凡是 `/api` 开头的 http 请求,都会被代理到 localhost:3000 上,由 koa 提供 mock 数据。
          // koa 代码在 ./mock 目录中,启动命令为 npm run mock
          '/api': {
            target: 'http://localhost:3000',
            secure: false
          }
        },
        contentBase: "./public", //本地服务器所加载的页面所在的目录
        colors: true, //终端中输出结果为彩色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不跳转
        inline: true, //实时刷新
        hot: true  // 使用热加载插件 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

ExtractTextPlugin

webpack.production.config中配置,实现上线css与js代码分离

var ExtractTextPlugin = require('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loaders: [
      { test: /\.less$/, exclude: /node_modules/, loader: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style', 'css!postcss!less') },
      { test: /\.css$/, exclude: /node_modules/, loader: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style', 'css!postcss') }
    ]
plugins:[
    new ExtractTextPlugin('[name].[chunkhash:8].css')
]

vender

entry: {
    app: path.resolve(__dirname, 'app/index.jsx'),
    // 将 第三方依赖 单独打包
    vendor: [
      'react',
      'react-dom',
      'react-redux',
      'react-router',
      'redux',
      'es6-promise',
      'whatwg-fetch',
      'immutable'
    ]
  }
output: {
    path: __dirname + "/build",
    filename: "[name].[chunkhash:8].js",
    publicPath: '/'
  }
 plugins:[
    //提供公共代码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filename: '[name].[chunkhash:8].js'
         })
 ]

import React from 'react'引用过程?

npm 安装的 react 的物理文件是存放在 ./node_modules/react中的,打开./node_modules/react/package.json找到"main": "react.js",,这里的main即指定了入口文件,即./node_modules/react/react.js这个文件。

react开发中的代码分离

  • page层:按页面拆分,每个页面有一个主页面index.jsx
  • subPage层:对于复杂页面,要将一个页面拆封成多个子页,不复杂的页面只写在index.jsx里即可
  • component层:只用来展示数据的组件,对于不同页面内相同的组件,写在component层以便复用

react生命周期

组件在初始化的时候,会触发5个钩子函数:

  1. getDefaultProps()
    设置默认的props,也可以用dufaultProps设置组件的默认属性。

  2. getInitialState()
    在使用es6的class语法时是没有这个钩子函数的,可以直接在constructor中定义this.state。此时可以访问this.props。

  3. componentWillMount()
    组件初始化时只调用,以后组件更新不调用,整个生命周期只调用一次,此时可以修改state。

  4. render()
    react最重要的步骤,创建虚拟dom,进行diff算法,更新dom树都在此进行。此时就不能更改state了。

  5. componentDidMount()
    组件渲染之后调用,可以通过this.getDOMNode()获取和操作dom节点,只调用一次。

更新时触发的5个钩子函数:

  1. componentWillReceivePorps(nextProps)
    组件初始化时不调用,组件接受新的props时调用。

  2. 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react性能优化非常重要的一环。组件接受新的state或者props时调用,我们可以设置在此对比前后两个props和state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返回false阻止更新,因为相同的属性状态一定会生成相同的dom树,这样就不需要创造新的dom树和旧的dom树进行diff算法对比,节省大量性能,尤其是在dom结构复杂的时候。不过调用this.forceUpdate会跳过此步骤。

  3. componentWillUpdate(nextProps, nextState)
    组件初始化时不调用,只有在组件将要更新时才调用,此时可以修改state

  4. render()

  5. componentDidUpdate()
    组件初始化时不调用,组件更新完成后调用,此时可以获取dom节点。
    还有一个卸载钩子函数

  6. componentWillUnmount()
    组件将要卸载时调用,一些事件监听和定时器需要在此时清除。

以上可以看出来react总共有10个周期函数(render重复一次),这个10个函数可以满足我们所有对组件操作的需求,利用的好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组件性能。

常用的生命周期在项目中怎么用到?

  • comopentDidMount
    组件第一次加载时渲染loading组件,一般在此获取网络数据,将数据赋值给状态,改变状态重新渲染页面。实际开始项目开发时,会经常用到。
  • shouldComponentUpdate
    主要用于性能优化,React 的性能优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 componentDidUpdate
    组件更新了之后触发的事件,一般用于清空并更新数据。实际开始项目开发时,会经常用到。
  • componentWillUnmount
    组件在销毁之前触发的事件,一般用户存储一些特殊信息,以及清理setTimeout事件等。

react性能优化

  • 介绍PureComponent
    点这里
  • 性能检测,检测优化结果
    npm i react-addons-perf --save
// 性能测试 
import Perf from 'react-addons-perf'; 
if (__DEV__) { window.Perf = Perf }

运行程序。在操作之前先运行Perf.start()开始检测,然后进行若干操作,运行Perf.stop停止检测,然后再运行Perf.printWasted()即可打印出浪费性能的组件列表。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经常使用检测工具来看看性能是否正常。

  • PureRenderMixin 优化
    React 最基本的优化方式
    组件中的props和state一旦变化会导致组件重新更新并渲染,但是如果props和state没有变化也的触发更新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比如调用setState方法,但状态并没有改变),这就导致了无效渲染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
import PureRenderMixin from 'react-addons-pure-render-mixin' ;
class Lis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props, context) { 
        super(props, context); 
        this.shouldComponentUpdate = PureRenderMixin.shouldComponentUpdate.bind(this); 
    } 
    //...
}

重写组件的shouldComponentUpdate函数,在每次更新之前判断props和state,如果有变化则返回true,无变化则返回false。
因此,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在每个 React 组件中都尽量使用PureRenderMixin

  • Immutable.js 优化
    React 的终极优化是使用 Immutable.js 来处理数据,Immutable 实现了 js 中不可变数据的概念(可以去查一下何为“不可变数据”)。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适合用它,当我们组件的props和state中的数据结构层次不深(例如普通的数组、对象等)的时候,就没必要用它。但是当数据结构层次很深(例如obj.x.y.a.b = 10这种),你就得考虑使用了。
    之所以不轻易使用是,Immutable 定义了一种新的操作数据的语法,如下。和我们平时操作 js 数据完全不一样,而且每个地方都得这么用,学习成本高、易遗漏,风险很高。
var map1 = Immutable.Map({a:1, b:2, c:3}); 
var map2 = map1.set('b', 50);
 map1.get('b'); // 2 
 map2.get('b'); // 50

因此,建议优化还是要从设计着手,尽量把数据结构设计的扁平一些,这样既有助于优化系统性能,又减少了开发复杂度和开发成本。

react-router

注意:react-router4.0及以上版本语法有重大改变,老语法会报错

 
      
        
        
        
        
        
        
        
      
    

目录结构

文件结构:

  • 入口文件,源码文件夹app目录下的index.js
    需要用redux传递信息的组件用Provider包住
const store = configureStore();
render(
  
    
  ,document.querySelector('#app')
);
  • constants 常量文件夹
    定义了action的type的常量,方便修改复用
export const USERINFO_LOGIN='USERINFO_LOGIN';
export const UPDATE_CITY='UPDATE_CITY';
  • components 木偶组件文件夹
    负责渲染视图
  • store文件夹
    创建store的函数,需要引用reducers目录内的rootReducer
  • reducers文件夹
    reducers目录下有index.js入口文件,可用combineReducers方法引用多个规则
import {combineReducers} from 'redux';
import userinfo from './userinfo';
import userinfo2 from './userinfo';
const rootReducer = combineReducers({userinfo,userinfo2});
export default rootReducer;
  • actions 文件夹
    存放派发方法
import * as actionTypes from '../constants/userinfo';
  export function login(data) {
    return {type:actionTypes.USERINFO_LOGIN,data}
  }
  export function updateCity(data) {
    return {type: actionTypes.UPDATE_CITYNAME, data}
  }
  • containers 页面文件夹
    引入constants,引入connect方法和bindActionCreators方法:
import {connect} from 'react-redux';
import {bindActionCreators} from 'redux';
import * as userinfoActions from '../actions/userinfo';

connect方法最后需要把组件包装一下再输出,目的是将派发后的状态(userinfo)以及派发时的actions(userinfoActions)当作组件的props传递给组件,userinfo是状态数据,组件根据userinfo渲染视图,userinfoActions是触发状态改变的方法,让组件某事件绑定该方法后就可以有改变状态的能力:

function mapStateToProps(state) {//一个自定义函数,最为connect方法的第一个参数
  console.log(state);
  return {userinfo:state.userinfo}; //我的理解:state为rootReducer状态,state.userinfo为rootReducer下的userinfo状态,rootReducer下可以挂载多个规则;state打印结果为一个实例对象,里面有对应的各个规则以及其当前的状态
}
function mapDispatchToProps(dispatch) {//一个自定义函数,最为connect方法的第二个参数
  return {userinfoActions:bindActionCreators(userinfoActions,dispatch)}
}

export default connect(mapStateToProps,mapDispatchToProps)(Hello);

组件渲染完成后,触发redux状态改变,再重新渲染组件

componentDidMount(){
    this.props.userinfoActions.login({
      userid:'aaa',
      city:'北京'
    })
  }
}

fetch

  • jquery 不考虑兼容,做dom查询,事件绑定,效果处理
    react开发为了用ajax函数去引用jq不值当,而且js中ajax有一个诟病:复杂业务下callback的嵌套问题;fetch是一种可替代ajax获取/提交数据的技术,有些高级浏览器已经可以window.fetch使用,相比与$.ajax更轻量,且原生支持promise,更符合现在的编程习惯
  • 解决异步嵌套问题除了promise还有2个方法:
    1.es6的generator函数 2.es7的async,await
  • fetch的坑
    http://blog.csdn.net/whbwhb1/article/details/53322451
options = { 
   catchs: 异常处理,控制台抛出的异常是否自己处理:true 是,false 否 由公共方法统一处理优化显示给用户 默认 false 
   credentials: 请求带上cookies,是每次请求保持会话一直 
   method: 请求使用的方法,如 GET、POST 
   headers: 请求的头信息,形式为 Headers 对象或 ByteString。 
   body: 请求的 body 信息:可能是一个 Blob、BufferSource、FormData、URLSearchParams 或者 USVString 对象。注意 GET 或 HEAD 方法的请求不能包含 body 信息。 
   mode: 请求的模式,如 cors、no-cors 或者same-origin。是否允许跨域请求 
   cache:  请求的 cache 模式: default, no-store, reload, no-cache, force-cache, or only-if-cached. 
 } 

es6-promise.js可以使它很好的支持IE9以上的版本,IE8 需要改fetch.js源码才能支持(见上一网址博客)

前端也需要掌握http

前端涉及到很多的数据操作:数据的获取,数据的提交,数据的安全性,数据性能的优化

数据 Mock

在目前互联网行业 web 产品开发中,前后端大部分都是分离开发的,前端开发过程中无法实时得到后端的数据。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使用三种方式:

  1. 模拟静态数据:即按照既定的数据格式,自己提供一些静态的JSON数据,用相关工具(如fis3)做接口来获取这些数据。该形式使用不比较简单的、只用 get 方法的场景,该项目不适用。
  2. 模拟动态接口:即自己用一个 web 框架,按照既定的接口和数据结构的要求,自己模拟后端接口的功能,让前端项目能顺利跑起来。该方式适用于新开发的项目,后端和前端同时开发。
  3. 转发线上接口:项目开发中,所有的接口直接用代理获取线上的数据,post 的数据也都直接提交到线上。该方式适用于成熟项目中。

最外层组件的作用

在路由配置中,我们有一个最外层组件,App:

 
    
        
        
        
        
        
        
    
 

其作用是:

  • 复用公共的头部尾部组件
render() { 
    return (
{this.props.children}
) }
  • 加载loading组件
render() { 
    return ( 
        
{this.state.initDone ? this.props.children :
正在加载...
}
) }

module.exports与exports,export与export default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 CommonJS模块规范
    为了方便,Node为每个模块提供一个exports变量,指向module.exports。可以直接在 exports 对象上添加方法,但是注意,不能直接将exports变量指向一个值,因为这样等于切断了exports与module.exports的联系。
  • ES6模块规范
// 第一组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crc32() { // 输出
  // ...
}
import crc32 from 'crc32'; // 输入

// 第二组
export function crc32() { // 输出
  // ...
};
import {crc32} from 'crc32'; // 输入

上面代码的两组写法,第一组是使用export default时,对应的import语句不需要使用大括号;第二组是不使用export default时,对应的import语句需要使用大括号。

export default命令用于指定模块的默认输出。显然,一个模块只能有一个默认输出,因此export default命令只能使用一次。所以,import命令后面才不用加大括号,因为只可能对应一个方法。

本质上,export default就是输出一个叫做default的变量或方法,然后系统允许你为它取任意名字。

js:判断为null或者undefined

if(a==null)//这个判断即可

开发时候遇到的问题

在开发detail的comment时候,遇到一个问题:
组件结构是 父 => 子: (page)Detail => (subpage)Comment => CommentList => Item
数据是在Comment组件中获取的,fetch获取到数据后,将数据传递给CommentList,再由CommentList传递给Item,由于Item中渲染的虚拟dom中一个参数写错了:

let data = this.props.data

{item.comment}

{/*将data写成item了*/}

结果导致在Comment组件里,获取到数据data后,this.setState({data})不成功,当时是用console.log调试,在setState之前可以获取到数据,但是在setState之后console没有任何反映,而且setState显示也没有生效,当时一直以为是数据的问题,调试了半天,数据肯定没问题,就在子组件找问题,找到后改掉就正常了

debug调试发现,才错误参数渲染之前获取到的数据都是正常的,此时setState还没生效,而控制台也不会报错
我的结论:setState后,由于state变化而导致的虚拟dom变化,虚拟dom因为参数错误而无法渲染时,setState就一直无法完成;这中错误控制台也不会报错,通过再次测试,将Comment组件render里的一个参数故意写错,确实还是一样的状况,且不会报错,在开发中要注意

this.setState()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zEfEfua
setState() 不会立刻改变 this.state ,而是创建一个即将处理的 state 转变。在调用该方法之后访问 this.state 可能会返回现有的值。

this.setState 是在 render 时, state 才会改变调用的, 也就是说, setState 是异步的. 组件在还没有渲染之前, this.setState 还没有被调用.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性能, 在批量执行 State 转变时让 DOM 渲染更快.

  • setState是异步的
    很多开发刚开始没有注意到 setState 是异步的。如果你修改一些 state ,然后直接查看它,你会看到之前的 state 。这是 setState 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setState 这个词看起来并不像是异步的,所以如果你不假思索的用它,可能会造成 bugs 。

另外, setState 函数还可以将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 当 setState 执行完并且组件重新渲染之后. 这个回调函数会执行, 因此如果想查看通过 setState 改变后的 state, 可以这样写:

this.setState({myState: nextState}, ()=>{console.log(this.state.myState)})
  • setState会造成不必要的渲染
    每次调用都会造成重新渲染。很多时候,这些重新渲染是不必要的。不必要的渲染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新的 state 其实和之前的是一样的。这个问题通常可以通过 shouldComponentUpdate 来解决。也可以用 pure render 或者其他的库赖解决这个问题。
  2. 通常发生改变的 state 是和渲染有关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有些数据是根据某些状态来显示的。
  3. 有些 state 和渲染一点关系都没有。有一些 state 可能是和事件、 timer ID 有关的。

所以:和渲染无关的状态尽量不要放在 state 中来管理

通常 state 中只来管理和渲染有关的状态 ,从而保证 setState 改变的状态都是和渲染有关的状态。这样子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渲染。其他和渲染无关的状态,可以直接以属性的形式保存在组件中,在需要的时候调用和改变,不会造成渲染。
避免不必要的修改,当 state 的值没有发生改变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 setState 。虽然 shouldComponentUpdate 和 PureComponent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渲染,但是还是增加了一层 shallowEqual 的调用,造成多余的浪费。

你可能感兴趣的:(react项目学习笔记-总结-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