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他们对《星际迷航》的死忠让人印象深刻,《星际迷航》在美国4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星际文化”,“星际迷”和“星战迷”两大阵营构成了美国科幻电影迷的基本群体,无论你对《星际迷航》系列报以怎样高的期待,她的6部电视剧、1部动画片和13部电影都足以让你得到满足,1991年去世的“星际之父”吉恩•罗登贝瑞是科幻界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峰。而美国时下头号科幻作家,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前主席约翰•斯卡尔齐(John Scalzi)在被众多科幻迷寄予厚望的同时,也一直在寻求着一种超越。约翰有着这样的实力,2005年,他以《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成名,获得2006年约翰•W•坎贝尔奖最佳新人奖,此后9次入围雨果奖,3次获奖,2013年他的《星际迷航:红衫》囊括了当年所有科幻类大奖:雨果奖、轨迹奖……没得星云奖的唯一原因是作者本人是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主席,是这个奖的评审之一。如今约翰带着他的新书《消失的殖民星球》开启了又一次星际之旅,也继续着他致敬“星际”,远望“深渊”的野心。
■ 在星际系列的轨道中迸发绚烂焰火
《消失的殖民星球》延续了约翰一贯的“星际”风格,宏大宇宙背景下,全景展现了外星文明的丰富多彩和未来科技的炫目成就,约翰在严谨地遵守科幻小说的底线——想象力。书中保卫主人公养女的奥宾星人是被创造出来的种族,在前两部中出现过的高度发达的康苏人发现了奥宾人的祖先,用科技强行让其拥有了智能。奥宾人虽然变成了智慧种族,但却没有产生意识,奥宾人完全缺少能够产生意识(也就是自我感)的那部分东西。单个的奥宾人没有自我和人格,只有奥宾人群体才明白他们缺少一种其他智慧种族都拥有的东西。奥宾人无比渴求意识,人类科学家查尔斯•布廷在大脑的支持性结构之外记录并储存了人类意识,基于殖民联盟防卫军现有脑伴技术创造了意识植入体,这个意识作为外挂附件存在,奥宾人从此拥有了自己可以随时打开和关闭的意识。
熟悉约翰作品的读者都对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感受甚深,如果强行要给想象力进行分类的话,约翰的想象力应该属于“星际流”,这是为了和《神经漫游者》、《银翼杀手》等优秀作品为代表的“赛博朋克”相区别,后者更多的是注重对机械极致的描述。在《消失的殖民星球》和约翰其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对宇宙各类文明和物种的大胆设想,《消失的殖民星球》中对主人公坚守的殖民星球洛诺克上的人狼等物种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对412个外星种族成立的联合体中的各种文明的展示丰富多彩,这不由让人想起约翰在其成名作《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中令人叫绝的想象力。
那部约翰首先在博客上连载的小说,让慧眼识珠的编辑眼前一亮,当时就认定约翰一定能够和众多“星际流”优秀作家一起让“星际类”科幻持续繁荣。约翰当时想象了很多至今仍然无人可以超越的外星生命形象,或者准确地说是生命形式。如吉哈尔人是蓝色皮肤的触角系生物,进食时用头上的几十根触须把酸液注射到食物里,然后将所得的浆液吸进孔道般的“嘴”中;萨隆人是鹿头人身,外表和善美丽,但却嗜食人肉,曾袭击人类殖民地,将其建成人肉养殖场,成年男人只留几个取种,女人被人工受精,新生儿则被抱走,像小牛似的关在圈里养肥;艾弗格人是鲸鱼状生物,身体两侧有着巨大的触须,触须分叉,末端是许多只未充分发育的手,他们最长能达到四十米,拥有让水聚合的技术;还有《消失的殖民星球》中提过的康苏人,他们是人类所知的最先进的外星种族,科学技术水平远远领先人类,外貌体态在最大程度上适应战斗,全身长有硬甲,拥有一对如剃刀般锋利的手臂和另一对状如人类手臂的较小附肢;科万度人身高不到三厘米,艺术天赋非同寻常,尤擅诗歌和戏剧,繁殖速度飞快,与人类一样好战;勒雷伊人体型和重量与人类相近,却长有肌肉发达的鸟类双腿,没有眼睛和耳朵,只有绕头一周的视觉听觉带,头上没有头发,但长着具有热辐射功能的皮肤褶皱,他们是对人类最有威胁的种族之一,将人类看作是美味佳肴;不知名的外星黏菌会顺着人的嘴巴钻进喉咙,堵住气管,钻进肺部,分泌酸液,从内而外活生生地把人吃掉……
超越源自继承,约翰显然深谙其中的道理,作为目前“星际流”最火的作家,他对“星际系列”保持了一贯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并非墨守成规,而是对科幻小说核心的坚守,即想象力是科幻小说的硬件。任何试图绕开想象力的科幻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投机取巧,因为他们背离了文本体裁的根本特征,他们所谓的超越只是在掩盖自身想象力枯竭的丑态。这正反衬了约翰令人敬佩的地方,他的野心在科幻迷心中十分明了,但他采取了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做法,先从“星际流”的想象力入手,在星际的轨道上绽放自己的焰火。
■ 在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间隙中起舞
1587年,英国沃尔特•罗利爵士资助和组织了约116殖民者抵达北美洲的洛诺克岛,1590年殖民点负责对外联络的人离开岛屿求助,然而当救援军队来到村子后,发现村里各家的门都敞开著,走进每户人家,他们看见餐桌上还点著蜡烛,灶上已做好的饭菜还热着,全村男女老少116个居民以及家禽、家畜都统统都消失了,没有发现有敌人袭击的迹象,没发现一滴血、一根头发或一块破布,只在神父家附近的一棵树上被刻上几个不知所云的大字“Croatoan”,修女艾蜜莉在1670年提供的证词说,刻在树上的字是“灾难难免”的意思,洛诺克事件成为400年来的一段无法破解的悬案。约翰•斯卡尔齐将《消失的殖民星球》中的那个殖民星球命名为“洛诺克”,带着相当的创作野心,在他的心中,他的这本新书不仅仅是延续“星际”的风格,而要实现更高层面的超越。如果说前一节中,我们认为约翰在背景设置和外太空想象方面承袭了“星际系列”,至少没有给自己失分,那么对整个故事的架构则是约翰试图实现创作突破的重心。
《消失的殖民星球》是《垂暮之战》(即《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系列的第三部,其故事架构与政治阴谋紧紧相连,甚至有点儿反转之后再反转的味道。大有归隐江湖架势的约翰和简再次进入争战不断的宇宙,而这次却是更宏大的宇宙背景,412个外星种族成立联合体,禁止联合体之外的种族殖民,这直接造成了人类主导的殖民联盟与其形成了激烈的冲突。约翰和简被蒙在鼓里,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落入一个巨大的阴谋和博弈,殖民联盟为瓦解种族联合体,明面上给了联合体一个假目标,实际上却让约翰和简领导殖民者殖民另一个星球,为的是欺骗联合体,瓦解联合体的权威,并挖好陷阱准备一次性摧毁联合体的巨大星际舰队。当殖民联盟的计划没有达到预计的目标后,其又计划牺牲约翰和简辛苦经营的殖民星球洛诺克,只为联盟所有星球能够同仇敌忾……这种波与诡谲的算计在书中女主面对良心未泯的将军时,以一段呛人的话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知道你认为殖民联盟把洛诺克牺牲给种族联合体是个愚蠢的决定;我知道你知道利用我们的牺牲好在殖民星球招募士兵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 ;我知道你认为从殖民星球招募士兵不会让殖民星球变得安全,反而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种族联合体有了攻击平民的理由,以切断潜在的兵源供应;我知道你认为殖民联盟下了一步死棋;我知道你认为殖民联盟必输无疑;我知道你担心我和约翰,担心这个殖民点,担心你自己,担心全人类;我知道你觉得已经没有出路了。”
科幻小说在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拥有着“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双子性格”,毕竟科技进步的显性基因更容易带来乐观情绪,但同时人们又不可能不进行进一步的悲观假设。特别是“赛博朋克”作品通常采用的是反乌托邦的表现手法,注重科技、机器对人的异化,如《黑客帝国》系列把“虚拟现实”这一命题作到了极致――机器设备的扩张不可阻挡,人类没有第三条出路,要么在数字化的系统里被数字化,要么被系统抛离到边缘,正如影片中曼菲斯对惊诧不已的尼奥说:“欢迎回到现实的荒漠。”显然,“星际系列”还是偏向乌托邦风格多一些,它描述了一个乐观的未来世界,人类同众多外星种族一道战胜疾病、种族差异、贫穷、偏执与战争,建立起一个星际联邦,随后一代又一代的舰长们又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宇宙,探索银河系,寻找新的世界、发现新的文明。
然而作为“星际流”旗手量级的约翰•斯卡尔齐难掩自己在创作方面的野心,他的作品并未一味朝着“探索”这个方向行进,而是开始了某种转向,这在故事架构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消失的殖民星球》并不是将反乌托邦式的政治阴谋作为嵌入的噱头,而是将整个故事置于政治阴谋的背景之中,主人公从飞向洛诺克的那一刻开始,利益角逐的大幕就已然渐渐拉开,可以说这是一本在乌托邦和反乌托邦间隙中起舞的佳作,是约翰个人创作上的本质性的一次尝试。
■ 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星际迷航》的《原初系列》主人公“进取号”船长詹姆斯•柯克的这句“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勇踏前人未至之境”)在科幻迷中家喻户晓,也成为该系列最好的注脚,甚至成为了“星际流”科幻作品的精神图腾,而约翰在《消失的殖民星球》中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的探求。
这种探求在书中种族联合体主席塔瑟姆•高将军与第一个被其摧毁的殖民点领袖钱•奥伦森对话的桥段中拉开了大幕。塔瑟姆•高和钱•奥伦森属于不同的星球和物种,却在过往的共同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高要劝说钱放弃殖民点,或者加入联合体,而钱在之前的岁月里,是很赞同好朋友的联合主张的。但,如今,当钱承担起自己种族太空殖民点的领袖责任后,一切都不能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了,放弃殖民点意味着对自己种族的背叛,虽然即使坚守殖民点仍然会被对方强大的舰队在瞬间化为灰烬。钱•奥伦森和他的殖民伙伴们用自己星球的最高艺术形式——仪式化咏唱回答了老朋友,他们歌颂了象征着新生命的日出,而后咏唱自己的国歌,漫天的粒子束降落,英雄无悔……
这在《消失的殖民星球》的主人公身上表现的更为突出,而这种表现显然是作者的更深层的考量,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实验。在钱•奥伦森选择了自我毁灭之后,主人公和同伴的洛诺克星也面临着类似的命运,他们自然会选择坚守自己的信仰,不会投降敌人。但约翰的高超之处在于,他在钱•奥伦森的道理上继续向前迈进了一步,书中非常精彩的地方是,当人类的殖民联盟派出说客试图说服主人公和伙伴们去做牺牲品时,用了二战著名的英国考文垂事件来比喻这次牺牲。1940年11月14日,图灵的团队破解了德国的密码系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前年上映的电影《模仿游戏》),得知德国将对考文垂进行毁灭式轰炸,英国为了不让自己的破解系统暴露,故而没有对城内居民做出警告,最终考文垂被夷为平地。在未来,在人类进入宇宙,约翰在《消失的殖民星球》中给出了新的答案,也许世上不应有什么“丢卒保车”之说,一个人的生命和一万个人的生命孰轻孰重并不是一个应该讨论的问题,人们可以为了他人牺牲,但没有人有权利命令他人牺牲。
《消失的殖民星球》坚守着“星际系列”“勇踏前人未至之境”的信条,但显然将这种探索进行了更深的解读:一方面是向无边的星际前进,探索宇宙,拥抱未知;另一方面则是向人类自身的哲学和伦理深处远航,重新审视,重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约翰甚至有些秉承康德“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味道,《消失的殖民星球》也不愧是其从王者到先驱的自我突破之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