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Mad As Possible——after watching Alice in wonderworld

一、绝对的预言

仙境里,那叫做“神谕”的卷轴是件神秘的宝物——上面画着仙境世界的未来。我想,如果从没有过这卷轴,那么这个故事大可改写成一个英雄闯关类的故事。然而,有了这卷轴,整个故事因此也不同。所有仙境中的生灵,以及所有的读者从一开始就确信——爱丽丝将会像神谕上画的那样:砍倒恶龙,为仙境带来和平和幸福的时代。

二、强大的舆论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创造神谕的人值得深究;而赋予了神谕以“神”性的人也值得深究(现实生活中,这两个人可以归为一人——作者)。在这部儿童电影中,我猜想那位失去王位的白雪王后极有可能是神谕的真实的创造者和神性赋予者。为了达成她自己的成功她巧妙地创造了这个预言,让仙境以为“爱丽丝将会杀死恶龙”就是不可更改的未来。

这时候我想起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秦末的陈胜、吴广,曾经借用鱼腹中的预言来寻求没有思想依靠的人众的支持;而洪秀全,拿出的却是国外的“天爷爷”来装神弄鬼;至于人家刘备嘛,中山靖王之后(据说中山靖王的妻妾数都数不清,孩子就更多啦),还是个大耳垂肩、双臂过膝的怪物,因为门口那棵大树长得像个车盖,所以他非凡人;而刘邦,一乡下匹夫,却有斩蛇的传奇(众人以此认定他是赤帝之子);而古代的凡是做帝王的,要不就是他的神奇的母亲吃了个什么玩意儿就怀了孕,要么就是在怀孩子的时候做了个什么怪梦(比如孙策出生时其母梦见有月入腹,而后来孙权出生时她又梦见有月入腹),要么就是在出生的时候紫光冲天、仙鸟齐飞。

这些被捏造的神话,迷倒众人,也产生了巨大效果。我想这一点就不用解释了。

三、残破的成功

人们给予了伟人太多神圣的光环,而真实的奇迹的诞生的过程往往纠缠破败而且苦不堪言。然而,在奇迹未发生之前,当事人往往是最不相信预言的,他们深知形势与自身。而一旦当事人开始试着相信奇迹的可能性,并在相信中采取策略,成功就渐渐到来——尽管这个过程极少有预言中所讲的那样辉煌顺利,而是要乏味和失色得多,但成功的事实似乎印证了那些预言。不过,预言的作用也在于此。

《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是最为怀疑神谕的人——因为她比其他人更为明白自身的脆弱——一个富家小 姐,除却幻想这个特长别无长物,甚至不曾有过拿剑的经历。尽管如此,但在无数双期待的眼神中,爱丽丝也不得不试着去相信预言,甚至是逼迫自己去相信它。然而一旦开始去相信预言,爱丽丝便开始履行自己在预言中的责任——等后来预言成真,神谕显得更为神奇,而爱丽丝则被人认为神圣的勇者,和平的保卫者。如果细心一点儿的话,可以发现在动画片爱丽丝杀恶龙的真实景象与卷轴上画的根本不一致——这兴许是迪士尼对观众的一种暗示。不过,由此可看出,预言实际上是一种为了达成目标的良好工具。

《功夫熊猫》中的松鼠师父、五杰以及熊猫波,它们是乌龟预言的最直接当事人,他们都不相信乌龟所说的神龙战士可以给整个谷带来和平和安定。然而现实面前,尽管怀着无数的疑问和不确定,但是大家也不得不去相信乌龟所说的:“Just to believe.”事实上,这个故事的命脉完全掌握在乌龟大师这个爬行动物的爪子里。它的预言,让大家在一件不得不做的事实面前更为勇敢坚定,也就促使“奇迹”发生了。

而在《魔戒》里,矮人山姆对矮人佛罗多说,“我知道这不公平,我们根本就不应该来,但是我们来了。就像我们听过最精彩的故事,描述伟大的事迹。有时候你不想知道结局,因为怎么可能有快乐的结局?这世界怎么可能回到从前?发生了这么多可怕的事,但是最后阴影终究会过去,连黑暗也会消失。崭新的一天将会来临,太阳会散发明亮的光芒。这才是让人永生难忘有意义的感人故事。就算你太年轻不明白为什么,但是,我想我明白了。我现在明白了,故事的主角有很多机会放弃,但是他们并没有,他们勇往直前,因为他们抱着一种信念。我们抱着什么信念?这世界上一定存在着善良,值得我们奋战到底。”这个故事是没有预言的,两个矮人背负着的是责任,是必须,而不是憧憬。他们对未来未知,对现实不清,所见只是离目标越来越近而自己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无助,他们经受着绝望,而绝望之中那微薄的希望一如救命的稻草,使他们在每一次放弃的边缘勒马。他们是勇者,但是他们平凡;他们平凡,但他们是勇者。

所以,成功的路径根本不是各种各样成功学里所讲的那么完美,而是需要大体上的平凡、坚定和执着。我们在行走中可能会不甘寂寞,会迷惑迷茫,会想到放弃;然而,那些已经成功的人,他们也曾经历过这些状态,只是他们最终战胜了那些心思,有些甚至是险胜。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是凡人,他们的“丰功伟绩”其实并不“丰”“伟”,如果我们去相信,我们也能做到(然而相信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哦)。

写到这里,我想起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理查里·巴赫的《海鸥乔纳森》(又名《天地一沙鸥》)。这本书在告诉人们去突破去相信的同时,其实也证明了成功的残破和奇迹的平凡。

但无论如何,信念是灿烂的太阳也好,燎原的火光也好,是暗淡的星辰也好,是即灭的烛火也好,追求者的心中总要有个东西是亮的——那是漫漫路途中的灯塔。

四、破碎的诅咒

在电影中有这样一句话:“The only way to achieve the impossible is to think that it is possible.”尽管这句话富含哲理,这个故事并没有将这一点贯彻到完美。

神谕在此时是仙境的福音,但事实上也随时可能是对仙境的诅咒——因为它是白雪王后创造的统治仙境的有效工具,而爱丽丝杀恶龙则是白雪王后的军事计划书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何红心王后想要得到它)。红心王后试图打破神谕的预言,因为她知道神谕并不“神”,只是白雪王后的创作而已。尽管后来红心王后失败了,但是她对神谕之“神”的质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而在生活中,对于那些对未来的消极预测或是对自我的消极定义,你越是坚定的认为它们打不破,认为它们仅仅是你在生活中已预支而未被寄到的东西,它们在你的未来里就越坚固。正如《打破思维中的墙》中古典所启示的那样子,我们是在活自己的人生,别让定理、规律、预言封闭了我们的道路。当我们要突破思维之墙时,打破那些诅咒时,或是鼓励自己去相信一个可以被称为是“奇迹”的结果时,借用电影中的一句话送给自己:“Yes. You’re mad, bonkers, off your head, going round the bend. But I tell you a secret, all the best people are.”

放一首歌的歌词在这里,陈慧琳的《微光》:

像这样渺小的自己啊能期待什么

在前方无边的黑暗里会有些什么

你总在夜里睁着眼睛这么想

想着未知的明天会是怎样

我可以吗?有资格幸福吗?

真的会快乐吗?一切会好吗?

太多莫名的想法 没有人解答

如果幸福啊看起来像一道微光

如此微弱啊 能否把所有的黑暗照亮

不要害怕不要感到彷徨

我会在你身旁陪着你走过这黑夜

守护这道幸福的微光

尽管多久的时间不放弃希望

手牵手直到一起看见

破晓的太阳

你可能感兴趣的:(As Mad As Possible——after watching Alice in wonder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