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如何面向未来

第一次写此类文章,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论中医如何面向未来

中医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不断的与大自然共处的实践中,形成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我们如果要学习或了解中医,首先必看的就是《黄帝内经》,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它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前人的经验为后人提供的医疗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教会一个人如何认识自己的现有条件(先天的本我),利用相应的工具和方法(针刺、艾灸、汤药、砭石、导引、按跷、以及各类系统的体系知识),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的的生活规律,从而使人达到身心健康(气足有力为健,经络通畅顺达为康)与尽终其天年的目的。

西医传入我国大约有两百年的历史,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以及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再加之秦汉以后传统文化的流失,中国人的自我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加之等等其他原因,使得西医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壮大与发展,特别是在当时的殖民城市。现如今西医已经占据了城市医疗的主导地位,中医文化虽逐步兴起,但也只是星星之火,暂未燎原。现代西方医学已由原来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逐步走向系统医学,但还只是小系统的认知。中西医没有谁优于谁,个人认为西医应该算是从精确数据分析的角度把中医的路子再走一遍,最后也会走到整体的系统中去。而中医许多理论还需要更多的系统数据去验证,中西医未来一定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造福人类的。

最近了解到一则新闻,美国人在中国找了几十位老中医,共同通过大数据收集这些中医的治疗经验与对中医体系的读解,验证中医体系,给现代西方医学提供方向。2016年我听完了徐文兵关于黄帝内经的讲座,当时做质量数据分析的时候突发奇想几个思路,1.中医医疗的数据系统性收集,建立大数据库,验证中医理论体系。2.根据现代人饮食结构,生活水平,社会压力等各方面因素,再加之大数据,预判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患病趋势(现代人偏温热病,因此出现了温热派,而张仲景那个时代多伤寒,因此有了伤寒论)。3.大数据时代信息透明,预防医疗是必然趋势,而且会很精准预测未来的疾病趋势。

现代人已经慢慢走出追求物质文明的时代,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于自身的健康长寿。我们要想长寿没法去等待美国人的研究成果,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像质量管理一样,防患于未然,未来必然是预防医学的天下,而黄帝内经的核心就是治未病。随着国学的兴起,更多的仁人志士开始关注中医,但是许多的人是出于利益的需求,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也让许多人误解了中医。我这辈子有两个方向,一个教育一个医疗。而现在我有幸加入了时代传珍,珍国粹,传健康,这也让我感觉基情满满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中医健康长寿传播出去,那就是871,然后就是健康活个两甲子。

我们已经站在一个即将刮起狂风的路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长出翅膀,不做风口的猪,要做包罗天地的鲲鹏,承载着中医文化走向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中医如何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