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傅盛“认知升级”

分享1

先说2个和傅盛无关的问题。前几次写文章还有点想法,这次写文章无从下手。马上想到写读后感。这个技巧也是看一位007行动的小伙伴说的。拿来就用,方便又实用。在“新生大学”看到一篇文章介绍30种方法,关于解决写作无素材的难题。多读书真好,想啥来啥。

分享2

就在自己要写感想时罗辑思维抢先我一步,感谢罗胖,学到了写分享的一点心法。即解析原文精髓,渗透自己的践行心得,结合原文的论据,实现认知升级。看到罗胖的文章第一感觉自己完蛋了,再写也没新意了。不过又有一个想法,每个人都只能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成长自己走,自己的反思,谁也代替不了。

分享3

切入正题。人的四中认知状态就像绕口令一样,“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分别对应的是“自以为是,准备认知,提升认知,空杯心态”。第一个阶段是人的基因自带的操作系统,版本不高,但可以使人有尊严的活在世上。第二个阶段要否定自我,承认自己的愚昧。这点在生活中做到很难。自己的认知水平也在这个阶段。只承认自己并不完美,但当遇见具体事情马上原形毕露。这个可以叫知易行难,也就是行动永远比认知落后一个等级。

人最终比拼的是结果。我们付出的是行动,指挥行动的是人的认知。大脑考虑问题,先是想想以前自己是如何行动的,再看看别人的做法。能向人学习已经不容易了,因为求教别人要承担别人明着或暗着的贬损,自己要承受自尊的打击。

分享4

懵懂而凌乱的认知体系使得自己的决策就像抛硬币,只要50%的成功率。随着事情的复杂,决策次数增多,成功率很快衰减到10%甚至1%以下。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只言片语要么完全抗拒,要么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一点思考。

说一下自己的炒股历程,2013年的春天,开始盲目冲动,看到某只股票按日k线略微上走,就马上买进,看到股价回调,马上卖掉。那时大盘整体走势还是不错的,自己却佘钱。后来开始在网上,电视里捕捉消息,专家推荐啥就买啥,回想专家的推荐后来都涨了,可是自己根本捂不住。再后来学习技术分析,下载选股软件。这一次操作最惨痛,一路走来余额已经减半。精力天天消耗在上面。

分享5

无知也能有收入,无知也能做事情,无知也能人生幸福。但无知不可能成就感,没有天高人为峰的崇高感。至少到第二个阶段才能挣扎着获得一点超出90%人的成长。

单靠努力勤奋加班很难取得领头的优势。必须有好的战略。好的战略就是要忽略什么,把精力集中到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信息,人,格局。对信息的把握,对关键人才的使用这两方面就会淘汰很多企业。很多时候只是关心信息而不去分析,不去利用信息的价值。拥有人才而不能放手去用,更别说去找合适的人才。

而格局这个概念从自身看,只是知道汉语里有怎么个词语,认知根本就是盲区。以现在的理解,格局就是先让自己活在未来,不在意过去的成败,也不在意当下的纷纷扰扰。而是未来,虽然会对未来判断失误,很不靠谱,但已经高出90%的没有思考的人。只要持续的独立思考,只有自己在践行中体验,践行中微调,或扇自己一嘴巴,然后重新开始。

分享8

自己的教育事业做了这么多年,一直在自己业务能力上和自己较劲。怎样挖掘核心教学内容,怎样采取简洁有力的方法,怎样设置问题更易于思考和思维的进步。一句话,总是限定在教学本身。接下来要做的是1.减少教学,多和同行交流,问问他们怎么想的,怎么做的。2.除了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想法,运用同理心进行换位思考,找到学生心里痛点,关注点。3.重新建构学习的意义,这对每个人都是终生受益的。把互联网技术尽量引入学习中,建立学习库,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检测,互动竞争。很难,但很值得。这是未来的学习新格局初步设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享——傅盛“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