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作者通过描写万历年站在权利及思想顶端的人,来描述明末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形态,再以同一时间不同维度的其他国家的发展作参考,指出其落后原因: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以道德代替律法,重农轻商,用集权的方式来统治国家。封建主义在那时已经走向没落,开始苟延残喘。在管理中不切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即便是农耕社会也无法在土地丈量及土地税收上做到精确管理,各类官方数据都有莫大水分。

万历:即便站在权利的最顶端,万历的生活也被诸多道德约束,因为他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他以连续28年不上朝来表达不满

张居正:内阁首辅,试行改革,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等名将镇北边,抗击倭寇。可是触及到文官集团的利益,在其死后被抄家。

申时行:内阁首辅。内敛,和张居正的大刀阔斧改革不同,申时行更多的是守护派。他一直周旋在文官及皇帝的矛盾中。

戚继光:军事上有极高天赋,著有《止止堂集》。泉州人士,去旅游时看过他的雕像,那首只知他是抗倭名将。看完此书更了解其本人,他自创了很多军事武器,他可以在当时政府不重视军事的情况下,依靠张居正达到自己的想法。

海瑞:历史上出名的清官。道德上的楷模,理想主义者。

李贽:我承认这一部分只看懂约三分之一。哲学是弱项,捂脸。


这本书我在5.23读完,可是直到今天才沉下心来写读后感。因为读完后我整个人有些许懵,感觉突然间好像知道了很多东西,可是细想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其实我还是不懂这本书。

还有就是:多看些历史书,最主要的是可以看历史人物如何应对他们面对的问题及矛盾,以史鉴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