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遇着的。
搭乘扶梯时,目光不自觉被一幅透过玻璃的画的局部吸引,转角便走进了这间一面临海的展厅。
展厅很小,只挂了九幅画,都是首次在亚洲展出。应是毕加索立体派时期油画的石刻和丝印版画。尽管是复刻品,每一幅的参考标价仍就不菲。
想起去年在日本箱根玩,那儿有一座毕加索的美术馆。两层小洋楼,面积不是很大,摆放着他各个时期的各式作品,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毕加索,懵懂,只知是大师。却不知道大师为何是大师。
观看是一种本能,理性阻拦不了目光#####
后来断断续续接触了一些绘画相关的东西。有机会便去看展,也不管懂不懂,就是看。喜欢就多驻足停留,不喜欢就快速走过。大致是不求甚解的风格。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说过,“接触经典艺术的障碍来自心理的恐惧”。我是赞同的,这也是对大众心理的一种普遍描述——恐惧自身的无知。
在我这,却不存在。我相信人对美是有着天然的喜好。观看是一种本能,理性阻拦不了目光。
我们会喜欢Apple的设计,喜欢George Nelson的灵感,喜欢流水别墅的巧思……现实生活中的处处细节,无不是审美的趋向和本能。
绘画这种形式,某种程度上,被看做是死去的艺术,缺乏意义。然而它的价值本就不是“实用”。
它的最佳出口,是日积月累渗透成生活中的一个个细节,成为一种高水准的日常。
人对美的审美需要漫长的积累#####
“莫奈看见了逆光,梵高发现了向日葵,塞尚一辈子注意的就是物体的边缘……”
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执着狂热,我们可以不懂。于普通人而言,更多是一种审美的长期累积,从大师的世界中汲取养分和对这个世界的另一种认识。
虽不具备实用价值,却是身经荒年心不慌的力量源泉。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说的是物质丰富有了基本的保障之后能追求礼仪道德和规矩。反推,也希望艺术和美,成为荒诞年代的精神力量支持。
也许在某一刻奔溃的边缘,它的价值就是让你感慨感动,还有美,还有爱,要好好活着。
说到这里,想跑题讲一下有关财务自由的话题。知乎上看到张嘉佳的回答,其中一段我很喜欢。
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先生说:
“我必须研习政治与战争,于是我的儿子能有自由学习数学和哲学。我儿子学了数学、哲学、地理、自然、历史、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后,我儿子的儿子才有机会学绘画、诗歌、音乐、建筑学、雕塑、挂毯和瓷器。”
不是说绘画诗歌音乐就比政治与战争高尚,而是说末尾那些,是无法立竿见影实用的,因此,某种程度上,是你不追求实用时才能去考虑的。
我的父辈这一代都是跟这个国家的发展轨迹一样,从温饱线上努力挣扎了一辈子,从破四旧的文革里渡过自己的青春期,时至今日才轻松一点。关于美的教育和意识是很弱的,然而美的需求是天然存在的,是可以被引导教育,也是需要很多的积累。
我们作为不太用担心肚皮的一代,也许能稍微多做那么一点点。
最后推荐两本书+两个视频。
艺术普及《小顾聊绘画》,快速简单的绘画艺术入门。陈丹青的局部,优酷有视频,喜马拉雅有音频。文稿整理出了书《陌生的经验》,喜欢可以买来收藏。
还有就是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大皇宫、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orange公司联合推出的MOOC公开课——《毕加索》,快速清晰地了解大师的伟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