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古人怎么给孩子起名?看看苏洵是怎么给儿子起名的就知道

读书记:古人怎么给孩子起名?看看苏洵是怎么给儿子起名的就知道_第1张图片
苏家两兄弟

文/苏荷

俗话说“名如其人”,可见一个人的名字非常重要。提到给孩子起名,是孩子还没出生爸妈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到底该给孩子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起一个好名字,对孩子的一生影响至关重要,知乎网上有一个关于关于“名字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的问题讨论,回答人数有数千人,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名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今人起名,往往关注是否好听,易念,兼顾其基本的意义内涵,所以导致了那么多的重名出现,很多名字里出现了“嘉”、“轩”、“禾”、“豪”等字眼。

然而,古人起名就不见的关注这些了,所起的名字都很值得玩味,比如:苏家两兄弟和白家两兄弟。

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并称为“三苏”,在宋代都是赫赫有名的三个人物,颇有名望。苏洵在他们兄弟二人幼年时,看着他们长大,给大儿子起名叫苏轼,二儿子起名叫苏辙。

苏轼和苏辙的名字中,其一有“轼”,其二有“辙”,“轼”是指马车上前面供人凭依的横木;“辙”则是指车轮碾压过的痕迹。

为什么要用这两个字来分别给兄弟起名呢?苏洵在他们十多岁时,写了给孩子起名的文章《名二子书》中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他们老爸的意思是说: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即使这样,车毁马亡,也不会责难到车轮印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可见,苏洵对兄弟二人的性情人格把握的非常细致,他担心苏轼长大后做事锋芒太重,不知道收敛,容易有恃才傲物之举,所以用车上的横木作比,规劝他能够低调;对于苏辙来说呢,作为弟弟的他,比较内敛稳重,不惹事生非,苏洵用车辙作比,表明自己内心不会太过担忧二儿子的命途。他希望兄弟二人能够共在一车,相互扶持。

后来兄弟二人的政治命途也说明了苏洵的起名确实符合他们的人生轨迹。

四十七岁那一年,苏家三父子进京赶考一举成名,名扬天下。而参加考试的试卷里,苏轼的文笔锋芒毕露,针砭时弊,傲气过重,弟弟苏辙却文风稳健,语气恭谦。

后来,他们的父亲离世,他们遇到了党争乱世,苏轼屡次遭贬,而苏辙仕途平坦,四次上书朝廷,请求兄弟二人一起外贬他乡,两人情谊从未因时空而隔断,苏轼死后十一年,苏辙离世,葬在哥哥身边。

苏轼在书信中说:“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这正好印证了他父亲苏洵在给两个兄弟起名时的含义,“轼”“辙”共主一车,相互扶持,共同走过人生之路。

这两位宋代文坛著名的兄弟情谊,历史上的人评价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这就是宋代苏轼和苏辙父亲起名的故事,至今被人们当作给孩子起名的佳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记:古人怎么给孩子起名?看看苏洵是怎么给儿子起名的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