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390】患得患失起源于志向未定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孔子说:“那种鄙夫,你难道要与他一起共事吗?当他没得到的时候,生怕得不到。挖空心思得到了,又害怕会失去。一旦怕失去,他就什么都干得出来!”

      既患得,又患失,这样的焦虑症,比比皆是。荀子说:“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我们要得到的是什么呢?金钱,地位,或者关系等,当我们挖空心思得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则会变本加厉的维护这些“资产”,自己没有主心骨,生存之道靠的就是这些外在之物,随波逐流,看似一时得势,实则终身忧虑,无一日放松。

      宋儒靳裁之说:“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

      志向,一切的关键在于志向。患得患失的起源就在于缺乏志向,或者志向不正。有志于践行道德的人,不会为功名所累,得到与否只是一个经历而已,不会牵肠挂肚。就好像王阳明,年轻时就立志做圣人,科举落地后,乡人都为他惋惜,他说:“我不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而动心为耻。”没有功名之心,故而不会为功名而动心。道德是根源,功名得失不影响志向。

      有志于功名的人,成天琢磨的是怎么把事情做对,不会为一时挣不挣钱而牵肠挂肚,也不会为了挣钱,偷奸耍滑,不择手段。这是一种事业心,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虽然没有志于道德的人那样置身事外,起码还算有所追求。

      有志于富贵的人,什么挣钱就做什么,不管什么道不道德,也不管什么事不事业,最好是今天投入,明天就有效。这样的人成天围着钱转,各种患得患失,可能发点小财,不可能大富大贵。

      三种品德,三种境界,企业的经营也是如此。企业的经营如果一切向钱看,对待客户也是不择手段,可能短时间有所收获,但是长期肯定会遭到市场的惩罚。如果企业的经营有自己的事业方向,一切经营围绕着事业目标推进,在一定阶段内,企业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当市场发生变化,如果自己还执着于那个方向,就可能举步维艰,面临转型。企业经营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基业长青,这就是企业的志向。基于长存的需求,企业首先想的是自己存在的价值,然后是自己的事业选择,最后才是考虑保留合理的利润。不同的志向,不同的出发点,最后的结局,差的不是一点点,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无论是色厉内荏,乡愿,还是道听途说,患得患失,根本的问题在于志未定向,外强中干。真人真心真本事,回到原点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要好过随波逐流。从志向的层次来看,道德所生发的力量才持久,多年以后都还在积累资产。


@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390】患得患失起源于志向未定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荷边书房@注解四书《论语》【390】患得患失起源于志向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