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爱的名义毁了孩子健康

爱之深,伤之深,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多少人在以“慈爱”的名义摧毁孩子们的健康?滥用抗生素、捂出热伤风、补养生食积、冷饮伤脾胃、过食甜咸损智力、揠苗助长性早熟,案牍累累,防不胜防,本文为你讲述现代育儿的雷区,以及如何护养脾胃,扶助正气,防治百病。放下爱的控制,让孩子顺应天性自然成长,是我们共同期许。感冒离不开抗生素:流清鼻涕、发烧、咳嗽,感冒了就用抗生素,成为宝妈宝爸共识……有些父母就诊时也强调,孩子发热一定要用抗生素病才能好,或几种抗生素同时服用或频繁换药,一种药服用了2天不见效马上给孩子换另一种药。抗生素真的是孩子健康的万金油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人体内的细菌是普遍存在的,而有些细菌是不致病的。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失去屏障保护的时候,体内的细菌才会失衡,外界细菌也更轻易侵入,这个时候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对抗性的药物,是伤害和压制自身机能的,是一种以杀害人体的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为代价的抗病行为,现在很多疾病的高发,与抗生素的滥用是有关系的。“正气存内,邪不外干”从古中医的角度来讲,当人体感受到外界邪气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发烧这个机制,将邪气驱赶出去,只有当正气不够的时候,邪气才会往里侵入。发烧是人体抵抗病邪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当人体的阳气被打压后,人体对抗病邪的能力就弱了,邪气会长驱直入进入肺,所以一般的小孩在强行退烧之后,往往容易在几天之后引发肺炎,这是人体的正气和邪气在肺这个地方僵持住了。病症多是排病反应,辨证是王道;疾病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排病反应。对抗式治疗伤害了免疫力,容易诱敌深入,等于自毁长城,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医的理论,我们不会用药物去强行退烧,而是以增加人体能量的办法去帮助退烧。比如风寒感冒一碗姜汤水下肚,捂着被子睡一觉,出一身汗,寒邪就自然排出去了,这时感冒就好得差不多了。当然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适合用生姜,寒证才适合,尤其是小孩子的感冒一般热证居多,应该用清凉解表的方子。请辨证后准确使用。2、别怕孩子吃不够,饱餐易造成积食:我们中国人对小孩子养育总是比较细致的,特别是温饱方面。小儿喂养,按需就好,很多新手妈妈会担心孩子没吃饱,甚至有些爷爷奶奶带孩子带孩子时,总担心孩子吃不饱不管孩子接不接受,想不想吃。千方百计的哄吃一口饭,其实都是出于精细照顾的担心。就孩子本身而言,每餐吃多少是可以自己判别的,这一点需要大人调整自己的看待尺度。不要过分强加。正常的健康的小孩饱了就不吃了,不用刻意去控制。母乳喂养是按需喂养的,孩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而且频次是不限的,有时只吃几口就睡着了,也很常见。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孩容易食积,一旦食积就容易感冒。三分饥与寒的说法语出自明代医书《万密斋》,这句说的重点不在于三分是多少,而在于主题是:饥饱即吃东西、寒暖即穿衣,或者也说出了小儿容易生病的两个方面:积食、或者受寒。中医基础里说,“五脏要藏,六腑要通”,六腑就一个要求——通。吃饭施加压力,易郁思伤脾: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古人在吃饭的时候不主张管教孩子。孩子在一种压力底下被逼着进食,边哭边吃,这样不光造成孩子的脾胃功能差,还会让他整个的身体出问题。造成的不良结果有诸如:疝气、肠篓、贫血、发育迟缓、脂肪肝、心跳异常等。这些问题说到底都跟脾胃虚有关系,因为脾为后天之本。3、妈妈觉得宝宝冷,捂多了热伤风。还有的小孩容易得热伤风,其实就是穿多了。很多宝妈或老人带孩子喜欢拿自己的体感温度去衡量小孩,觉得小孩脆弱、冷,于是就给孩子穿很多的衣服。其实小孩阳气旺,属于纯阳之体,生性好动,穿得过多就更不能散热了。养子十法——背腹足暖,心胸头凉:中医理论:《小儿病源方论》中的“养子十法”提到: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摸小孩后脖子不凉,也不容易出汗是最好的。如果穿多了,则稍微一动,后脖子就会出汗,而容易出汗则吹风容易着凉。若穿着不多,但是运动了仍然要出汗,怕出汗吹风着凉,一般妈妈们都知道的解决办法就是后背垫汗巾。除了注意穿着避免着凉,其他还可以注意的是:空调的环境里面注意肚子后背别直接吹到风;脚丫子最好也别吹到风,如果容易吹到,可以穿袜子睡觉;冰凉的瓷砖地面小孩最好不要光脚踩时间长了。4、过食甜咸,过早开发智力:甘多伤肾当下的孩子把甜味饮料当水喝,甜的东西入脾,甜多了就会引起脾的亢盛和失调,也间接影响肾的功能。甘味可以补脾,过多的甘味食物会引起脾气偏胜,就会克伐肾脏(土克水)。由于肾主骨藏精,其华在发,因此甜味的东西吃多了就会使头发失去光泽、脱落。同时还常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肾精虚的症状。咸多伤心:现在的孩子盐给的也太早,一岁就开始吃盐,甚至跟大人吃一样的量。小孩都是肾虚的,因为肾脏后发育,所以生下来都是大小便失禁的,走路也不稳,这都是肾功能没有发育好的表现,直到青春期,肾才发育完成。咸味可以补肾,过多的咸味食物会引起肾气偏胜,就会克伐心脏(水克火)。由于心主血,咸味的东西吃多了,就会影响气血的生发和运行,使血脉凝滞,脸色变黑。同时还常出现心悸、气短、胸痛等症状。盐会造成肾脏负担,小孩的肾功能承担不了这么多的盐。我碰到好多这样的病例,孩子到了十几岁,外表看着都好,却还尿床,无法医治,很痛苦,可能就是因为喂养方式的不得当,过食甜和咸,给孩子的脾和肾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思伤脾:现在的孩子智力开发的太早了,婴儿时候就开始胎教,两三岁就开始送去早教、幼儿园里还要进双语儿园。小小年纪就开始。思伤脾,人一思虑身体就会郁结。孩子正在生发之时,一思考他当然会“淤”。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思虑过度,容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思虑过度不但伤脾,还会导致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现代医学还认为,过思会引起肠胃的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症,甚至引起胃溃疡。从中医观点来说,由于脾运化不好,容易引起气结,导致腹部胀满,从而出现气血不足,四肢乏力的症状,形成气郁,并进一步发展为血瘀、痰瘀。所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两个根本都伤了,就会造成孩子这样那样的疾病。5、老祖宗育儿智慧,开裆裤莫要扔:年轻宝妈坚持科学养育,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用纸尿裤了,新闻上常常看到讲开裆裤不能穿,不卫生,小女孩小小年纪因为穿开裆裤尿路感染什么的……这讲的是卫生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几千年来我们的孩子一岁以内都穿开裆裤,是有道理的。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开裆裤散阳补阴:我们的孩子一周以内变化是非常大的。各种功能,从头能立,到能翻身,能坐,能爬,能走,发展非常快,这就是阳的作用。但在古人看来,阴阳是相对的,阳长得快,阴是不足的。万密斋说:“童子,裳不裘帛。下体主阴,得寒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孩子是纯阳之体,所以孩子的阳气会比较足,但阴阳要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阳太足,就会导致阴不足。就像如果下体包的太紧,阴就消掉了,这一消,会导致阳长得过快,将来会导致他阳的不足,别看现在长得快,以后可能就长不高啦。不管是男孩女孩,想要生长发育比较好,下面一定不敢穿多。6、纵容孩子,夏季过量吃冷饮伤害大:夏天消暑,冷饮必属,适量即可。但小孩吃东西比较任性,不吃饱就不善罢甘休,家长们若抵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过量吃冷饮伤害大。在我们看来,夏天吃冰棍、喝冷饮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古人认为,夏天的阳气都跑体外去了,体内的阳气相对来说就减少了。尤其是脾阳就会比平时虚。此时,如果吃冷饮,本来脾胃就比较寒凉,再人为地降低内部的温度,在过低的温度下,吃多了冷饮就会损伤脾阳。寒伤脾,常见的表现是舌苔白腻,轻则腹痛、腹泻,重则恶心呕吐。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吃冷饮后马上就出现咳嗽。有些受寒后在短期内好像看不到什么伤害,但多会在秋冬季,天气转凉的时候孩子变得爱感冒、容易咳嗽、或者突然得了鼻炎了,现在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过敏”,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都与饮食的生冷,伤害了身体的阳气有密切关系。7、切勿揠苗助长,让孩子顺其自然成长:这是一个飞快发展,急速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时间宝贵,效率至上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匆忙得让人焦灼的时代。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像巨大水泥搅拌机里的石子,身不由己地跌跌撞撞地跟着快速运作。这样的匆忙和催促,也带进了我们对孩子的养育当中。贵人语迟,莫要伤仲永。古时候的人想法和我们不一样。古人说到很多伟大人物的时候,都会说他们三岁还不会走路,六岁还不会说话,这样的人最后会成为伟大的人物。反而那些什么都来得早的,成为长大没出息或夭折的典型。拒绝早熟——让孩子调达天性,顺应自然,成长只能是缓慢的,被人工添加剂催熟的果蔬,样子好看,却缺乏真正的营养与口味。缓慢在植物那里是成长的基本准则,但是在当今的人类社会,却成了稀缺元素。万物皆有其理,早熟自然就会早衰,生命皆有其自己的轨迹。就像一朵花,开得早凋零也早,生命能量都是有数的。所以古人不希望别人说自己的孩子聪明。古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熟,因为古人都是“道”的思维,希望顺其自然。早熟的人精神压力也大,年纪太小,懂得却太多,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心理承受能力去承受这些思想和知识带来的痛苦和副作用。现在的人不考虑这些问题,好多孩子跳楼自杀,家长却不理解他们为何会有那么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人生不是五十米短跑,无谓“输不输在起跑线上”,只要不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保存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这将是孩子一直向前的动力。给孩子打好心理基础,让孩子具备生存的智慧和能力,远重要于给孩子增加尚未能抵抗的压力,催促他们成长。世界很大很大,人生很长很长,慢慢来,一个人总有巨大的空间与时间,长成独特的人,长成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以爱的名义毁了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