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鸣沙山、印象月牙泉

没有鸣沙山、月牙泉的敦煌之旅必定会像残月一样有缺陷。既然沙漠都江堰注定要成为荟聚网体验型农业的开篇,提前探路,登临鸣沙山、驻足月牙泉就绝不仅仅是假公济私的游山玩水。当天上午11点多就要飞回北京,而清晨7点的开园时间还允许我们见缝插针地,以第一波游人的身份安排此项行程。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天道酬勤,这恰恰使我们获得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图1晨晖中的鸣沙山一切都是那样的洗练、简洁,简洁得犹如抽象派的水彩装饰画,甚至有了一种不真实感

登临鸣沙山、印象月牙泉_第1张图片

三、五“点”游人的身影点缀在沙脊线上(对不起,实在是黔驴技穷、词汇贫乏,不用“点”,真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如此的“小人”),只能用“蚁附”来形容,否则无以突显鸣沙山山体的巨大。真惊异于何种的自然伟力,堆“散沙”而成千仞,突破人们印象的极限(印象中沙漠里都是“沙丘”,低矮、坡度和缓,个体体量不大但总体浩瀚无垠)。爬得最远的人已经接近鸣沙山第一级峰顶,那样的遥不可及。最重要的是经过一夜春风的吹拂,鸣沙山上前一天众多游人“作”的痕迹,已了无踪影。沙山重新被细碎的波浪纹所覆盖,美丽、纯粹,仅有的几行脚印都清晰、不杂芜。那是先行者的足迹,我的同事小李显然被这样的景致所感动,开始一马当先,走在了前面。

图2没有那三、五“点”游人作参照,我们真无法展现鸣沙山有高大、伟岸!

登临鸣沙山、印象月牙泉_第2张图片

第一个渐渐被我们追上的“点”人,身形大了起来,而小李则越走越快,渐渐拉开了和我的距离。沙脊线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最终,每一行脚印都“荟聚”到这里,并沿着它向上攀援、延伸。初升的旭日让沙脊线两侧成明显的阴阳对比,意蕴犹如太极,加之那明显的,登高临险的刺激感,都让人无法舍弃而去。

图3第一个“点”人还伫立在山麓“小”沙丘上原来的位置,没有他和小李作参照,很难比较出“小”有多大!

登临鸣沙山、印象月牙泉_第3张图片

又有两个先行者被我们超越了,前面只剩下最后的“点”人,且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也许这是在暗喻荟聚网:开始时并不为人所瞩目,但是锲而不舍地努力,差距会消弭,但最终,一个新锐会亮丽领跑吗?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哲理:问题不在于你离成功有多远,而在于你的努力有多大!“小李,加油!”我默默祈祷!

图4小李已经逼近最后的“点”人,而与我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她开始“点”化。虽然我也已经逼近第一级峰顶,但“前途”依然漫长,真是好大一座山呀!

小李终于超越了所有的人,成为了领跑者,但愿上苍的这个喻示能够成为现实——荟聚网最终能够领袖群伦。真得感谢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我可以精确地查看各个关键时点的时间:开始登鸣沙山的第一张照片(图2)拍摄于7点54分52秒,而小李超越的图片(图5)拍摄于8点17分44秒,她仅仅用时22分52秒!其实困难就像那遥遥领先的领跑者——超越他,貌似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但只要专注于自己每一次的进步,困难就一定会被战胜。

图5小李已经超越了最开始遥不可及的,领先的“点”人

小李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在和时间赛跑,争取在登机前有限的时间里,领略更多的美景。她沿着沙脊线绕过一个巨大的沙坳,继续向第二级的沙山攀登。又是一个大尺度景观,一个无法用图片呈现其震撼力的地方!只好再次用她“渺小”到极致的身影作参照,聊且为朋友们展现一下鸣沙山得以名扬天下的缘由。

图6与巨大的沙坳相较,小李已经“渺小”到了“点”,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她的动感与力量——这就是荟聚网的年轻人!

图7具有装饰画般艺术效果的脚印

脚印,又是脚印,再次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小李已经成为了今天的引领者,除了她在沙脊上留下的脚印,不再有其他人留下痕迹。于是这些脚印呈现出装饰画般的艺术效果。先行者,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引人注目的特质。就像这一季我们的主人公,沙漠渔夫何延忠,如果不是开创性地探索出粘土盐壳固沙法,第一个修建了沙漠都江堰、沙漠长城,也就不会有这样多的人,愿意跟随荟聚网,来到敦煌,向何老、向沙漠都江堰致敬。荟聚网要向何老学习,开创性地将体验型农业引入到品牌孵化中来,作行业的引领者。

图8俯瞰千年不被沙漠吞噬的月牙泉

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月牙泉,总是像美女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她那迷人的风采。鸣沙山越是高大、阳刚,月牙泉就越显柔弱、妩媚,似乎瞬间就会被沙漠所吞噬。而奇迹就在于:在巨大的沙山环抱下,逾越千年,月牙泉却不为黄沙所掩埋、清可鉴人从不干涸!其实,上面图片背后的科学原理就如同沙漠渔夫何延忠修建沙漠长城一样,都是气流在遇到沙障阻隔后,形成涡流,对沙障前的沙丘形成下掏、后抛,最终掏挖出巨大的沙坳。所不同的,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成就了月牙泉独步天下的美名,而沙漠长城则是人的智慧结晶。

月牙泉边的古建筑,屋顶的瓦与沙漠具有相同的色调,不惊艳,但耐看。泉边的绿树,却打破了色彩的单调,和月牙泉、古建筑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更重要的是,古建筑(更确切的是居住人口)、绿树(需要消耗更多的水)都没有超出月牙泉的承载能力,这是古人的一种大智慧,一方面积极进取,挑战沙漠生存的极限,同时又能和自然和谐相处。在敦煌,在阳关,我们见证了何老为生态所做的付出,但这一切的努力能成为当地所有人的共识吗?如何在不挑战土地承载极限的情况下,可持续地开发?这也是摆在所有人面前,需要回答的永恒命题。

图9月牙泉、古寺、绿树相映成趣

先行者有先行者的艰辛,却也同时有先行者的乐趣!那是见人所未见,尝人所未尝的乐趣!就像何老,沙漠都江堰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责任、梦想和艰辛,也一定有探索到未知后的惊喜!就像我们超越了所有先行者之后,鸣沙山呈现给我们的美妙纹理,那是步后尘者无法领略的。

图10没有人迹的鸣沙山,呈现出美妙的纹理

我们精心“掩藏”了多时的秘密似乎在慢慢揭开,一个缤纷的体验型农业的世界在逐渐呈现给朋友们。就让我们再等待一段时间,之后,从沙漠都江堰开始,去阳关、去玉门关、去雅丹地貌、去鸣沙山、去莫高窟,甚至是去肃北和阿克塞。看看都有谁,会和荟聚网一起,成为最先步入这一世界的先行者。荟聚网。

作者:荟聚小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登临鸣沙山、印象月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