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若素】犯罪心理学:异常中的寻常

说在前面:自从师父推荐了李玫瑾教授的讲座视频之后,启发了我对犯罪心理学的兴趣,于是又搜索了不少她的视频来看。和朋友一讨论,发现很多朋友都对她赞叹有加,原来竟然是我电视节目看的少,孤陋寡闻了。其中一个朋友提出了反面意见,他讽刺说李玫瑾为死刑犯药家鑫辩解,说他是弹钢琴杀人。我大吃一惊,又找了相关事件新闻来看,原来2011年药家鑫车祸撞人致伤后又下车将人捅死一事,因为李玫瑾做客新闻一加一,提出了对药家鑫捅那么多刀的一种心理解释,认为他是因为少年时被父亲强迫练习弹钢琴,通过敲击琴键来发泄愤怒,所以在后来遇到愤怒的事件时也会通过同样的方式来发泄怒火,所以会在伤者身上捅那么多刀。不过后来李玫瑾多次进行了解释,大众的愤怒是来源于对她观点的误解,她不是为这个故意杀人犯辩护,我看了几个新闻帖子,也理解了她的观点,这才放心继续相信她的专业性。


看李玫瑾的讲座感触最深的有几点:

1.异常中的寻常。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都是大案要案,说起来都是属于寻常生活中的异常现象,但经过李玫瑾对罪犯心理成长历程的解读,让我们看到这些异常现象其实都起源于其早年的寻常生活。而恰恰是这些大案要案中让人触目惊心的后果,让我们意识到寻常生活中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观念能够带来的最大伤害。

2.家庭教育。

李玫瑾有一个观点刷洗了我的认知,就是相较于传统的国大于家、集体优于个人的这种观念,她认为更合理的应该是反过来,家大于国,个体应优先于集体。因为家稳定了,国家和社会自然稳定了,个体满足了集体自然和谐。而现在的情况是,国家追求发展,要求个体都服从于国家发展,以工作为先,牺牲家庭和个人幸福,比如异地任职防止权力固化等,比如农村进城打工形成留守儿童等,反而造成了每个人的家庭都不稳定,没有一个安稳的后方,没有一个科学和睦的下一代成长环境,对下一代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社会的各种问题。这个观点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当孩子教育与事业发展面临二选一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哪一项。其实也与师父之前转发的武大校长的讲话意见相同。

3.情感。

李玫瑾讲座中另一个刷新我认知的词是情感。坦白说,虽然我自认为比较感性,但我所受的教育让我形成一种下意识的观点就是情感相较于理性是弱的,是不那么重要的,是要经常被管理和牺牲的。但是李玫瑾认为正是情感的形成造就了我们的人性,是情感而不是智力和能力影响我们至深,贯穿了我们的所有行为,对这一点的她说的很深刻,正因为深刻,所以我理解的太不是太透彻,因此现在复述的时候不是很确定自己理解准确了。但是姑且先记录下来以免忘记。

情感是怎么影响我们一切的呢?在幼年时反复出现的内容会在我们脑海中形成心相(这个是啥我还不是很了解),心相会变成意识流存留在我们的记忆力,而意识流这种东西相当牛逼,它是不随时间改变的,也就是说无论过了多少年,每当你想起这个心相的东西,就形成了意识流,那么这个心相仍像当时形成的时候那样历历在目。我猜想这大概也是潜意识的运作原理(意识流)吧。

情感相较于情绪,情绪是自身的感情,而情感则是对他人形成的感情。人们一旦对他人形成了情感,则具备了人性。在人的最初,情感的产生对象是妈妈,之后是家人、亲人、朋友,最后到陌生人(大爱)。在情感的发展形成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产生心理问题,而研究罪犯往往都是情感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对陌生人的情感没有建立,则社会性发展就会出问题,不会关心别人,容易出现不融于环境的问题;对同性朋友的情感发育阶段出了问题,就是同性恋问题;而对妈妈的情感培养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最严重的就是连对照料自己的人依恋都没有形成,那就是反社会人格,六亲不认,毫无人性。所以,各种心理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情感问题,情感是我们最需要重视和好好培养的东西,而不是现在家长追求的智力和能力培养。

4.心理学的大众化。

李玫瑾做各种公开讲座和节目的目的,或者说她所传递出来的一种情怀。李玫瑾最初做犯罪心理研究,最难的是公检法各个系统对她研究的不了解和不理解,因此她很难接近研究对象,包括罪犯和证据,后来她发现一次意外的配合媒体的活动,为她带来了名气,也让各地很多疑案要案找到她寻求帮助,这让她意识到让自己的工作面对大众是多么重要,也多么不易,所以她开始开办各种公开讲座,参加各种节目介绍自己的研究理论,帮助大众认识家庭教育对降低社会犯罪的重要性。这让我想到,我们心理咨询又何尝不是面临同样的境遇呢?心理学跟养生学一样,应该成为一种普通人生活中的常识,而不是讳莫如深,避之不及。我们又该如何做,让大众接受心理咨询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之若素】犯罪心理学:异常中的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