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产的热爱,古已有之。它不单单象征着安全,也承载着人们对于情感和归属的要求。但房产历来都是稀缺品,尤其在大城市里,古代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名士也少不得附诗诉苦,苏辙说“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
陆游言“犹愧先楚公,终身无屋庐”;
欧阳修进京后感叹“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就是叛逆歌手李荣浩在曲调中想成为的那个 “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 逗逗女孩,”的李白,也是漂泊一生,无田无产,万金挥霍后的晚年,动荡凄凉。
这些名垂千史的文人雅士在高额的房价面前都显得力不从心
古代房价到底有多贵呢?
在盛唐的玄宗年间,
朝廷拍卖国有房产的碑文上记录,一座占地1700平米的大别墅,需要138贯,相当于60万人民币,
(和当今房价有得一拼)
而在宋朝,据记载,书记员每月的薪酬是3贯。而其时的开封一座条件一般的住所要9400贯,也即是说要不吃不喝260年才买得起。
千古风流雅士在遭遇现实冲击,尤其是涉及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带来的撞击中,所做出的不同选择,书写出不同人生的脉脉风情,也吟唱出流传千古的琅琅诗句。
自建茅草房—杜甫
公务员杜甫,自然是买不起房子的,在安史之乱后,更是颠沛流离,一年搬了四次家。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杜甫
这才有了悲天悯人的千年叹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的诗,沉吟开阔,无不在悲天悯人中诉说着磊磊风骨,是绝无仅有的‘诗圣’
京城上班,郊区买房—白居易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28岁考中举人,29岁考中进士,32岁参加工作。官至校书郎,每月能领到16000文,对比相距不远的李白在翰林院每月领的2000文钱,高多了。如果换算成现在的薪水,相当于能每月能领到8000元工资。起步不算低,不过和现在一样,靠着固定薪水,能买房吗?不能!
就这样,存了十年,白居易在长安买房无望,转战周边城市,在陕西渭南农村,有了自己的第一所房子。平时在长安租房上下班,周末去渭南和家人团聚。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他说,自己这一租就是二十年,直到50岁,才用稿费在庐山盖了所“庐山草堂”,安置余生。
白居易的诗,大多白描,据说他常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有婆婆听不懂的地方,他就改到对方能听懂为止,他的诗歌妇孺尽知,他的仕途也是步步为营。
小户型刚需买者——韩愈
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的《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闻名遐迩。
在仕途上,他也一帆风顺,在长安为官30余年,官居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还兼任吏部侍郎,相当于组织部副部长。
算是唐代文人做官的最高位了,在奋斗了30年之后,他也终于买得起小户型的房子了。为此,韩愈写了首《示儿》诗,开头就是: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他有“发言真率,无所畏避”的孤勇,当得起 “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文坛领袖,三十年风雨,不为旧制所框,不为权贵所折,砥砺而行,无愧天地,有此小屋,此生亦无憾。
房子不管是对于现代还是古代人,都是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就连那些名震古今的风雅之士在它面前都毫无招架之力,更何况一般人。
与房子的故事,自古有之,它关乎一个人的安全和归属的需要之外,也诉说着一个人的尊严和自我实现的预言。
在与房子的交手过程中,我们得以看清自己,也许在屡屡过招中,我们并不总是胜利者,但我们得以保全自己心中所想、所念、所怕、所爱。
你们呢,有没有与房子有关的故事?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
也欢迎关注我的微信:13120616389,让我们的故事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