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

Linux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_第1张图片

  • 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Track)。
  • 柱面:在有多个盘片构成的盘组中,由不同盘片的面,但处于同一半径圆的多个磁道组成的一个圆柱面(Cylinder) 。
  • 扇区: 盘片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硬盘的扇区(Sector),每个扇区的大小为512Bytes。

 

1Bytes=8bit

MBR是存放在硬盘的0号柱面0号磁道1号扇区,也就是硬盘的第一个扇区的一小段代码,对硬盘来讲至关重要,现在较先进(2017)的EFI/GPT使用的是另一种机制,这里不做赘述。

MBR的512个Bytes,有446个Bytes用来存放Bootloader;2个字节是MBR的有效标志,被称为Magic number,如果是55AA,则表示此MBR有效;剩下的64个Bytes就是磁盘分区表了。

分区表只有64个Bytes,一个分区需要占用16个Bytes,这就意味着,如果不使用其他手段,一个硬盘只能被分成四个分区,扩展分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情况出现。

假设我们的硬盘有500G,当分区表中已经有了3个分区了,这三个分区都被分成一般的主分区,就是没有任何特性,非常普通的分区,总共占用了300G,这时,如果你想充分使用剩下的200G空间(在实际中是不到200G的,500G硬盘总共的可用空间大约在460G左右),并且觉得4个分区已经够用了,那就必须将剩下的那个主分区分成200G大小,这样一来你总共使用了四个分区就把硬盘空间分干净了。但是如果你想要有更多数量的分区,就不能将最后那200G空间分成是主分区了,只要把剩下的200G空间分成扩展分区,就可以在这200G的空间上划分更多数量的分区。

对MBR来讲扩展分区就是一个分区,但是实际上扩展分区指向的磁盘空间中可以切分成更多的分区,这些分区就是逻辑分区。

 

给新硬盘上建立分区时都要遵循以下的顺序:建立主分区→建立扩展分区→建立逻辑分区→激活主分区→格式化所有分区。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BIOS系统下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
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硬盘的分区由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组成:主分区(注意扩展分区也是一个主分区)的最大个数是四个,其个数是由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er)决定的,MBR存放启动管理程序(如GRUB)和分区表记录。扩展分区下又可以包含多个逻辑分区 --- 所以主分区范围是从1-4,逻辑分区是从5开始的。

Linux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_第2张图片

 

根据上图的概念描述,可以总结如下图(红色表示必须要有的)

Linux 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_第3张图片

根据上图的理解,可以举例如下(假设这块硬盘总容量为100G,并非穷举全部情况):

1.只有1个主分区且分满(无扩展分区)

2.有2个主分区且未分满(有扩展分区),但无逻辑分区

 

3.有4个主分区且未分满(有扩展分区),有6个逻辑分区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存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