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SQL DEVELOPER执行计划的查看

这里,我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用PL/SQL DEVELOPER去看一条SELECT语句的执行计划,执行计划里面可以看到这条SELECT语句的开销、I/O操作开销等数值,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语句各个部分的执行效率。选中这条SELECT语句以后,按F5就可以。

以下面的SELECT语句为例子:

PLSQL DEVELOPER执行计划的查看_第1张图片

从三张表中取数据,按我以前的想法,只要WHERE语句那里有能让三张表连接起来的条件就可以。所以我只使用了:

F5后,可以看到这样做的执行计划如下:

PLSQL DEVELOPER执行计划的查看_第2张图片

开销974,其实并不算高。但是加上测试环境的数据库连接速度确实很慢,导致了经常会出现数据库连接超时的提示。

修改后的SELECT语句如下:

PLSQL DEVELOPER执行计划的查看_第3张图片

可以看到,修改只是在WHERE里面多加了两个关联条件。此时再按F5看执行计划:

PLSQL DEVELOPER执行计划的查看_第4张图片

这时候COST只剩下95了。实际操作中,确实也明显感到了操作速度的提升。

执行计划的执行顺序是,从内层至外层,从上往下。比如上面修改后的实行计划中,数据库先对ORDER_HEADER的主键做了一个索引范围检索,然后再对XXWMS_DLX_SERIAL_NUMBER的非唯一性索引XXWMS_DLX_SERIAL_NUMBER_N4做索引范围检索。

在做修改之前,SERIAL_NUMBER表和XXWMS_DLX_SERIAL_NUMBER表使用了循环嵌套(NESTED LOOPS)的连接方法,得到结果后再与ORDER_HEADER进行哈希连接。由于两个表的数据量都比较大(SERIAL_NUMBER在测试环境中数据量达到一千四百万条左右),循环嵌套连接的步骤显然开销了很多。

可以猜想,如果循环嵌套连接中其中一个表的数据量小一点,就可以减少很多开销。于是,在连接条件中多加一条xx.client_id = oh.client_id。这样就使用了ORDER_HEADER的主键去和XXWMS_DLX_SERIAL_NUMBERN4索引进行连接,得到结果以后再去和SERIAL_NUMBER连接。结果在上图可以看到,COST只有95,大大加快了执行的效率。

这个经历让我觉得PL/SQL的优化相当神奇,效果是一样的,但只是加一个条件就可以使得执行效率有如此大的提高。就这个改变,使得弹出来的超时提醒的几率大大降低,对于用户来说这个改变是很重要的。

其它查看方法:

需要先创建plan_table
create table PLAN_TABLE (
statement_id varchar2(30),
timestamp date,
remarks varchar2(80),
operation varchar2(30),
options varchar2(255),
object_node varchar2(128),
object_owner varchar2(30),
object_name varchar2(30),
object_instance numeric,
object_type varchar2(30),
optimizer varchar2(255),
search_columns number,
id numeric,
parent_id numeric,
position numeric,
cost numeric,
cardinality numeric,
bytes numeric,
other_tag varchar2(255),
partition_start varchar2(255),
partition_stop varchar2(255),
partition_id numeric,
other long,
distribution varchar2(30),
cpu_cost numeric,
io_cost numeric,
temp_space numeric);

建表的sqlrdbms/admin下有,名字是utlxplan.sql
我用的是9i,其他版本的名字可能不一样,
然后执行
explain plan for sql
语句
然后可以执行这个sql看结果
SELECT LPAD (' ', 2 * LEVEL) ||
operation ||
' ' ||
options ||
' ' ||
object_name query_plan
FROM plan_table
CONNECT BY PRIOR id = parent_id
START WITH id = 1
ORDER BY id;

 

你可能感兴趣的:(Or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