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
1.初始状态
2.可运行状态
3.运行状态
4.死亡状态
5.阻塞状态
线程是程序的一条执行线索,执行路径,是程序使用cpu的最小单位。线程本身不能运行,它只能运行在程序中,线程是依赖于程序存在的。那么多线程的存在其实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cpu资源”,当某一个线程的处理不需要占用cpu而之和I/O打交道的时候,让需要占用cpu资源的其他线程有机会获得cpu资源,因此也可以得出结论即当要处理io密集的工作时,应使用多线程。
线程的实现与操作系统提供的内核线程和轻量级线程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不同操作系统的具体实现不同,在目前的JDK 版本中,操作系统支持怎样的线程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Java 虚拟机的线程是怎样映射的,这点在不同的平台上没有办法达成一致,虚拟机规范中也并未限定Java 线程需要使用哪种线程模型来实现。
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运行的基本单位,
进程是指在系统中正在运行的一个应用程序;程序一旦运行就是进程,或者更专业化来说:进程是指程序执行时的一个实例。也可以说是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
进程与线程的选择取决以下几点:
1、需要频繁创建销毁的优先使用线程;因为对进程来说创建和销毁一个进程代价是很大的。
2、线程的切换速度快,所以在需要大量计算,切换频繁时用线程,还有耗时的操作使用线程可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
3、因为对CPU系统的效率使用上线程更占优,所以可能要发展到多机分布的用进程,多核分布用线程;
4、并行操作时使用线程,如C/S架构的服务器端并发线程响应用户的请求;
5、需要更稳定安全时,适合选择进程;需要速度时,选择线程更好。
6.处理io密集型任务时考虑多线程,考虑计算密集型任务时考虑多进程。
java中的锁与线程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首先需要了解java中的线程安全。
java中的线程安全主要有三种策略:
1.阻塞同步(互斥同步):同步是指在多线程并发访问共享数据时,保证共享数据在同一时刻只能被一个线程使用。因此其他会出现线程的阻塞,而阻塞线程会在核心态和用户态之间相互切换,极大影响性能。
2.非阻塞同步:为了解决互斥同步产生的问题,出现了基于冲突检测的乐观并发策略,通俗地说,就是先进行操作,如果没有其他线程争用共享数据,那操作就成功了;如果共享数据有争用,产生了冲突,那就再采取其他的补偿措施(最常见的补偿措施就是不断地重试,直到成功为止),这种乐观的并发策略的许多实现都不需要把线程挂起,因此这种同步操作称为非阻塞同步(Non-Blocking Synchronization)。
3.无同步方案:要保证线程安全,并不是一定就要进行同步,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同步只是保证共享数据争用时的正确性的手段,如果一个方法本来就不涉及共享数据,那它自然就无须任何同步措施去保证正确性,因此会有一些代码天生就是线程安全的。此类方案一般不涉及锁,而一般采用可重入代码和,Threadlocal的方法。
一般互斥方案中的都是悲观锁,而非阻塞同步方案中,这个部分也就一种通过CAS进行原子类操作,这个部分可以看成乐观锁。
1. 建立TCP连接
在HTTP工作开始之前,Web浏览器首先要通过网络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该连接是通过TCP来完成的,该协议与IP协议共同构建Internet,即著名的TCP/IP协议族,因此Internet又被称作是TCP/IP网络。HTTP是比TCP更高层次的应用层协议,根据规则,只有低层协议建立之后才能进行更高层协议的连接,因此,首先要建立TCP连接,一般TCP连接的端口号是80。
2. 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
一旦建立了TCP连接,Web浏览器就会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命令。例如:GET/sample/hello.jsp HTTP/1.1。
3. Web浏览器发送请求头信息
浏览器发送其请求命令之后,还要以头信息的形式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些别的信息,之后浏览器发送了一空白行来通知服务器,它已经结束了该头信息的发送。
4. Web服务器应答
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后,服务器会客户机回送应答, HTTP/1.1 200 OK ,应答的第一部分是协议的版本号和应答状态码。
5. Web服务器发送应答头信息
正如客户端会随同请求发送关于自身的信息一样,服务器也会随同应答向用户发送关于它自己的数据及被请求的文档。
6. Web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数据
Web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头信息后,它会发送一个空白行来表示头信息的发送到此为结束,接着,它就以Content-Type应答头信息所描述的格式发送用户所请求的实际数据。
7. Web服务器关闭TCP连接
一般情况下,一旦Web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了请求数据,它就要关闭TCP连接,然后如果浏览器或者服务器在其头信息加入了这行代码:Connection:keep-alive
TCP连接在发送后将仍然保持打开状态,于是,浏览器可以继续通过相同的连接发送请求。保持连接节省了为每个请求建立新连接所需的时间,还节约了网络带宽。
一个HTTP请求报文由请求行(request line)、请求头部(header)、空行和请求数据4个部分组成,请求行分为三个部分:请求方法、请求地址和协议版本,请求头部为请求报文添加了一些附加信息,由“名/值”对组成,每行一对,名和值之间使用冒号分隔。HTTP响应报文主要由状态行、响应头部、空行以及响应数据组成。状态行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协议版本,状态码,状态码描述。响应头部与请求头部类似,为响应报文添加了一些附加信息。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linjiqin/p/3560152.html
https://blog.csdn.net/yezitoo/article/details/78193794
https://mp.csdn.net/postedit/88596666
https://blog.csdn.net/younglao/article/details/7945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