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可说是给观众带来笑声最多的节目,剧中由沈腾扮演的郝健,在回家途中,遇到了一位摔倒在路边的老太太,在犹豫之下,决定去扶起。可谁料到,不但没有得到感谢,还被诬赖成了肇事者。在解释误会及路人的参与下,郝健和老太太上演了一连串的爆笑闹剧。好在最终郝健急中生智,化解了这场危机。这个小品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强烈赞许,除了它爆笑的包袱,更多的是它直指社会热点。令人诧异的是,当现实中真遇到了摔倒的老人,我们究竟是扶还是不扶?竟然会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这让人不难联想到多年前那件轰动全国的南京彭宇案,许多人都接受了“彭宇好心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讹”的结论,而老太太的赌咒发誓却很少被媒体报道,即便被报道了,也被很多人看作“坏老人”的抵赖。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破坏了美德应有的体现?还是媒体也在迎合了读者“中国人的道德大滑坡”的先入之见?当我们的社会文化与道德伦理相冲突时,那么,【谁是我们的邻舍】?这是一个值得提出反省和探讨的课题。
一、谁是你的邻舍?
在路加福音十章25-37节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律法师来试探耶稣,问如何才能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耶稣说:“你回答的是,你这样行,就必得永生。”那人要显明自己有理,就对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呢?”
紧接着,耶稣讲述了一个好撒马利亚人的故事。在这个熟悉的故事中,很多人会将焦点放在那个撒马利亚人身上,并呼吁学习其好行为。如果我们对经文的处境有多一点的认识时,我们便会更容易理解耶稣说这故事真正的用意。首先,本段经文的开始是耶稣与律法师的对话,对话的开始很特别,是律法师来问耶稣【该做什么才能得到永恒的生命?】作为一名律法教师,职责本能就是在教导民众必须遵守上帝的法律和诫命,这似乎也体现了路加福音作者的手法,突显了律法师的【故意试探性】。
不错,这位律法教师的回答很清楚,他说的第一句是:【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这句话是引用申命记第六章5节。也可说是正本旧约圣经的中心信息。接下来一句是【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这是引用利未记第十九章18节B句。这个律法教师的回答其实已经说明了一个重要概念,一个人若是表明他爱上帝,就是先从爱人开始。
而真正的问题是在于29节,当律法师问:“那么,谁是我的邻舍呢?”这个【邻舍】的希腊文是指有联系、结合、来往的意思,并非是一般住在隔壁的【邻舍】之意。
根据近年的圣经及考古学者的推断,当时贫富的比率,保守估计是9:1之比,比现代的贫富悬殊情况更为严重。主要原因是第一世纪的经济制度基本上是没有中产的,而当时罗马社会有大量奴隶仍然依赖旧主人维生的一群被释放的奴隶存在。他们与生而自由的人在经济及政治权利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会更容易明白,耶稣要回应的真正问题是什么。耶稣要回应的不是【谁是我的邻舍】,而是【为什么你看不见你的邻舍呢?】
二、“你去照样行吧”
从地理位置来看,这里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会用【下】这个字,是因为耶路撒冷城是建造在山丘上,海拔2300尺以上,而耶利哥附近的死海却低于海平面1300尺,短短 二十里之内,下降了3600多尺。因此,作者用【下】这个字。再者这两个城市之间沿途是多岩石的荒野地带,除了路况不好之外,此段路常有盗匪出没,会危害过往的客旅。
在这个故事中,耶稣描述了有三个人同样【看见】那被打伤的人。第一个是祭司。第二个人是利未人。巧妙的是,这两种人都是宗教人士,前者是祭司,是在带领人透过献祭敬拜上帝,而后者利未人,是帮助、辅佐祭司献祭敬拜的事。但这两种人看见在这个受伤的人,都没有出手帮助。为何会这样呢?
依照摩西的法律规定,祭司若是触摸到死去的尸体,就算是自己的亲人过世,也一并算为不洁净,他就不能举行献祭的工作。(参考利未记二十一1-3;民数记十九11)他看见了,就闪到路的另一边去,以避免沾染了不洁,有碍执行仪式。这一副生动的图画有力的表达了犹太人礼仪律法上的错误。因此,即便是看见了,也不敢接近,索性就绕道而走。
第二个人是利未人,他是紧接着在祭司之后经过此处,同样的是从另一旁走开。理由和祭司相同,因为利未人要协助祭司办理献祭的礼仪。这些都可能成为祭司和利未人不敢接近,或伸手帮助这个受伤之人的原因。第33节是整个比喻的重点所在。讲述一位撒马利亚人,他一看见这个人受伤,就马上【动了慈心】(新标点和合本、现代中文译本),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行动。
这句【动了慈心】同时突显了整本圣经的中心信息:上帝曾因为看见人类在罪恶的痛苦中,于是动了慈心,差派耶稣基督来到世界施行救赎计划。另外,在马可福音一章41节,有一位长大麻风的病人来找耶稣,跪在他面前,祈求耶稣能医治他。于是,耶稣【动了慈心】,伸手摸他。同样,在马可福音六章34节,耶稣出来,看见许多人,【就怜悯他们】,因为这群人好像没有牧羊人的羊群一般,于是开始教导民众关于天国的信息。
这种【动了慈心】不只是停止在心里层面的感动。在经文中,描述这个撒马利亚人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口。【油】是圣经时代特别提炼作为医疗用途的(参考雅各书五14),这种油可以减轻伤口的疼痛,而酒,则有消毒的作用。并替他包扎,这是免除他伤口继续恶化的必要动作。紧接着,把他扶上自己的牲口,带这个伤者去店里,并且照顾他。隔天,又拿出两个银币给店主,请他代替照顾。在当时,一个银币,可以供给十二天的粮食,两个银币,相当于提供二十四天的伙食费用。从以上这五个动作,可以清楚显出这个撒马利亚人确实是非常慈悲、有怜悯之心。
第36-37节,于是耶稣问:“你想,这三个人哪一个是遇到强盗手中的邻舍呢?”律法教师回答:【是怜悯他的】。耶稣说:“你去,照样行吧!”
对于这个问题,律法教师当然心里非常清楚。不过有趣的是,他并没有说出【撒马利亚人】这个名称,而是说【怜悯他的】(和合本)。换句话说,在这个律法教师的心中,撒马利亚人的地位和身份,甚至都不值得被他一提。原因是,撒马利亚人在犹太人心中,是不洁净的族群。他们的祖先和外邦人通婚后而生下来的后裔。因此,犹太人一直无法接受撒马利亚人是他们血缘上有亲族关系的人,更无法将他视为邻居、亲友,甚至拒绝跟他们的来往,直到耶稣基督的时代也是如此。而更具讽刺意味是,被救助的这位受伤客旅,经文描述是从耶路撒冷下来的。有解经家认为,这似乎在暗示着,这个被抢劫且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犹太人。
再者,其实耶稣并非不清楚犹太人心中对【邻舍】的定义。在犹太宗教师的教导之下,已经将原本摩西法律的教导狭隘、窄化到只有犹太人才是【邻舍】,因此当耶稣说出这个【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时,同时也是在矫正这位律法教师对邻人错误的观念。
三、看见邻舍,看见使命
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新闻调查报道,当一名记者现场采访路人:如果看见有老人摔倒在路边,你会去扶还是不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想扶,却不敢扶。确实,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在今天这种的行动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那么单纯,甚至可能会牵连到自身的利益或安危。在经文中,【看见】与【行动】或【不行动】之间的分别,是在于那撒马利亚人动了【慈心】。圣经刻意描述三个人同样的【看见】,却只有一个人动了慈心及行动,意思是要挑战我们何谓真正的看见?
其实,当基督徒在实践在地的使命时,容易忽略的危机是,圣经中的教导有很多是带有张力的,如果忽略了这其中的张力,会容易使我们成为一个金句式的基督徒。耶稣来,不但是给予我们用三句话能总括的金句式福音,圣经也不是由一堆冰冷的教条所组成的,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及有情感、关系和背景的书信所组成的。并且,这些教导都是在活生生的张力下呈现出来的。耶稣,不但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恩,更是以活生生的生命作了我们的榜样,他又愿意我们作世人的榜样(林前十一1)。因此,可以见得,【爱人如己】从来不是抽象的规条,而是生命的方向。
我们可以理解,在行动与自保之间,多数人会选择自保,因为这本来就是真实的人性流露。但对于两者间的分别,我们还是要问的是:我们习惯跟随我们固有的理由还是我们的慈心(或怜悯)呢?
保罗在腓立比书二章6-7节中这样描述耶稣的一生:“他本有神的形象,却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抢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耶稣示范的生命,其中一个特质就是活出在张力中取了奴仆样式的生命。这张力比我们今天任何人面对的都要大,是上帝与奴仆之间的差异构成的张力,而且是在社会阶层中最低的样式。这正是在透过张力中的每一个决定来教导我们,保罗用“奴仆”来形容耶稣在地的形象,因为服侍他人及顺服主人是奴隶的记号。吊诡的是,耶稣本来是应受人服侍及拥有主的身份。因此,耶稣向我们示范的,是一个颠覆性的榜样,是以爱及邻舍为本的榜样。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圣经中的许多故事与教导是有其特定的场景。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不单是经文中的金句,也是故事中耶稣或其他作者如何面对张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信徒是否预备好面对这个世界的张力。对现代很多基督徒而言,我们经常认为,我们的灵性是在安静与默想中操练出来的。当然,这很重要。但同时请不要忽略我们的价值或慈心,正是在日常生活中【被操练】出来的。因此,要突破由常规带来的习惯,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加入一些另类的行动操练。当我们开始留意并发现圣经的教导是与张力平行时,我们的属灵生活就会有不一样的成长。我们不会再寻找一个超现实的【属灵隐蔽空间】,而是过一种真实的活在使命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