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分查找(《算法图解》学习笔记(一):二分查找(附代码))示例中,每当用户登录Facebook时,Facebook都必须在一个庞大的数组中查找,核实其中是否包含指定的用户名。而在这种数组中查找时,最快的方式是二分查找,但问题是每当有新用户注册时,都必须将其用户名插入该数组并重新排序,因为 二分查找仅在数组有序时才管用。如果能将用户名插入到数组的正确位置就好了,这样就无需在插入后再排序。
为此,有人设计了一种名为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 的数据结构。
二叉查找树类似于下面这样。
对于其中的每个节点,左子节点的值都比它小,而右子节点的值都比它大。
假设你要查找Maggie,为此,首先检查根节点。
Maggie排在David的后面,因此你往右边找。
Maggie排在Manning前面,因此你往左边找。
终于找到了Maggie!这几乎与二分查找一样!
因此你可能认为有序数组比二叉查找树更佳。然而,二叉查找树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的速度要快得多。
二叉查找树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不能随机访问,就像不能这么说:“给我第五个元素”。还有在二叉查找树处于平衡状态时,平均访问时间也为O(log n)。
假设二叉查找树像下面这样处于不平衡状态。
注意,这棵树是向右倾斜的,因此性能不佳。
也有一些处于平衡状态的特殊二叉查找树,如红黑树。
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二叉查找树呢?B树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数据库常用它来存储数据。
如果你对数据库或高级数据结构感兴趣,请研究如下数据结构:B树,红黑树,堆,伸展树。
这里非常简单地说说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假设你有三个网页,内容如下。
我们根据这些内容创建一个哈希表。(《算法图解》学习笔记(五):哈希表,小名散列表(附代码))
这个哈希表的键为单词,值为包含指定单词的页面。现在假设有用户搜索 hi
,在这种情况下,搜索引擎需要检查哪些页面包含 hi
。
搜索引擎发现页面A和B包含 hi
,因此将这些页面作为搜索结果呈现给用户。再假设现在用户搜索 there
。通过哈希表,你就知道了页面A和C包含它。非常简单,不是吗?这是一种很有用的数据结构:一个哈希表,将单词映射到包含它的页面。这种数据结构被称为 反向索引(inverted index),常用于创建搜索引擎。
如果你对搜索感兴趣,从 反向索引 着手研究是不错的选择。
Better Explained是一个杰出的网站,致力于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数学,它就 傅里叶变换 做了一个绝佳的比喻:给它一杯冰沙,傅里叶变换能告诉你,其中包含哪些成分。换言之,给定一首歌曲,傅里叶变换能够将其中的各种频率分离出来。
这种理念虽然简单,应用却极其广泛。例如,如果能够将歌曲分解为不同的频率,就可强化你关心的部分,如强化低音并隐藏高音。傅里叶变换非常适合用于处理信号,可使用它来压缩音乐。为此,首先需要将音频文件分解为音符。傅里叶变换能够准确地指出各个音符对整个歌曲的贡献,让你能够将不重要的音符删除,这就是 MP3格式的工作原理!数字信号并非只有音乐一种类型。JPG也是一种压缩格式,也采用了刚才说的工作原理。傅里叶变换还被用来地震预测和DNA分析。使用傅里叶变换还可创建类似于Shazam这样的 音乐识别软件。
傅里叶变换的用途极其广泛,你遇到它的可能性极高!
我们身处一个处理器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如果你要提高算法的速度,可等上几个月,届时计算机本身的速度就会更快。但这个时代已接近尾声,因此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转而采用多核处理器。为提高算法的速度,你需要让它们能够在多个内核中并行地执行!
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最佳情况下,排序算法的速度大致为O(n log n)。众所周知,对数组进行排序时,除非使用并行算法,否则运行时间不可能为O(n)!对数组进行排序时,快速排序的并行版本所需的时间为O(n)。
并行算法设计起来很难,要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工作并实现期望的速度提升也很难。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 速度的提升并非线性的,因此即便你的笔记本电脑装备了两个而不是一个内核,算法的速度也不可能提高一倍,其中的原因有两个:
并行性管理开销。假设你要对一个包含1000个元素的数组进行排序,如何在两个内核之间分配这项任务呢?如果让每个内核对其中500个元素进行排序,再将两个排好序的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数组,那么合并也是需要时间的。
负载均衡。假设你需要完成10个任务,因此你给每个内核都分配5个任务。但分配给内核A的任务都很容易,10秒钟就完成了,而分配给内核B的任务都很难,1分钟才完成。这意味着有那么50秒,内核B在忙死忙活,而内核A却闲得很!你如何均匀地分配工作,让两个内核都一样忙呢?
要改善性能和可扩展性,并行算法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有一种 特殊的并行算法 正越来越流行,它就是 分布式算法。在并行算法只需两到四个内核时,完全可以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它,但如果需要数百个内核呢?
在这种情况下,可让算法在多台计算机上运行。MapReduce是一种流行的分布式算法,你可通过流行的开源工具Apache Hadoop来使用它。
假设你有一个数据库表,包含数十亿乃至数万亿行,需要对其执行复杂的SQL查询。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能使用MySQL,因为数据表的行数超过数十亿后,它处理起来将很吃力。相反,你需要通过Hadoop来使用MapReduce!
又假设你需要处理一个很长的清单,其中包含100万个职位,而每个职位处理起来需要10秒。如果使用一台计算机来处理,将耗时数月!如果使用100台计算机来处理,可能几天就能完工。
分布式算法非常适合用于在短时间内完成海量工作,其中的MapReduce基于两个简单的理念:映射(map)函数 和 归并(reduce)函数。
映射函数很简单,它接受一个数组,并对其中的每个元素执行同样的处理。例如,下面的映射函数将数组的每个元素翻倍。
>>> arr1 = [1, 2, 3, 4, 5]
>>> arr2 = map(lambda x: 2 * x, arr1)
[2, 4, 6, 8, 10]
arr2
包含 [2, 4, 6, 8, 10]
:将数组 arr1
的每个元素都翻倍!将元素翻倍的速度非常快,但如果要执行的操作需要更长的时间呢?请看下面的伪代码。
>>> arr1 = # A list of URLs
>>> arr2 = map(download_page, arr1)
在这个示例中,你有一个URL清单,需要下载每个URL指向的页面并将这些内容存储在数组 arr2
中。对于每个URL,处理起来都可能需要几秒钟。如果总共有1000个URL,可能耗时几小时!
如果有100台计算机,而 map
能够自动将工作分配给这些计算机去完成就好了。这样就可同时下载100个页面,下载速度将快得多!这就是MapReduce中 映射 部分基于的理念。
归并函数可能令人迷惑,其理念是将很多项归并为一项。
映射是将一个数组转换为另一个数组。
而归并是将一个数组转换为一个元素。
下面是一个示例。
>>> arr1 = [1, 2, 3, 4, 5]
>>> reduce(lambda x,y: x+y, arr1)
15
在这个示例中,你将数组中的所有元素相加:1 + 2 + 3 + 4 + 5 = 15!
MapReduce使用这两个简单概念在多台计算机上执行数据查询。数据集很大,包含数十亿行时,使用MapReduce只需几分钟就可获得查询结果,而传统数据库可能要耗费数小时。
假设你管理着网站 Reddit
。每当有人发布链接时,你都要检查它以前是否发布过,因为之前未发布过的故事更有价值。又假设你在Google负责搜集网页,但只想搜集新出现的网页,因此需要判断网页是否搜集过。
在假设你管理着提供网址缩短服务的 bit.ly
,要避免将用户重定向到恶意网站。你有一个清单,其中记录了恶意网站的URL。你需要确定要将用户重定向到的URL是否在这个清单中。这些都是同一种类型的问题,涉及庞大的集合。
给定一个元素,你需要判断它是否包含在这个集合中。为快速做出这种判断,可使用散列表。
例如,Google可能有一个庞大的散列表,其中的键是已搜集的网页。
要判断是否已搜集adit.io,可在这个散列表中查找它。
adit.io
是这个散列表中的一个键,这说明已搜集它。散列表的平均查找时间为O(1),即查找时间是固定的,非常好!(《算法图解》学习笔记(五):哈希表,小名散列表(附代码))
只是Google需要建立数万亿个网页的索引,因此这个散列表非常大,需要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Reddit
和 bit.ly
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面临海量数据,你需要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布隆过滤器提供了解决之道。布隆过滤器是一种概率型数据结构,它提供的答案有可能不对,但很可能是正确的。为判断网页以前是否已搜集,可不使用哈希表,而使用布隆过滤器。使用哈希表时,答案绝对可靠,而使用布隆过滤器时,答案却是很可能是正确的。
布隆过滤器的优点在于占用的存储空间很少。使用哈希表时,必须存储Google搜集过的所有URL,但使用布隆过滤器时不用这样做。布隆过滤器非常适合用于不要求答案绝对准确的情况,前面所有的示例都是这样的。对 bit.ly
而言,这样说完全可行:“我们认为这个网站可能是恶意的,请倍加小心。”
HyperLogLog是一种类似于布隆过滤器的算法。如果Google要计算用户执行的不同搜索的数量,或者Amazon要计算当天用户浏览的不同商品的数量,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耗用大量的空间!对Google来说,必须有一个日志,其中包含用户执行的不同搜索。有用户执行搜索时,Google必须判断该搜索是否包含在日志中: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必须将其加入到日志中。即便只记录一天的搜索,这种日志也大得不得了!
HyperLogLog近似地计算集合中不同的元素数,与布隆过滤器一样,它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也八九不离十,而占用的内存空间却少得多。
面临海量数据且只要求答案八九不离十时,可考虑使用概率型算法!
还记得第5章介绍的哈希算法吗?(《算法图解》学习笔记(五):哈希表,小名散列表(附代码))我们回顾一下,假设你有一个键,需要将其相关联的值放到数组中。
你使用哈希函数来确定,应将这个值放在数组的什么地方。
你将值放在这个地方。
这样查找时间是固定的。当你想要知道指定键对应的值时,可再次执行哈希函数,它将告诉你这个值存储在什么地方,需要的时间为O(1)。
在这个示例中,你希望哈希函数的结果是均匀分布的。哈希函数接受一个字符串,并返回一个索引号。
另一种散列函数是 安全散列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SHA) 函数。给定一个字符串,SHA返回其散列值。
这里的术语有点令人迷惑。SHA是一个哈希函数,它生成一个哈希值——一个较短的字符串。用于创建哈希表的哈希函数根据字符串生成数组索引,而SHA根据字符串生成另一个字符串。
SHA 生成的散列值很长,这里为了方面观看就截短了。
你可使用SHA来判断两个文件是否相同,这在比较超大型文件时很有用。
假设你有一个 4 GB的文件,并要检查朋友是否也有这个大型文件。为此,你不用通过电子邮件将这个大型文件发送给朋友,而可计算它们的SHA哈希值,再对结果进行比较。
SHA还让你能在不知道原始字符串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比较。例如,假设Gmail遭到攻击,攻击者窃取了所有的密码!你的密码暴露了吗?
没有,因为Google存储的并非密码,而是密码的SHA哈希值!你输入密码时,Google计算其哈希值,并将结果同其数据库中的哈希值进行比较。(散列就是哈希)
Google只是比较哈希值,因此不必存储你的密码!SHA被广泛用于计算密码的哈希值。这种哈希算法是单向的。你可根据字符串计算出哈希值。
但你无法根据哈希值推断出原始字符串。
这意味着计算攻击者窃取了Gmail的SHA散列值,也无法据此推断出原始密码!你可将密码转换为哈希值,但反过来不行。
SHA实际上是一系列算法:SHA-0、SHA-1、SHA-2和SHA-3。当前,比较安全的密码哈希函数是bcrypt,但没有任何东西是万无一失的。
SHA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局部不敏感的。假设你有一个字符串,并计算了其哈希值。
如果你修改其中的一个字符,再计算其哈希值,结果将截然不同!
这很好,让攻击者无法通过比较哈希值是否类似来破解密码。
有时候,你希望结果相反,即希望哈希函数是局部敏感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Simhash。
如果你对字符串做细微的修改,Simhash生成的哈希值也只存在细微的差别。这让你能够通过比较哈希值来判断两个字符串的相似程度,这很有用!
需要检查两项内容的相似程度时,Simhash很有用。
这里有必要提一提Diffie-Hellman算法,它以优雅的方式解决了一个古老的问题:如何对消息进行加密,以便只有收件人才能看懂呢?
最简单的方式是设计一种加密算法,如将a转换为1,b转换为2,以此类推。这样,如果我给你发送消息“4,15,7”,你就可将其转换为“d,o,g”。但我们必须就加密算法达成一致,这种方式才可行。我们不能通过电子邮件来协商,因为可能有人拦截电子邮件,获悉加密算法,进而破译消息。即便通过会面来协商,这种加密算法也可能被猜出来——它并不复杂。因此,我们每天都得修改加密算法,但这样我们每天都得会面!
即便我们能够每天修改,像这样简单的加密算法也很容易使用蛮力攻击破解。假设我看到消息“9,6,13,13,16 24,16,19,13,5”,如果使用加密算法a = 1、b = 2等,转换结果将如下。
结果是一堆乱码。我们来尝试加密算法a = 2、b = 3等。
结果对了!像这样的简单加密算法很容易破解。在二战期间,德国人使用的加密算法比这复杂得多,但还是被破解了。
Diffie-Hellman算法解决了如下两个问题。
Diffie-Hellman使用两个密钥:公钥和私钥。顾名思义,公钥就是公开的,可将其发布到网站上,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朋友,或使用其他任何方式来发布。你不必将它藏着掖着。有人要向你发送消息时,他使用公钥对其进行加密。加密后的消息只有使用私钥才能解密。只要只有你知道私钥,就只有你才能解密消息!
Diffie-Hellman算法及其替代者RSA依然被广泛使用。如果你对加密感兴趣,先着手研究Diffie-Hellman算法是不错的选择:它既优雅又不难理解。
线性规划用于在给定约束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改善指定的指标。例如,假设你所在的公司生产两种产品:衬衫和手提袋。衬衫每件利润2美元,需要消耗1米布料和5粒扣子;手提袋每个利润3美元,需要消耗2米布料和2粒扣子。你有11米布料和20粒扣子,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该生产多少件衬衫、多少个手提袋呢?
在这个例子中,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约束条件是拥有的原材料数量。
再举一个例子。你是个政客,要尽可能多地获得支持票。你经过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对于每张支持票,在旧金山需要付出1小时的劳动(宣传、研究等)和2美元的开销,而在芝加哥需要付出1.5小时的劳动和1美元的开销。在旧金山和芝加哥,你至少需要分别获得500和300张支持票。你有50天的时间,总预算为1500美元。请问你最多可从这两个地方获得多少支持票?
这里的目标是支持票数最大化,而约束条件是时间和预算。
你可能在想,最优化与线性规划有何关系?所有的图算法都可使用线性规划来实现。线性规划是一个宽泛得多的框架,图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集。但愿你听到这一点后心潮澎湃!
线性规划使用Simplex算法,这个算法很复杂。
如果你对最优化感兴趣,就研究研究线性规划吧!
本章简要地介绍了10个算法,唯愿这让你知道还有很多地方等待你去探索。
最佳的学习方式是找到感兴趣的主题,然后一头扎进去。到这里《算法图解》学习笔记就结束了,下一本书预计是著名的《problem solving with algorithms and data structure using python》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