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进程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FCFS)

  先来先服务的调度算法:最简单的调度算法,既可以用于作业调度 ,也可以用于程序调度,当作业调度中采用该算法时,系统将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来进行调度,优先从后备队列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位于队列头部的作业,把他们调入内存,分配所需资源、创建进程,然后放入“就绪队列”,直到该进程运行到完成或发生某事件堵塞后,进程调度程序才将处理机分配给其他进程

优点: 有利于长作业(进程)和CPU繁忙型作业(进程)
缺点: 不利于短作业(进程)和I/O繁忙型作业(进程)

短进程优先(SPF)

  短进程优先(SPF)调度算法,是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估计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将处理机分配给它,使之立即执行,直到完成或发生某事件而阻塞时,才释放处理机
优点:相比FCFS 算法,该算法可改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缩短进程的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缺点:该算法完全未考虑作业的紧迫程度,因而不能保证紧迫性作业会被及时处理,长作业(进程)的执行得不到保证

轮转法调度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主要适用于分时系统。在这种算法中,系统将所有就绪进程按到达时间的先后次序排成一个队列,进程调度程序总是选择就绪队列中第一个进程执行,即先来先服务的原则,但仅能运行一个时间片,如100ms。在使用完一个时间片后,即使进程并未完成其运行,它也必须释放出处理机给下一个就绪的进程,而被剥夺的进程返回到就绪队列的末尾重新排队,等候再次运行。

  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中,时间片的大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很大。如果时间片足够大,以至于所有进程都能在一个时间片内执行完毕,则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就退化为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如果时间片很小,那么处理机将在进程间过于频繁切换,使处理机的开销增大,而真正用于运行用户进程的时间将减少。因此时间片的大小应选择适当。

  时间片的长短通常由以下因素确定:系统的响应时间、就绪队列中的进程数目和系统的处理能力

优先级调度

  优先级调度算法又称优先权调度算法,该算法既可以用于作业调度,也可以用于进程调度,该算法中的优先级用于描述作业运行的紧迫程度

  在作业调度中,优先级调度算法每次从后备作业队列中选择优先级最髙的一个或几个作业,将它们调入内存,分配必要的资源,创建进程并放入就绪队列。在进程调度中,优先级调度算法每次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进程,将处理机分配给它,使之投入运行

多级反馈队列调度

多级反馈队列算法(Round Robin with Multiple Feedback)是轮转算法和优先级算法的综合和发展

设置多个就绪队列,分别赋予不同的优先级,如逐级降低,队列1的优先级最高。每个队列执行时间片的长度也不同,规定优先级越低则时间片越长,如逐级加倍。
新进程进入内存后,先投入队列1的末尾,按FCFS算法调度;若按队列1一个时间片未能执行完,则降低投入到队列2的末尾,同样按FCFS算法调度;如此下去,降低到最后的队列,则按“时间片轮转”算法调度直到完成。
仅当较高优先级的队列为空,才调度较低优先级的队列中的进程执行。如果进程执行时有新进程进入较高优先级的队列,则抢先执行新进程,并把被抢先的进程投入原队列的末尾

优点:
1.为提高系统吞吐量和缩短平均周转时间而照顾短进程。
2.为获得较好的I/O设备利用率和缩短响应时间而照顾I/O型进程。
3.不必估计进程的执行时间,动态调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