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持久化:AOF的配置和原理

RDB最大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旦数据库出现问题,由于RDB文件中保存的数据并不是全新的。从上次RDB文件生成到redis宕机,这段时间的数据全部丢掉了(因为刷写机制还没有出发)。


AOF比RDB有更好的持久性。在使用AOF的时候,redis会将每一个收到的写命令都通过write()系统函数追加到aof文件中,类似于MySQL的binlog。当redis重启后,会通过重新执行文件中保存的写命令来在内存中重建整个数据库的内容。


AOF的完全持久化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持久化文件会变得越来越大。(比如我们调用INCR test命令100次,文件中就必须保存全部的100条命令,但其实99条都是多余的。因为要恢复数据库的状态其实文件中保存一条SET test 100就够了)。为了压缩AOF的持久化文件,Redis提供了bgrewriteaof命令。收到此命令后Redis将使用与快照类似的方式将内存中的数据以命令的方式保存到临时文件中,最后替换原来的文件,以此来实现控制AOF文件的增长。


redis与aof相关配置如下:

############################## APPEND ONLY MODE ###############################
# 是否开启AOF,默认关闭(no)
appendonly yes

# 指定 AOF 文件名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Redis支持三种不同的刷写模式:
#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收到写命令就立即强制写入磁盘,是最有保证的完全的持久化,但速度也是最慢的,一般不推荐使用。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钟强制写入磁盘一次,在性能和持久化方面做了很好的折中,是受推荐的方式。
# appendfsync no     #完全依赖OS的写入,一般为30秒左右一次,性能最好但是持久化最没有保证,不被推荐。

#在日志重写时,不进行命令追加操作,而只是将其放在缓冲区里,避免与命令的追加造成DISK IO上的冲突。
#设置为yes表示rewrite期间对新写操作不fsync,暂时存在内存中,等rewrite完成后再写入,默认为no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当前AOF文件大小是上次日志重写得到AOF文件大小的二倍时,自动启动新的日志重写过程。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当前AOF文件启动新的日志重写过程的最小值,避免刚刚启动Reids时由于文件尺寸较小导致频繁的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关于redis的刷新模式和日志重写:


由于写操作通常是有缓冲的,所以有可能AOF操作并没有写到硬盘中,一般可以通过fsync()来强制输出到硬盘中。而fsync()的频率可以通过配置文件中的flush策略来指定,可以选择每次事件循环写操作都强制fsync或者每秒fsync至少运行一次。

当rewrite子进程开始后,父进程接受到的命令会添加到aof_rewrite_buf_blocks中,使得rewrite成功后,将这些命令添加到新文件中。在rewrite过程中,原来的AOF也可以选择是不是继续添加,由于存在性能上的问题,在rewrite过程中,如果fsync()继续执行,会导致IO性能受损影响Redis性能。所以一般情况下rewrite期间禁止fsync()到旧AOF文件。这策略可以在配置文件中修改。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