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笔名-西山雨

我上大学那会,金山推出了一款网游《剑侠情缘》,至今似乎仍在运营,但应已甚冷清。那时我刚刚接触电脑,网游发展也正是花开遍地、如火如荼的年代。每一家有实力的公司,跟网络沾边儿不沾边儿的,要不研发一款网络游戏,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研发出来后,还得参加各种评比,例如年度最佳人气啦、年度最佳创意啦、年度最佳配乐啦、最佳画面啦、最具潜力啦等等,无非是选秀节目中照搬过来的那老一套。
但粉丝们却乐此不疲,那时是02年,似乎还没有“粉丝”这个词。我就和班上几个喜欢玩网游的同学,打开17173网站,挨个观看那些新出的网游宣传动画。也就是在这时,发现了《剑侠情缘》,发现了它幕后的制作组——西山居。当然,我现在已经记不清它是制作组,还只是其中一个部门了。只感觉这个名字不错,给人一种出尘、恬淡、与世无争的感觉,符合我的审美标准。
后来重读《滕王阁序》,后面的一首七言律诗让我印象深刻,在此复述一下: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带给我的画面感和情绪冲击,这辈子可能都无法忘却。我理想中饮酒的场景:细雨夜阑,偏僻的巷口支着一个凉棚,灯光昏暗,四个极粗陋的菜肴:花生米、咸蛋、蚕豆和豆腐干,然后是一大壶酒。这个场景或许就是从那首诗中演化来的。
看官说,你这也太无厘头,两个场景风马牛不相及,怎么能演化?
且听我道来,前一场景虽说的是轻歌曼舞、富贵繁华,但随后话锋一转,写到了流年易逝,人生苦短。任凭你多大的英雄任务,有多高的才华、多煊赫的地位,在滚滚年轮面前,也总归是沧海一粟罢了。所以整首诗的情调其实是悲凉的。而我想象中的场景,夜阑、冷雨、残灯、僻所以及粗陋的下酒菜,也无一不透着苍凉,所以二者情调相通。
此外,读过《滕王阁序》的朋友知道,这篇名垂千古的文章,乃是王勃醉后执笔,一气呵成。在描述滕王阁四周景物,旁征博引历史典故的同时,兴发的是自己前途未卜、意志索然的心境。读书人的感慨,往往更能激发同类人的共鸣。我算大半个读书人,所以对他这心境非常了解。他是在不恰当的时机,无意中参加了不恰当的聚会,与与会的其他人物完全格格不入。
那他这样的人和心境,适合什么样的场景呢?鄙人认为,也就适合我前面描述的那个。在这里,我和他二人开怀畅饮,但都不说话,喝完后各奔前程,互相不问姓名。
写着写着就成了废话,绕了这么远,就是为了说我理想中饮酒场景的由来。但这篇文章的主题,却是要说我准备定下的第一个笔名:西山雨。你可能注意了,这首能引发我共鸣,让我永远不能忘却的诗中,有“西山雨”三字。
然后,就没有然后,我就要叫做西山雨。你可能要说?这两个理由不够充分,但其实笔名不就是那么回事么?就像你注册个论坛或者游戏,随便取个名字而已。如果当时正好灵感一动,取个好名字,将来就觉得洋洋自得;反之,可能就随便写个,此后也不太在意。据我所知,鲁迅先生之前就用过好很多笔名,金庸先生也是。取的时候可能一时兴起,换的时候也无须疑虑,这就是笔名吧。
我以前写东西时候,就直接缀名“济者”。现在我说不出这样有什么不好,但似乎大家都不这么用,应该是有些不方便的地方吧。刚刚我整写文章的时候,段段从后面说,西山雨不好,没有个性,也没意思。她是那种喜欢看幽默剧、读搞笑段子的人,她说的有意思便是读了之后,会让人油然一笑。可那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又不是段子手。西山雨就先用一段,等以后有再好的再改,这也是一个随着思想成长而不断完善、不断深刻的过程吧。
何况,它还带着一个“雨”字,我一想到雨,就感觉精神一振,皮肤似乎都感觉到了雨气的清凉,口鼻都嗅到了雨气的湿润。这幼年养下来的,几十年的习性真是厉害。这段时间听到的励志故事,多以晚上工作到一两点,白天正常上班。这变态的工作长度让我有些畏怯,如果我也这样,恐怕会睡倒在电脑桌上,或者第二天压根起不来床。每到这时,我就心生一些悔恨,抱怨当初年轻、工作不好时,也没有痛下努力。否则至少如今成了中层,上班也不用再投注太大精力,可以分出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但想到这,我又警醒,过去的无论如何都过去了。跟我同等条件、同等状况(甚至不如我)的大有人在,而这其中也不乏比我更努力、更刻苦的。问题在于自己是否已下定决心去博取梦想中的东西。
这又和前段做的女神工作相同。东西就是这些东西,每天努力多一些,日子就短一些;每天努力少一些,日子就熬得长些。怎么选择,自己权衡吧。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一周一本书,一天两千字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以后就认真坚持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个笔名-西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