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产流水线上的指示灯形状与教科书上的不一致,这个工人应该指责灯做错了还是教科书写错了?
如果生产流水线上的指示灯明暗与教科书上的刚好相反,这个工人应该指责灯做错了还是教科书写错了?
如果生产流水线上的指示灯没有出现在教科书上,这个工人是应该忽视这个指示灯还是应该去指责教科书写错了?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以指示灯为准,而不是以教科书为准。我们希望有权威给我们一个答案,但如果权威所回答的问题真的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根本利益,我们也不会完全不顾及实际情况。
在信息时代,最常见的权威有三种形态:信息发布权威、信息传输权威、信息解读权威。
1、什么是信息发布权威?
用两个例子来体会一下:一个拿着称称重的人和一个徒手称重的人,你会相信谁说的?菜市场里面小贩的称和菜市场管理员所提供的公平称你会相信哪杆称?
信息发布的权威如此简单,它只需要击中我们想当然的那部分就够了。虽然徒手称重精度甚至可以超过日常的电子称,但毕竟是少数,因此我们更容易相信称;虽然公平称也有被做手脚的可能,但毕竟是少数,因此我们更容易相信公平称。
在信息时代,尤其是物联网时代,没有任何医生的监测数据可以比传感器更权威,没有任何一位人民警察在茫茫人海中识别逃犯的能力会比天网系统更权威,没有一位气象观察员的气象预测会比气象分析系统更权威。因为我们相信别人观察特定内容的能力远远超过了我们。
2、什么是信息传输的权威?
也用两个例子来体会一下:如果你投电视广告,你会选央视还是地方台?如果你选明星代言,你是把所有的预算All in到一位大明星上还是请几位小明星?
信息传输的权威表面看上去像是它拥有更多的用户、有更快的传输、有更高的信息密度,但它背后真正的逻辑是信任本身的泛化,我们对信息本身的信任被泛化到了发布者身上,这种信任被更多的用户也相信、更快的信息和更加全面的信息仍然能够保持正确不断地强化。
上面这种说法肯定是有点绕的,我们用一个身边的例子来感受一下:如果有一个下属,刚入职的时候第一次听他汇报工作你是不是会事无巨细、一一推敲一下呢?如果每次他汇报的工作都无懈可击的话,你会不会省略对细节的汇报呢?一段时间之后,你是不是就考虑充分放权给他、不再过问呢?在这个过程中,你对他的信任加深,让他变成了向你汇报工作的权威:只要他认为没问题,你就不会觉得有问题。
大众点评的评分体系其实就是一个典型:超大规模陌生人集体造假的难度远超过专家造假,所以它的点评模式让它在信息时代成为了值得一吃的地方的权威。虽然在“到家”时代大众点评不得不与美团合并求存,但在“到店”用户群中它仍然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才不至于像优酷土豆一样被合并之后只有优酷、没有土豆。
3、什么是信息解读的权威?
最知名的例子莫过于中国的帝王和宗教的神父了。国师只能捕捉天象,但帝王却可以解读天意;圣经约定了所有的规则,但神父在你迷惘的时候总是能告诉你圣经真正想要告诉你什么。
如果你觉得这个权力没什么,那我问你:如果做了一圈体检之后,医生叮嘱你准备后事,你信还是不信?你咳血咳得要死要活、以为自己命不久矣,但医生说你只是咳嗽的时候太大力的,吃一剂感冒药就好了,你信还是不信?
更可怕的是,从前你是信医生,现在你可能会接到IBM的医疗机器人Watson所发出的病危通知书了。虽然Watson刚面世的时候并不靠谱,哪怕是作为医生的助理都会被嫌弃多余的那种;但随着它本身诊断能力的提升,准确率越来越高,医生甚至将常见的诊断都交给这位机器人助理了。
说得现实一点:以前在医院里陪护的时候,都是病人家属一刻也不敢离身地看着,但现在有了医疗监控系统的时候,即使家人在,盯着的也不再是病人的生命体征,而是病床前面的数据面板。甚至说如果监控系统没有报警,我们也不会盲目地呼叫护士了。
如果说医院的例子我们没体感的话,我们总该用过手机地图吧。明明我们从这里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可以画出几十条、上百条路,但事实上我们通常做的都是三选一:时间最短、路程最近、不走高速。因为手机地图的导航默认是这三种路线让你选一个。
但你有没有想过,事实上手机导航为你定制的路线并不是完全站在你的角度来考虑的最优解,而是为了所有在使用这个地图的用户能够高效地到达想去的地方。在导航工具的世界里面,群体利益是大于个体利益的。但即使是知道了这些,经验最丰富的的士司机也不得不按导航走了,否则用户会起疑、滴滴也会响起警报。
权威在崩溃,那什么会崛起呢?我们明日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