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REST ful 架构

Wikipedia: 表征性状态传输(英文: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简称REST)是Roy Fielding博士于200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来的一种软件架构风格。

Roy Fielding是HTTP协议(1.0版和1.1版)的主要设计者,事实上HTTP 1.1规范正是基于REST架构风格的指导原理来设计的。需要注意的是,REST是一种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如果一个架构符合REST原则,我们就称它为RESTful架构。

Why?

在「远古时代」前端后端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之前的PHP,JSP,ASP等等(参考我之前做过的一场演讲:Web前端开发模式演变)。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类型的Client端层出不穷,就需要通过一套统一的接口分别为Web,iOS和Android乃至桌面端提供服务。另外对于广大平台来说,比如Facebook platform,微博开放平台,微信公共平台等,它们不需要有显式的前端,只需要一套提供服务的接口,于是RESTful更是它们最好的选择。

而要理解RESTful架构,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理解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这个词组,直译过来就是「表现层状态转化」,其实它省略了主语。「表现层」其实指的是「资源」的「表现层」,所以通俗来讲就是:资源在网络中以某种表现形式进行状态转移。分解开来:

  • Resource:资源,即数据。比如newsfeed,friends,order等;
  • Representational:某种表现形式,比如用JSON,XML,JPEG等;
  • State Transfer:状态变化。通过HTTP动词实现。

然后再来理解一个具体的RESTful架构——面向资源的架构(Resource-Oriented Architecture,ROA):

  • 资源是由URI来指定。所谓「上网」,就是与互联网上一系列的「资源」互动,调用它的URI。
  • 对资源的操作包括获取、创建、修改和删除资源,这些操作正好对应HTTP协议提供的GET、POST、PUT和DELETE方法。
  • 通过操作资源的表现形式来操作资源。具体表现形式,应该在HTTP请求的头信息中用Accept和Content-Type字段指定。
  • 资源的表现形式则是XML或者HTML,取决于读者是机器还是人,是消费web服务的客户软件还是web浏览器。当然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的格式。

How?

应用于Web服务,符合REST设计风格的Web API称为RESTful API。它从以下三个方面资源进行定义:

  • 直观简短的资源地址:URI,比如:http://example.com/resources/;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
  • 传输的资源:Web服务接受与返回的互联网媒体类型,比如:JSON,XML,YAML等。
  • 对资源的操作:Web服务在该资源上所支持的一系列请求方法(比如:POST,GET,PUT或DELETE)。

来个图,

HTTP请求方法在RESTful API中的典型应用:

资源 GET PUT POST DELETE
一组资源的URI,比如http://example.com/resources/ 列出URI,以及该资源组中每个资源的详细信息(后者可选)。 使用给定的一组资源替换当前整组资源。 在本组资源中创建/追加一个新的资源。该操作往往返回新资源的URL。 删除整组资源。
单个资源的URI,比如http://example.com/resources/142 获取指定的资源的详细信息,格式可以自选一个合适的网络媒体类型(比如:XML、JSON等) 替换/创建指定的资源。并将其追加到相应的资源组中。 把指定的资源当做一个资源组,并在其下创建/追加一个新的元素,使其隶属于当前资源。 删除指定的元素。

REST的误解

现在看来,REST在2000年那个时代,确实是超前于时代的。Web开发者社区对于HTTP的设计意图存在着大量的误解,由此导致了对于HTTP的大量低效率的误用。这个情况持续一直到2005年Web 2.0的崛起。那个时候,DCOM、EJB、SOAP/WSDL这些DO风格的架构由于难以满足互联网环境对分布式应用架构设计的约束,与Web自身的架构风格REST相冲突,很难融入到Web之中。所谓的「Web Services」,其实除了将HTTP作为底层的传输协议外,跟(互联网环境中的)真正的Web没有什么关系。

而随着Ruby on Rails这个著名的Web开发框架开始大力支持REST开发之后,一线的Web开发者才真正接触到了REST。然而Rails所支持的REST开发将对资源的操作局限于CRUD(创建、获取、修改、删除)的语义(即,将对资源的CRUD操作映射到 GET/POST/PUT/DELETE四个HTTP方法),这其实是收窄了REST的适用范围。其他编程语言的Web开发框架(例如Java语言的 Struts、spring MVC等等)也紧接着模仿了Rails的方式开始支持REST开发,然而这更加导致了一线的Web开发者误以为:REST开发就是 通过GET/POST/PUT/DELETE四个HTTP方法对资源执行CRUD操作。甚至还有很多仅仅使用了HTTP,而没有使用SOAP的Web服 务API,都自称是REST风格(RESTful)的API。

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REST风格的误解是如此之多,而将REST作为一个便于营销的 buzzword的挂羊头卖狗肉者也是如此之多,以至于REST的创造者Fielding终于忍无可忍了。2008年10月Fielding写了一篇博 客,做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断言:REST APIs must be hypertext-driven!(REST API必须是超文本驱动的!)超文本驱动这个理念变成了一个缩写词HATEOAS,这个缩写词来自于当初Fielding博士论文中的一句话: hypermedia as the engine of application state(将超媒体作为应用状态的引擎)。其实超文本驱动(Hypertext Driven)的理念才是REST架构风格最核心的理念,也是REST风格的架构达到松耦合目标的根本原因。

REST设计进阶

当谈及REST成熟度时,一些人常常会引用Richardson所提出来的REST成熟度模型(Maturity Model),并视之为正确的度量方法。

真正的REST ful 架构_第1张图片

第一级:在架构中引入资源(Resource)的概念。

大多数WS-*服务和POX都只是使用一个URI作为一个服务端口,也只使用一个HTTP方法传输数据。这种做法相当于把HTTP这个应用层协议降级为传输层协议用,《REST实战》也一再强调HTTP是一种应用协议而不是传输协议。再好一点就是使用多个URI,然而不同的URI只是作为不同的调用入口,与此同时只使用同一个HTTP方法传输数据。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在URI中包含动词,比如URI http://example.com/getOrder?orderId=1234,其实「资源」表示一种实体,所以应该是名词,动词应该放在HTTP协议中。而与此同时URI也有可能破坏HTTP GET的安全性和幕等性,比如某个客户端在http://example.com/updateOrder?id=1234&coffee=latte上执行GET(而不是POST),就能创建一笔新的咖啡订单(一个资源),按理来说GET请求不能改变服务的任何状态。

第二级:每一个URI代表一种资源,支持HTTP动词。

此时使用多个URI的话,需要让不同的URI代表不同的资源(注意多个URI可能指向同一个Resource,而一个URI不能指向不同Resource。),同时使用多个HTTP方法操作这些资源,例如使用POST/GET/PUT/DELET分别进行CRUD操作。这时候HTTP头和有效载荷都包含业务逻辑,例如HTTP方法对应CRUD操作,HTTP状态码对应操作结果的状态。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所谓RESTful API做到的也就是这个级别。《REST实战》的译者也谈到:悟性差的人,理解到CRUD式Web服务就满足了。而悟性好的人,可以彻底理解超文本驱动,甚至是与REST关系密切的语义网,最终达到 REST开发的最高境界。

第三级:HATEOAS,使用超媒体(hypermedia)作为应用状态引擎。

根据Roy的严格规定,超媒体(hypermedia)是REST的先决条件。任何其他东西不应该自我标榜为REST。要解释HATEOAS这个概念先要解释什么是超媒体: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多媒体(multimedia),以及什么是超文本(hypertext)。其中超文本特有的优势是拥有超链接(hyperlink)。如果我们把超链接引入到多媒体当中去,那就得到了超媒体,因此关键角色还是超链接。使用超媒体作为应用引擎状态,意思是应用引擎的状态变更由客户端访问不同的超媒体资源驱动。

让我们来看个实例,这个响应内容可能略有不同:

GET https://api.example.com/profile

{
  "name": "Steve",
  "picture": {
    "large": "https://somecdn.com/pictures/1200x1200.png",
    "medium": "https://somecdn.com/pictures/100x100.png",
    "small": "https://somecdn.com/pictures/10x10.png"
  }
}

由于在响应中包含了链接地址,因此使用该API的客户端就能够自由选择要下载怎样的信息。这些链接告知了客户端有哪些选择,并且它们的地址在哪里。因此在这里我们无需同时返回三个不同版本的用户档案图片,我们所做的只是告诉客户端有三种可用的图片尺寸可以选择,并且告诉客户端能够在哪里找到这些图片。这样一来,客户端就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做出符合自身需要的选择。而且,如果客户端只需要一种格式的图片,那就无需下载全部三种版本的图片了。这样一来可谓一箭三雕:既减少了网络负载,又增进了客户端的灵活性,更增进了API的可探索性。

超媒体的核心概念就是所谓的元素,而这些相互链接的资源实际上描述了一个协议,即引导我们达成某个目标的一系列步骤,例如订购一杯咖啡所需要的点单、付款、取咖啡等等。这就是超媒体的本质:经由资源之间的链接,我们改变整个应用的状态,即超媒体转换了分布式应用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器和消费者两者间交换的是资源状态的表述,而不是应用的状态,被转移的表述中包括了反应应用状态的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REST ful 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