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体辐射
早在1859年,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在总结当时实验发现的基础上,用理论方法得出一切物体热辐射所遵从的普遍规律:在相同的温度下,各辐射源的单色辐出度Mi(λ,T)与单色吸收率αi(λ,T)成正比,其比值对所有辐射源(i=1,2,┄)都一样,是一个只取决于波长λ和温度T的普适函数。而黑色物体对可见光能强烈吸收,则当获取能量时也应有在可见光区的强烈辐射,因而从黑体辐射的角度研究确定普适函数的具体形式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显然,如果单色吸收率αi(λ,T)=1,则该辐射源的单色辐出度Mi(λ,T)就是要研究的普适函数。而αi(λ,T)=1的辐射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的辐射亮度在各个方向都相同,即黑体是一个完全的余弦辐射体,辐射能力小于黑体,但辐射的光谱分布与黑体相同的温度辐射体称为灰体。
任何物体,只要其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就向周围发射辐射,这称为温度辐射;
对黑体辐射有名的解释是维恩公式(短波高频符合的好),和瑞利金斯公式(长波低频符合的好)。
再者就是普朗克总结两者的量子公式。
2,卢瑟福@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
见链接:https://blog.csdn.net/csdnliuxin123524/article/details/102670098
3,光电效应
按照粒子说,光是由一份一份不连续的光子组成,当某一光子照射到对光灵敏的物质(如硒)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该物质中的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刻增加;如果动能增大到足以克服原子核对它的引力,就能在十亿分之一秒时间内飞逸出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形成光电流。单位时间内,入射光子的数量愈大,飞逸出的光电子就愈多,光电流也就愈强,这种由光能变成电能自动放电的现象,就叫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到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电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
爱因斯坦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4,弗兰克-赫兹实验
弗兰克和G.赫兹的实验装置主要是一只充气三极管。电子从加热的铂丝发射,铂丝外有一同轴圆柱形栅极,电压加于其间,形成加速电场。电子多穿过栅极被外面的圆柱形板极接受,板极电流用电流计测量。当电子管中充以汞蒸气时,他们观测到,每隔4.9V电势差,板极电流都要突降一次。如在管子里充以氦气,也会发生类似情况,其临界电势差约为21V。
这个事实直接证明了汞原子具有玻尔所设想的那种“完全确定的、互相分立的能量状态”,是对玻尔的原子量子化模型的第一个决定性的证据。由于他们的工作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曾共同获得1925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
5,斯特恩-盖拉赫实验
实验装置:使银原子在电炉内蒸发射出,通过狭缝S1、S2形成细束,经过一个抽成真空的不均匀的磁场区域 (磁场垂直于射束方向),最后到达照相底片上。显像后的底片上出现了两条黑斑,表示银原子经过不均匀磁场区域时分成了两束。
根据实验中的炉温、磁极长度、横向不均匀磁场的梯度和原子束偏离中心的位移,可计算出原子磁矩在磁场方向上分量的大小。当时测得银、铜、金和碱金属的原子磁矩分量的大小都等于一个玻尔磁子,它们的原子束都只分裂为对称的两束。实验结果说明,原子在磁场中不能任意取向,证实了A.索末菲和P.德拜在1916年建立的原子的角动量在空间某特殊方向上取向量子化的理论。
说明磁矩有两种取值,当时人们并没有自旋的概念,根据轨道角动量的理论,轨道角动量(L)的取值只能是整数,如:0,1,2...,的取值则有 2L+1种可能性,即由-L, -L+1, ..., L-1, L。因此轨道角动量概念只能解释奇数条条纹分裂,而无法解释偶数条条纹分裂。解决方案是引入电子自旋(s),自旋取值为1/2,取值为- 1/2,1/2。
6,康普顿散射实验
注:X射线管发出射线,经电极板确保只有一个方向的X射线射到石墨烯上,经石墨烯,X射线粉为散射部分和原路径两部分。
1922~1923年康普顿研究了X射线被较轻物质(石墨、石蜡等)散射后光的成分,发现散射谱线中除了有波长与原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较长的成分。这种散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或康普顿效应。康普顿将0.71埃的X光投射到石墨上,然后在不同的角度测量被石墨分子散射的X光强度。当φ=0时,只有等于入射频率的单一频率光。当φ≠0(如45°、90°、135°)时,发现存在两种频率的散射光。一种频率与入射光相同,另一种则频率比入射光低。后者随角度增加偏离增大
康普顿结合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给出解释:
经典理论解释频率不变的一般散射可以,但康普顿散射频率发生了变化,所有用光子理论解释,X射线为一些E=hv的光子,与自由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电子获得一部分能量,散射的光子能量建设,频率减小,波长变长。
7,双缝干涉实验
现象:假若光束是由经典粒子组成,将光束照射于一条狭缝,通过狭缝后,冲击于探测屏,则在探射屏应该会观察到对应于狭缝尺寸与形状的图样。可是,假设实际进行这单缝实验,探测屏会显示出衍射图样,光束会被展开,狭缝越狭窄,则展开角度越大。在探测屏会显示出,在中央区域有一块比较明亮的光带,旁边衬托著两块比较暗淡的光带。
由电磁波延伸到经典粒子也有同样的现象:类似地,假若光束是由经典粒子组成,将光束照射于两条相互平行的狭缝,则在探射屏应该会观察到两个单缝图样的总和。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在探射屏显示出一系列明亮条纹与暗淡条纹相间的图样。
态叠加原理(born几率解释):
8,反常塞曼效应
反常塞曼效应是指在弱磁场中的原子,由于磁场足够弱,因而自旋轨道耦合能量不能忽略;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因弱磁场的存在而进一步发生分裂,称为反常塞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