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26日下午举办的2018数博会“人工智能:AI 生态加速未来”论坛中,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王永东等嘉宾分别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的主旨演讲,AI 科技大本营将其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李彦宏
李彦宏表示,在去年的数博会上他对于人工智能是乐观派,认为 AI 的发展不会威胁到人类的安全,但是今天这个话题是想谈谈他对人工智能的担心。
李彦宏的主要观点如下:
1、安全是自动驾驶的第一天条,不担心百度无人车 7 月份能否量产下线,担心车是否足够安全。无人车的代码从开源到量产又增加了很多代码,其中接近50% 都是为了安全而增加的。
2、百度推出“简单搜索” APP,主打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呈现出千人千面的搜索结果。而且,李彦宏承诺,搜索结果里永远不放广告。
3、人工智能时代下各大公司需要遵循的伦理原则:
AI 的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
AI 的创新愿景是促进人类更平等地获取技术和能力
AI 的存在价值是教人学习,让人成长,而非超越人、替代人
AI 的终极理想是为人类带来更多自由与可能
最后,李彦宏表示,AI 的使命是什么?不是替代人,是让技术忠诚于人类,服务于人类,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张钹院士
张钹院士认为,要把人工智能技术变为产业并创造价值,取决于四个因素:
一是数据,现在大家认为到处都是大数据,似乎我们完全可以拿到大数据。实际上不然,网络上的数据虽然非常多,但是跟要完成的任务有关系的,能够保证合法拿到的数据不见得是大数据,且目前大部分数据质量不高。
二是人工智能算法,这里面大家比较关注或者用得最多的是深度学习,但是深度学习的应用场景是有很多限制的。
三是计算资源,目前暂时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足够的,但是在移动和实时的需求下,有时候这个资源还是很紧张的。
四是应用场景,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没有选好应用的场景,就不可能发挥人工智能算法的作用。
▌王永东
王永东认为,发展人工智能,IQ 和 EQ 应该相辅相成。
AI 在 IQ 方面,从图像到语音,到自然语言的文本理解,甚至到中英、英中翻译这样的在研究用的测试机当中已经达到了人类的水平。当然,王永东补充到,真正的应用中要能和我们人一样,可能还要做更多的努力。
AI 在 EQ 方面的发展,王永东举了微软小冰的例子,他认为人机交互应该做到接近人与人交流的状态。我们这一代注定是和人工智能共存的第一代人,在过去技术发展中,一直都是我们人去适应技术。比如,人们以前用打孔卡,后来我们用命令行,再后来可能用鼠标、键盘,有了手机之后,APP 用起来就更方便了。
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让人工智能来适应我们人类呢?比如我们人类用得最多的是自然语言交互,我们在讲话,还有肢体语言、动作,也许有我们的表情,甚至眼神等等。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如果它能够在感知方面了解人类,然后在认知、情感方面能够接近人类的话,我们人和人工智能的交流就会变得更有效。我们也会真切觉得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社会中能够起一个有益的作用。
▌以下为李彦宏演讲实录,消息来源为新华网:
去年我在这个论坛上讲人们对人工智能其实有很多误解,有人觉得它是仿生学,有人觉得它会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我一直讲我是一个乐观派,我觉得人工智能不可能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我当时说请大家不要担心。那今天我想讲什么呢?我会用 PPT 演讲,跟去年年底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一样,我认为有 PPT 才是真正准备过的演讲,这次也是一个准备过的演讲,起的名字叫《为了一个更美好的 AI 时代》,名字很美好,话题是想谈我对人工智能的担心。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控制人类,但是并不是没有担心。那我对人工智能担心什么?
今年全国“两会”时也有很多记者问我各种各样的问题,跟百度有关的问题,但是问得最多的还是无人车什么时候量产。我当时夸了一个海口,说今年 7 月份无人车就可以量产,我们与厦门金龙的小巴车,没有方向盘没有驾驶位的全自动的车很快就会量产了,现在已经 5 月份了,还剩下一个多月时间了。我有期望、有焦虑,有担心,不是担心这个车量产不了下不了线,我在担心这个车是不是足够的安全。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安全是自动驾驶最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它是我们的第一天条。什么东西都可以错,但是这个东西不能错。一旦错了,一旦出事,就有可能使得整个技术的推进停滞一年到两年。更重要的是,人的安全是最最宝贵的,是我们最看中的,我们不能够在这方面容忍错误。所以我想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在自动驾驶的安全方面前一段时间在雄安测试的视频,百度无人车在转弯调头的时候,旁边跑出来一只小狗,无人车很正确在小狗面前停下来,让它过去之后我们才再接着开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难的东西,无人车在高速公路、封闭公路上快速行驶其实是相对安全的,那个路况是比较简单的。而在开放城市道路上,有人,有各种各样预想不到的事情,它能不能很好控制自己,这就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要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车才能真正的变成无人的,才能够自动驾驶。
大家知道,百度不是造车的,我们是一个平台,我们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我们的技术通过开放源代码、开放数据,让所有的想造无人车的生产厂商能够从中获益。从我们代码的开放到后来量产,这中间增加了很多新的代码,其中接近50%的代码都是为了安全增加的,真的要量产了,真的下线进入商用,真的要载人了,我们不能让它错,所以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安全上,要符合车规。
所以我们在国内从事自动驾驶研发的互联网公司当中第一个拿到了 ISO26262 这个流程的认证,所有电子产品的安全性的认证和规范。因为无人车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也有很多很多的合作伙伴与我们一起在做,这就使得整个产业比我们想象推进要快。说实话,两三年前我是无法想象到今年可以看到没有驾驶位、没有方向盘的车能够在一些封闭的场景中使用,不管是封闭的园区、码头还是景区能够跑起来,所以它是经过了很多方,从政府到汽车制造商、科研机构、出行服务商,甚至电信运营商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达到这样一个状态的。
这种状态我相信会越来越好,不仅仅是像百度的这样公司在推进无人车在车这个层面技术的演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是政府在推动基础设施方面的演进。它越来越多的在道路上布置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让车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精确度识别各种各样障碍物和交通规则。
所以,原来车上可能有贵达几万美元的激光雷达设备才能够探测周边的障碍物,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道路层面、基础设施层面把相应的传感器布下去的话,那我们的车就可以用更便宜的传感器就能够感知路况,能够躲避障碍,这样无人驾驶车的成本就会大大的降低,这也是我们寄予厚望的一个方向。
所以,无人车确实不是某一个公司单方面的努力,它是方方面面的巨大生态,而它的这种演进,我觉得中国最有希望,因为我们有一个强大的政府,这在很多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都是在全世界是超前的。
以上是无人车方面我的担心和相应的措施。
其实,人工智能也在毫无争议不可避免在改造传统移动互联网,包括搜索在内。我也给大家看一下,百度最近推了一个新的搜索 APP,叫做“简单搜索”,它主打两个特点。
第一是人工智能。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人工智能是对语音、图像、自然语言的精确理解。可以用语音调取,也有用摄像头拍一张照片就可以识别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其实都是用了很多的 AI 的能力。AI 还能够千人千面,不同的人进行搜索时所获得的结果我们认为也是不一样的。简单的说,比如可以有成人的模式,或者标准的模式,也可以有少儿的模式,如果它能够检测出来你的声音是一个成年人的声音还是一个儿童的声音,那么它给你的结果也是会不一样的。我们根据不同的人发出来的不同声音,给出来相应的搜索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是简单搜索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是我们在两天前做了一点宣传,这个搜索 APP 是无广告的,在搜索结果中没有任何的广告。后来我看了一下网上评论,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说你骗人的吧,你怎么可能没有广告。所以我也想利用今天这个机会跟大家讲,“简单搜索”在搜索结果里面永远不放广告,欢迎大家下载来使用。
我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下各大公司需要遵循的伦理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认为 AI 的最高原则是安全可控。一辆无人车如果被黑客攻击了,它有可能变成一个杀人武器,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一定要让它是安全的,是可控的。
第二,我们今天看到像 BAT,或者是美国的 Facebook、Google,或者是微软,这些公司的AI能力都很强,但是世界上不仅仅这几个大公司需要AI的能力、技术,世界上有几千万家公司、组织、机构也很需要 AI 的技术、能力。我们怎么能够在新的时代让所有的企业、所有的人能够平等的获取 AI 的技术和能力,而不仅仅是少数大公司的专利,我们怎么能够防止在 AI 时代因为技术的不平等导致人们在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变得越来越不平等,这是我们需要去认真思考的。
第三,AI 做出来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简单去模仿人,人喜欢什么你就给它什么,人喜欢娱乐八卦你百分百信息流都推娱乐八卦,只要让他在里面多待一分钟就不让它少待一分钟,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希望通过 AI,通过个性化推荐,给人们信息是能教人学习,你花了一个小时之后,过了一段知道之后发现那一段时间学的一些跟原来不一样的好的东西,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第四,很多人问,如果人类很多工作或者劳动逐渐被机器所替代的话,人还能干什么?人可以休息,我们现在一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未来也许一周工作两天休息五天。但是更重要的是,很可能因为人工智能,劳动不再成为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是变成人的一种需求,你想工作,你想去创新,你想去做创造,所以你才去工作,这是 AI 的终极理想,我们要为人类带来更多自由和可能。
AI 的使命是什么?不是替代人,是让技术忠诚于人类,服务于人类,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这就是我今天想讲的,谢谢大家。
公开课预告
课程主题:云从科技:详解跨镜追踪(Reid)技术实现及应用场景
时间:6月7日 20:00-21:00
分享嘉宾:袁余锋
云从科技资深算法研究员,2012年浙江大学硕士毕业,专注于计算机视觉的前沿算法研究及应用落地,由其领导的技术团队最近在Reid研究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刷新了三个数据集的世界纪录。
报名地址:https://edu.csdn.net/huiyiCourse/detail/788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助手微信,备注:公开课,加入课程交流群,课程回放以及分享PPT会发到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