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cat请求处理架构-以阻塞式IO为例

Tomcat请求处理架构-以阻塞式IO为例_第1张图片

Acceptor:负责从ServerSocket中接收新的连接,并将Socket转交给SocketProcessor处理。Acceptor是JIoEndpoint的内部类。Acceptor线程的默认数量为1,我们可以在server.xml的Connector配置中增加acceptorThreadCount的大小。

SocketProcessor:负责对Acceptor转交的Socket进行处理,包括给Socket设置属性、读取请求行和请求头等,最终将处理交给Engine的Pipeline处理。


ThreadPool:执行SocketProcessor的线程来自《Tomcat7.0源码分析——请求原理分析(上)》一文中介绍的线程池,此线程池默认的最小线程数minSpareThreads等于10,最大线程数maxThreads等于200,我们可以在server.xml的Connector配置中调整它们的大小。

Pipeline:SocketProcessor线程最后会将请求进一步交给Engine容器的Pipeline,管道Pipeline包括一系列的valve,如:StandardEngineValve、AccessLogValve、ErrorReportValve、StandardHostValve、 StandardContextValve、 StandardWrapperValve,它们就像地下水管中的一个个阀门,每一个都会对请求数据做不同的处理。

FilterChain:管道Pipeline的最后一个valve是StandardWrapperValve,它会负责生成Servlet和Filter实例,并将它们组织成对请求处理的链条,这里正是Tomcat与J2EE规范相结合的部分。


默认情况下,Tomcat只有一个Acceptor线程,Acceptor不断循环从ServerSocket中获取Socket,当并发数大的情况下,这里会不会有性能问题?我想说的是,Acceptor的实现非常轻量级,它只负责两个动作:获取Socket和将Socket转交给SocketProcessor线程处理。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在server.xml的Connector配置中增加acceptorThreadCount的值,让我们同时可以拥有多个Acceptor线程。虽然我们可以修改maxThreads配置把SocketProcessor的线程数设置的很大,但是我们需要区别对待:

如果你部署在Tomcat上的Web服务主要用于计算,那么CPU的开销势必会很大,那么线程数不宜设置的过大,一般以CPU核数*2——CPU核数*3最佳。当然如果计算量非常大,就已经超出了Tomcat的使用范畴,我想此时,选择离线计算框架Hadoop或者实时计算框架Storm、Spark才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部署在Tomcat上的Web服务主要是为了提供数据库访问,此时I/O的开销会很大,而CPU利用率反而低,此时应该将线程数设置的大一些,但是如果设置的过大,CPU为了给成百上千个线程分配时间片,造成CPU的精力都分散在线程切换上,反而造成性能下降。具体多大,需要对系统性能调优得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tom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