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盲从

【同读一本书.刘妙妙】2016-3-2-060《谈话的力量》

谁定的这条准则?

从小到大,大多数人都被教导过,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渐渐地,在我们的心里,形成很多思维定势,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我们就像柔顺的小绵羊一样听话,然后得到别人的赞美,夸我们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员工……于是我们很开心,觉得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我们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种感觉很好,不是吗?是的,很好,而且伴随着的还有一种安全感。每个人都需要安全感,对吧。

可是很少有人想过,这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吗?我们为什么非要按照别人告诉我们的来走?在那么多“应该”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逻辑?别人告诉我们的“应该”,他们又是从何得知的呢?那些被人们所遵奉的“准则”,它们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按照它们来行事?它们真的就是正确的吗?

多问问为什么,通过客观存在去尝试着寻找答案。如果一个人想真正做到独立的话,必须逼着自己去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去努力探究事情的本质。“存在即合理”,但合理是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合理是有前提条件的,是在一定情境下的合理。过去合理的东西现在未必合理,在一种情境下合理的东西转换到另外一种情境中未必行得通。

我们被“准则”捆着。因为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准则”,我们错过了多少?我们的思维被准则束缚着,行为被束缚着。“准则”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我们不按照“准则”来行事,就会在内心深处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如果问一个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得到的回答极有可能是,大家都这么做,所以我也这么做。这样其实没有什么坏处,这只是一种选择而已,为了安全感。我们可能会过得更加舒适愉悦。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些什么的话,我们可能需要去进一步探究事情的本质,去真正地弄清楚准则背后的东西。

盲从是很简单的一种生活方式,但却绝不是最好的方式。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更美的风景,我们就不能选择盲从,而不盲从,可能是更难走的一条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