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布衣著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来——《吐蕃王朝卷》
3、赤松德赞之鞭—争胜陇右
(2)、委曲求全的唐肃宗
唐史中,对于吐蕃对陇右的侵占语焉不详,同一个州城,数年间,竟然出现了,废而后立,立而复废的情况。例如陇右治所鄯州城,《旧唐书•肃宗本纪》记载,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十月,陷落于吐蕃之手。敦煌古卷中藏文文书《大事纪年》中,对于至德二年的军事行动也有记载:“及至鸡年……大论攻陷唐庭之大宗喀(鄯州城)及临洮城”。而史籍中却记载着,“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六月,以凤翔尹李鼎为鄯州刺使、陇右节度营田使”。也即是说公元757年就已失陷的鄯州,至少在公元761年回到了唐朝的手中,唐朝为此复立了鄯州刺使和营田使。随即,汉史又有记载,宝应元年(公元762年),“鄯州(西平郡)没于西蕃”。
这一奇怪的现象,不只发生在鄯州,陇右的其他州郡,例如:洮州、廓州,同样的情况也屡次出现。而此时,唐军全部的注意力,都在河东平叛,史书中从未提及唐军反击,收复失地的记载。那么陇右诸州如何能够废而复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问题。
好在就在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蕃之间发生一件史书上悄然无声的大事,或许能给为这一奇怪现象的答案揭开冰山一角。就在这一年正月,吐蕃遣使入唐,双方在长安商议会盟,唐朝命宰相郭子仪、萧华、裴遵庆等于中书设宴,将诣光宅寺为盟誓,侍者云:“蕃法盟誓,取三牲之血歃之,无向佛寺之事,请明日须于鸿胪寺歃血,以申蕃戎之礼,从之”。这段记载说的是,吐蕃使者入唐商讨会盟之事,唐朝非常重视,派出了以郭子仪为首的高管接待,双方在酒席宴上,谈好了条件,唐朝方面想在光宅寺签署协议,结果吐蕃使臣不干,吐蕃使臣说:“按我们家乡的风俗,盟誓是要歃血的,要杀三牲见血,结果你跟我说要在佛寺里盟誓,这不行,还是明天再光禄寺里盟誓吧”,唐朝答应了这个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光禄寺虽然也有个寺字,可它却不是个佛寺,而是朝廷的衙署机构,专门负责祭祀之事,是我们熟知的礼部的前身。
说起寺这个字义的由来,本源的意思是庭,是有法度的地方的意思——《说文解字》,所以汉唐之时,官署之名常有寺字,例如鸿胪寺、光禄寺。汉时白马驼佛法西来,为显隆重,先停鸿胪寺(主外宾之事),而后,朝廷专设一地,官办译经院,因主持译经多为高僧大德,渐渐的寺成了僧人聚集之处,随后,寺庙两字连在一起,成了现在我们熟知的意思。
吐蕃这次入唐会盟,汉史记载语焉不详,原因是这次会盟的主要议题是“输绢帛,割地陇右、剑南州郡,以求和平”。对于此次会盟,郭子仪就持有异议,曾上言:“吐蕃、党项不可忽,宜早为之备”。但唐蕃会盟之事是肃宗亲自确定的,所以虽然心中不愿,却也无可奈何。
就在唐蕃鸿胪寺会盟之后,四月十八日,肃宗驾崩,唐代宗继位。吐蕃大军迅疾出兵连陷秦、渭、成、洮四州。转年,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河、兰、岷、廓、临、原六州沦陷。同年,吐蕃在川西用兵,连克松州、维州、云山城等州郡。对于此次用兵,敦煌藏文文献《大事纪年》中有这样的记载:“及至虎年(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末,唐庭皇帝崩,新君立,不愿再输绢帛,割土地。唐蕃社稷失和……”,而立于拉萨的《悉诺玛祥仲巴杰纪功碑》碑文则记载:“赤松德赞时期,攻取唐属州郡城池多处,唐主孝感皇帝君臣大怖,年纳绢缯五万匹为寿,以为岁赋。其后,唐主孝感皇帝驾崩,唐主太子广平王登基,以向蕃地纳赋为不宜,值赞普心中不㥽之时,论悉诺玛祥仲巴杰乃首倡兴兵入唐,深取京师之议……二人为攻京师之统帅,直趋京师,……与唐军大战,吐兵掩袭,击唐兵多人。唐帝广平王乃自京师出走,遁陕州,京师陷落”。
从藏文的记载,结合唐史可以看出,唐肃宗时期,为了集中全部精力对付安史叛军,唐朝在大量抽调河西、陇右戍卒之余,对于吐蕃的进攻采取的是绥靖怀柔的政策,以绢帛财物利诱吐蕃,换取吐蕃减轻对陇右地区的压力。看起来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收到了效果的,吐蕃应该是归还了部分被其占领的州郡,所以唐朝才能复立官吏衙署,唐史中才会有数州反复沦陷的记录。
而宝应元年,唐蕃会盟的主基调也是肃宗政策对蕃的延续,故此对于这次割地赔款的会盟,唐史才会语焉不详。肃宗驾崩,代宗继位,年轻气盛的代宗皇帝,认为安史之乱已近终结,唐朝对于吐蕃应有一战之力,在对吐蕃的整车上采取比较强硬的策略,结果导致吐蕃君臣不爽,大举进攻陇右之地,而唐军此时确实无力与之争锋,陇右州郡即刻倾覆。最终,吐蕃大将论•悉诺玛祥仲巴杰(汉地称马重英),率军二十万,破大震关(陕西陇县西境),直捣京师,代宗弃长安东逃陕州。
上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