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

集群结构如下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张图片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数据分区规则。常见的分区规则有哈希分区和顺序分区两种。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2张图片

由于Redis Cluster采用哈希分区规则,这里我们重点讨论哈希分区,常见的哈希分区规则有几种,下面分别介绍。
1.节点取余分区
使用特定的数据,如Redis的键或用户ID,再根据节点数量N使用公式:hash(key)%N计算出哈希值,用来决定数据映射到哪一个节点上。这种方案存在一个问题:当节点数量变化时,如扩容或收缩节点,数据节点映射关系需要重新计算,会导致数据的重新迁移。扩容一般为原来的两倍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3张图片

2.一致性哈希分区
一致性哈希分区(Distributed Hash Table)实现思路是为系统中每个节
点分配一个token,范围一般在0~2 32 ,这些token构成一个哈希环。数据读写
执行节点查找操作时,先根据key计算hash值,然后顺时针找到第一个大于
等于该哈希值的token节点。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4张图片
这种方式相比节点取余最大的好处在于加入和删除节点只影响哈希环中相邻的节点,对其他节点无影响。但一致性哈希分区存在几个问题:
·加减节点会造成哈希环中部分数据无法命中,需要手动处理或者忽略这部分数据,因此一致性哈希常用于缓存场景。
·当使用少量节点时,节点变化将大范围影响哈希环中数据映射,因此这种方式不适合少量数据节点的分布式方案。
·普通的一致性哈希分区在增减节点时需要增加一倍或减去一半节点才能保证数据和负载的均衡。

3.虚拟槽分区
虚拟槽分区巧妙地使用了哈希空间,使用分散度良好的哈希函数把所有数据映射到一个固定范围的整数集合中,整数定义为槽(slot)。这个范围一般远远大于节点数,比如Redis Cluster槽范围是0~16383。槽是集群内数据管理和迁移的基本单位。采用大范围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数据拆分和集群扩展。每个节点会负责一定数量的槽。

Redis Cluser采用虚拟槽分区,所有的键根据哈希函数映射到0~16383整数槽内,计算公式:slot=CRC16(key)&16383。每一个节点负责维护一部分槽以及槽所映射的键值数据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5张图片
Redis虚拟槽分区的特点:
*·解耦数据和节点之间的关系,简化了节点扩容和收缩难度。
·节点自身维护槽的映射关系,不需要客户端或者代理服务维护槽分区元数据。
·支持节点、槽、键之间的映射查询,用于数据路由、在线伸缩等场景。

—————————————————————集群搭建——————————————
Redis集群一般由多个节点组成,节点数量至少为6个才能保证组成完整高可用的集群。每个节点需要开启配置cluster-enabled yes,让Redis运行在集群模式下。
6个节点3主3从

# 节点端口
port 6379
#  开启集群模式
cluster-enabled yes
#  节点超时时间,单位毫秒
cluster-node-timeout 15000
#  集群内部配置文件
cluster-config-file "nodes-6379.conf"

其他配置和单机模式一致即可,配置文件命名规则redis-{port}.conf,准备好配置后启动所有节点,命令如下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6张图片
启动6个节点,但每个节点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下面通过节点握手让6个节点彼此建立联系从而组成一个集群。

节点握手是集群彼此通信的第一步,由客户端发起命令:cluster meet{ip}{port}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7张图片
cluster meet127.0.0.16380让节点6379和6380节点进行握手通信。cluster meet命令是一个异步命令,执行之后立刻返回。内部发起与目标节点进行握手通信
1)节点6379本地创建6380节点信息对象,并发送meet消息。
2)节点6380接受到meet消息后,保存6379节点信息并回复pong消息。
3)之后节点6379和6380彼此定期通过ping/pong消息进行正常的节点通信。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8张图片

依次执行meet命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cluster info命令可以获取集群当前状态: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9张图片
10.2.3 分配槽
Redis集群把所有的数据映射到16384个槽中。每个key会映射为一个固定的槽,只有当节点分配了槽,才能响应和这些槽关联的键命令。通过cluster addslots命令为节点分配槽。这里利用bash特性批量设置槽(slots)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0张图片
群进入在线状态。所有的槽都已经分配给节点,执行cluster nodes命令可以看到节点和槽的分配关系

目前还有三个节点没有使用,作为一个完整的集群,每个负责处理槽的节点应该具有从节点,保证当它出现故障时可以自动进行故障转移。集群模式下,Reids节点角色分为主节点和从节点。首次启动的节点和被分配槽的节点都是主节点,从节点负责复制主节点槽信息和相关的数据。使用clusterreplicate{nodeId}命令让一个节点成为从节点。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1张图片
集群搭建完毕

3 节点通信

在分布式存储中需要提供维护节点元数据信息的机制,所谓元数据是指:节点负责哪些数据,是否出现故障等状态信息。常见的元数据维护方式分为:集中式和P2P方式。Redis集群采用P2P的Gossip(流言)协议,Gossip协议工作原理就是节点彼此不断通信交换信息,一段时间后所有的节点都会知道集群完整的信息,这种方式类似流言传播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2张图片
集群中每个节点通过一定规则挑选要通信的节点,每个节点可能知道全部节点,也可能仅知道部分节点,只要这些节点彼此可以正常通信,最终它们会达到一致的状态。当节点出故障、新节点加入、主从角色变化、槽信息变更等事件发生时,通过不断的ping/pong消息通信,经过一段时间后所有的节点都会知道整个集群全部节点的最新状态,从而达到集群状态同步

常用的Gossip消息可分为:ping消息、pong消息、meet消息、fail消息等,它们的通信模式如图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3张图片
ping消息:集群内交换最频繁的消息,集群内每个节点每秒向多个其他节点发送ping消息,用于检测节点是否在线和交换彼此状态信息。ping消息发送封装了自身节点和部分其他节点的状态数据。
pong消息:当接收到ping、meet消息时,作为响应消息回复给发送方确认消息正常通信。pong消息内部封装了自身状态数据。节点也可以向集群内广播自身的pong消息来通知整个集群对自身状态进行更新。
fail消息:当节点判定集群内另一个节点下线时,会向集群内广播一个fail消息,其他节点接收到fail消息之后把对应节点更新为下线状态。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4张图片
接收节点收到ping/meet消息时,执行解析消息头和消息体流程:解析消息头过程:消息头包含了发送节点的信息,如果发送节点是新节点且消息是meet类型,则加入到本地节点列表;如果是已知节点,则尝试更新发送节点的状态,如槽映射关系、主从角色等状态。

解析消息体过程:如果消息体的clusterMsgDataGossip数组包含的节点是新节点,则尝试发起与新节点的meet握手流程;如果是已知节点,则根据cluster MsgDataGossip中的flags字段判断该节点是否下线,用于故障转移。

消息处理完后回复pong消息,内容同样包含消息头和消息体,发送节点接收到回复的pong消息后,采用类似的流程解析处理消息并更新与接收节点最后通信时间,完成一次消息通信。

4 集群伸缩
Redis集群提供了灵活的节点扩容和收缩方案。在不影响集群对外服务的情况下,可以为集群添加节点进行扩容也可以下线部分节点进行缩容。
三个主节点分别维护自己负责的槽和对应的数据,如果希望加入1个节点实现集群扩容时,需要通过相关命令把一部分槽和数据迁移给新节点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5张图片
(1)槽迁移计划
槽是Redis集群管理数据的基本单位,首先需要为新节点制定槽的迁移计划,确定原有节点的哪些槽需要迁移到新节点。迁移计划需要确保每个节点负责相似数量的槽,从而保证各节点的数据均匀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6张图片
具体迁移设涉及很多的指令,请查询更专业的资料。

5.请求路由
目前我们已经搭建好Redis集群并且理解了通信和伸缩细节,但还没有使用客户端去操作集群。Redis集群对客户端通信协议做了比较大的修改,为了追求性能最大化,并没有采用代理的方式而是采用客户端直连节点的方式。因此对于希望从单机切换到集群环境的应用需要修改客户端代码。本节我们关注集群请求路由的细节,以及客户端如何高效地操作集群。

在集群模式下,Redis接收任何键相关命令时首先计算键对应的槽,再根据槽找出所对应的节点,如果节点是自身,则处理键命令;否则回复MOVED重定向错误,通知客户端请求正确的节点。这个过程称为MOVED重定向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7张图片
由于键对应槽是9252,不属于6379节点,则回复MOVED{slot}{ip}{port}格式重定向信息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8张图片
节点对于不属于它的键命令只回复重定向响应,并不负责转发。熟悉Cassandra的用户希望在这里做好区分,不要混淆。正因为集群模式下把解析发起重定向的过程放到客户端完成,所以集群客户端协议相对于单机有了很大的变化。键命令执行步骤主要分两步:计算槽,查找槽所对应的节点
1.计算槽
Redis首先需要计算键所对应的槽。根据键的有效部分使用CRC16函数计算出散列值,再取对16383的余数,使每个键都可以映射到0~16383槽范围内。
2.槽节点查找
Redis计算得到键对应的槽后,需要查找槽所对应的节点。集群内通过消息交换每个节点都会知道所有节点的槽信息。

内部保存在clusterState结构中根据MOVED重定向机制,客户端可以随机连接集群内任一Redis获取键所在节点,这种客户端又叫Dummy(傀儡)客户端,它优点是代码实现简单,对客户端协议影响较小,只需要根据重定向信息再次发送请求即可。但是它的弊端很明显,每次执行键命令前都要到Redis上进行重定向才能找到要执行命令的节点,额外增加了IO开销,这不是Redis集群高效的使用方式。正因为如此通常集群客户端都采用另一种实现:Smart(智能)客户端

Smart客户端通过在内部维护slot→node的映射关系,本地就可实现键到节点的查找,从而保证IO效率的最大化,而MOVED重定向负责协助Smart客户端更新slot→node映射。

1)计算slot并根据slots缓存获取目标节点连接,发送命令。
2)如果出现连接错误,使用随机连接重新执行键命令,每次命令重试对redi-rections参数减1。
3)捕获到MOVED重定向错误,使用cluster slots命令更新slots缓存(renewSlotCache方法)。
4)重复执行1)~3)步,直到命令执行成功,或者当redirections<=0时抛出Jedis ClusterMaxRedirectionsException异常。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19张图片

Redis集群支持自动故障转移,但是从故障发现到完成转移需要一定的时间,节点宕机期间所有指向这个节点的命令都会触发随机重试,每次收到MOVED重定向后会调用JedisClusterInfoCache类的renewSlotCache方法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20张图片

获得写锁后再执行cluster slots命令初始化缓存,由于集群所有的键命令都会执行getSlotPool方法计算槽对应节点,它内部要求读锁。Reentrant ReadWriteLock是读锁共享且读写锁互斥,从而导致所有的请求都会造成阻塞。对于并发量高的场景将极大地影响集群吞吐。这个现象称为cluster slots风暴

5.3 ASK重定向
1.客户端ASK重定向流程
Redis集群支持在线迁移槽(slot)和数据来完成水平伸缩,当slot对应的数据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迁移过程中,客户端需要做到智能识别,保证键命令可正常执行。例如当一个slot数据从源节点迁移到目标节点时,期间可能出现一部分数据在源节点,而另一部分在目标节点,如图10-32所示。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客户端键命令执行流程将发生变化,如下所示:
1)客户端根据本地slots缓存发送命令到源节点,如果存在键对象则直接执行并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2)如果键对象不存在,则可能存在于目标节点,这时源节点会回复ASK重定向异常。格式如下:(error)ASK{slot}{targetIP}:{targetPort}。
3)客户端从ASK重定向异常提取出目标节点信息,发送asking命令到目标节点打开客户端连接标识,再执行键命令。如果存在则执行,不存在则返回不存在信息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21张图片
redis集群原理及搭建_第22张图片

ASK与MOVED虽然都是对客户端的重定向控制,但是有着本质区别。ASK重定向说明集群正在进行slot数据迁移,客户端无法知道什么时候迁移完成,因此只能是临时性的重定向,客户端不会更新slots缓存。但是MOVED重定向说明键对应的槽已经明确指定到新的节点,因此需要更新slots缓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re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