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老惦记着老百姓口袋里那点钱了

Original2016-04-11薛定谔的七薛定谔的七

社区医院去晚了疫苗没打成,就顺道去了趟菜场,一圈下来感觉菜确实贵了很多,至少有大半年没去过了反差感特别明显,以前买一天的菜(我家很少吃肉)一张毛爷爷差不多,现在起码得两张,别看年后房子涨的凶,真论涨幅恐怕还是菜厉害的多。

菜价涨了那么多,菜商们肯定笑死了吧,才没有,市场上不仅菜的种类少,连摊头也关闭了好多,卖猪肉的一家隔一家的关闭了一半,看里面落灰的程度怕是已经有段时间了。菜的种类少这个好理解,毕竟菜价贵了卖不掉砸手里的损失太大,但摊头关闭很多却是一件挺诡异的事情,趁着人少大概和菜商们聊了一下,普遍说法都是挣得更少,开销更大了。

按这个比例掐指一算,普通的三口家庭,每月的菜金起码3000,加上水电煤物业费,起码4000,按照上海市退休工资的普遍标准,老两口退休金一分钱不花,不吃药不娱乐,都不见得够买菜。

也难怪都扎堆去申请敬老卡,钱再少也能多买两斤猪肉啊。

别老惦记着老百姓口袋里那点钱了_第1张图片

至2015年底,本市65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已达283万人,如此大的老龄比例……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所有的物价上涨归根到底都是货币超发。

货币本身虽然是中性的,超发的后果无非是社会物价按比例上涨,汇率按比例下跌。但由于传导的次序有差异,却带来了显著的不平等。

简单地说就是先拿到的钱的先买,占据有利地位,后拿到的钱还想买的就只能花更高的价钱,形成了趋势就是通胀,吃的喝的用的所有的东西都涨价,虽然最终工资也会涨,但至少得滞后半年以上,而等到养老金涨的时候已经到下一年了,就这个简单的时间差所造成的后果,就足以吸干普通民众的工资和储蓄(想不通看看房子就知道了)

大致逻辑明白了,再来看一些事情会清楚许多。

中国人的储蓄率是全球最高的,这当然不是因为中国人最有钱,也不是因为中国人不懂生活,而是因为我们深知,未来一切风险都得自己扛,准备教育,准备大病,准备养老,准备墓地,等等等等。好不容易有了点钱,还没等舒口气,才发现一大堆坑在前面候着呢,银行存款利率低的没法看,余额宝啥的也远远跑不过通胀,稍微好点的理财产品结果爆出来一个个全是庞氏骗局,自打泛亚倒下,这小半年的时间,百亿级的起码倒了5,6家了,咱不瞎投了,买点债券行不……大国企,有保障,政府给背书,还本付息肯定没问题。

你把这话跟银行说说看,保准跟你急,至少一万亿的债转股啊,银行已经哭晕在厕所。

只听说过炒股炒成股东,头一回碰上放贷放成股东的……(其实是第二回了,蛮神的吧)

先别围观银行的笑话了,每个人都跑不掉。

这样乾坤大挪移一下,从财务的角度看,企业没外债了,银行没坏账了,每张报表都看起来清清爽爽,但谁都知道,这事没完,能打破头去转股的公司,这债怕是早就还不上了,就冲国企那德性,立马发愤图强扭亏为盈怕是也没什么指望,这一万亿总不能白白砸在银行手里啊,容易引发金融危机不说,就说个借钱不还这凭啥呀。

(要不要把银行储蓄也债转股一下换成银行的股票?)

不能砸手里,那再包装一下上市吧,就像当年的农行们,没人买?那多注点水就是了,钞票多了,牛市来了,还怕没人接盘?实在卖不掉也不要紧,反正物价涨了,储蓄(银行的负债)就少了,也不错。这种饮鸩止渴违背基本契约的做法,既然已经提出来,决心还很大,那说明危机已经非常厉害了,逆转是不可能的,老百姓口袋里的毛爷爷缩水几成定局。

那我赶紧换成美元成不,不好意思有限额,刷卡买大额保单也不好用了……那买东西,外国东西便宜又实惠,少花钱不就是赚钱嘛,本来挺好的事,从全局来看可就不那么和谐了,中国人全世界买买买,国企们苦苦挣扎在破产边缘,那怎么行,产业转型和国家崛起从何说起?改!收税!全收税!供给侧改革华丽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小谷的东西也就这么都给华丽丽的拦在了关外。

经济学有个基本模型,讲的是关税和补贴一定会降低整个社会的财富剩余,尤其是压榨消费者的财富剩余(价廉物美的进口品买不到咯),但生产者的剩余得以提高(不买你没选择啊),政府的剩余得以提高(税都不提,每件的报关费就50块)

中国人储蓄多,外汇也多,直接“拿”过来用大概是渡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最简单、最直白的做法了,只是经此一役,不仅中产阶级,怕是底层人民的韭菜都要被割光光咯。

不知道白发苍苍的“女拖拉机手”指着当年的“壹圆”钱时作何感想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老惦记着老百姓口袋里那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