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本影响过我的书

发现下班路上写东西没有上班路上流畅,原因是上班一天下来,头脑停不下来,所以思前想后。我真的觉得写作的过程,尤其是命题写作能够让大脑安静下来,接着一个既定话题捋顺意识和情绪,写完了脑子觉得放空了,多了空间,特别好。

第二本书可能是好多人灵性开启的启蒙书,《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作者是 Eckhart Tolle。这本书第一次让我对小我(ego)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也同时让我明白了活了二十几年,我认为的我是谁,其实只是我的小我高调的声音。记忆中我妈总会一脸硬气的说,我的性格就这样,改不了,像极了她的母亲。其实那只是习得来的小我,掩盖了本体的声音,让最最珍贵的亲情,同理心,以及爱,都不得不为其让位。


图片发自App


基督教教育我们在进入婚姻时“放下自己”,尔获幸福美满,其实这个自己就是小我,不计较得失,与敌为友,不嚼人耳舌,都是为了不喂养小我。

如果你曾听到哪个妈妈说,我为你付出了什么什么去哪儿说我都没有过错,那么她其实不是爱你,她只是为了小我的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我们的社会价值观里面充斥着各种评价,这本身就是一个滋养小我的社会:小孩子被过早赋予各种主观的评价,学习好,长得漂亮,有灵气,身材匀称,让小我尝足甜头然后双脚离地变得飘飘然。这样的结果就是,当负面评价来的时候,也会非常介意做不到中指一身让对方滚蛋。我觉得除非是大众明星,靠别人的评价吃饭,其他凡人真的需要有意识的忽略别人的评价,正面的和负面的都包括在内。

我有一个很好的女朋友,年轻的时候,她经常提起,她的男友喜欢她的理由是她有一双笔直的大长腿。不是她的人,不是她的思维,不是她的心灵,更别提灵魂。我到今天都觉得特别不能理解。这能算是肯定和赞美么?能不能走点心。

小我就是你脑海中常常出现的那个声音,和心智头脑(mind)相互扶持,试图代替本我主宰我们的生命。它们的应激体系被各种抓马事件所激发,也被其滋养,因此在小我或头脑掌控下生活的人们,根本享受不了平静的生活。

想想街道上整天瞎吵吵的大妈们,交流是为了吐糟,没有核心观点;再想想工作中整天嚼舌根或raise issue的同事们,他们需要这些做法来寻找存在感。有时我常想要不是我当年选择离开北京,现在应该也会成外身泠冽内心脆弱的小我,整天生活在热热闹闹的人群中,没有时间内观。诸如此类。

书中教我们认清小我,认清之后观察它,确认它的存在,仅此而已。我们不需要批判它,不需要修正它,仅仅是宣布(acknowledge)它的存在,这足以消减它的力量,从而让我们从混乱的幻象中抽离,回归到平静、自由、喜乐的生命中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另一本影响过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