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集跬步以至千里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养成好习惯、摒弃坏习惯,长大后,我们发现,所谓好坏,因人而异,是主观意愿的反映。从每个个体来说,主观认为一种行为模式或思考模式对自己有益,便是一种好习惯。这本《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出自日本人古川武士之手,作者并不十分著名,但优点在于可操作性强,或者说,这是一本引导读者如何养成一项新习惯的实用手册。

全书结构简单逻辑清晰,分为四个部分,概括起来分别是:(1)为什么不能坚持?(2)如何养成行为习惯?(3)对行为习惯养成中“持续开关”的详细描述;(4)具体的操作案例。从理论到举例,完全的教科书逻辑。读完全书,根据要求一步步操作,相信每一个读者都知道该如何去养成习惯。

为什么不能坚持?

每一天,从醒来到睡去,每个人的生活都遵循着自己的一套模式进行,大部分的动作是按部就班式的,吃饭、睡觉、上班、下班……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我们称为生物钟,顺其自然,我们形成了习惯。所谓习惯,是脑中形成的固定模式和执行程序。书中提出了“习惯引力”的概念,“引力”的说法很形象,可以想象火箭脱离地球引力驶进运行轨道所要耗费的能量。习惯引力的作用在于:抵抗新变化、维持现状。我们常说的打破舒适区,指的就是脱离“习惯引力”而到达另一个高度,也就是一种新习惯的养成。

习惯分为三类:(1)行为习惯,即日常的规律行为,如阅读、写作、节约、整理;(2)身体习惯,即与身体节奏相关的习惯,如运动、减肥、增肌、早起;(3)思考习惯,即与思维模式相关的习惯,如逻辑思考、批判性思维、正面思考。

每一类习惯的习得,所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一样。行为习惯需要一个月,身体习惯需要三个月,思考习惯需要六个月。程度层层递进。

以行为习惯为例(全书仅指导了行为习惯的养成),养成一种行为习惯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反抗期(1~7天),不稳定期(8~21天),倦怠期(22~30天)。经过了这三个阶段,一种行为习惯便可养成。大部分的行为习惯都止步于反抗期和不稳定期,所以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详细指导读者该用怎样的策略,顺利度过这三个阶段。最为关键的两点:每天持续行动,一定要坚持到底。

如何养成行为习惯?

前面说过,养成一种行为习惯需要经历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同时,行为习惯的培养,还要遵循三个原则:(1)锁定一项习惯,即每次只培养一种习惯;(2)坚持有效的行动,即设定的行动规则尽量简单;(3)不要太在意结果,即注重形成习惯本身的过程。

三个阶段均有明确的实施对策,每一项对策都按实施效果、实施方法和实施重点三个方面来说明,文理结构统一。

反抗期(1~7天):很想放弃

反抗期是从0到1的过程,核心在启动并坚持下去。

对策一:以婴儿学步开始

婴儿学步,就是小宝宝走路。这是个类比,说的是在行为习惯形成的反抗期,要从小处着手改变。具体来说,就是不需要一步到位。比如想要养成每天阅读一小时的习惯,在反抗期可以先从每天阅读5分钟开始或者甚至在加班很晚回家后翻上几页书也算。

效果:行动压力小,能引发动力。

方法:细分时间,或细分步骤。更准确点说,缩短时间或简化步骤

重点:设定容易执行的门槛,抛开不足感。但一定要每天持续执行。

对策二:简单记录

简单记录,是把每天的执行结果记录下来。记录一方面是为了反馈执行结果,另一方面累积的记录能让执行者产生成就感而形成持续的动力。

效果:能够客观地分析并了解问题,减少行动的不确定性,提高动力。

方法:思考记录的内容(即记什么),思考记录的媒介(即记哪里)

重点:不要过于繁琐,一定要每天记录。之所以称为简单记录,就是不要让记录本身成为一种负担,记录方式简单且随手可见,但一定要坚持。

不稳定期(8~22天):容易受影响

不稳定期的任务是要形成持续行动的机制。

对策一:行为模式化

行为模式化,是把想要培养的习惯化为具体固定的模式,并认真执行。即把习惯嵌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使之成为常规模式的一部分。

效果:培养节奏感,不容易忘记。

方法:决定时间,决定内容,决定地点。就是把当前需要培养的习惯在一个或多个执行维度上固定下来。

重点:尽量找出不被侵犯的圣地(保证在这个维度上执行不易被打扰),考虑一举两得的做法(如能不用为行为专门安排挤出时间则更佳),每天持续行动。

对策二:设定例外规则

我们的计划无论设计的多么周全或“不被侵犯”,但难免总还是可能遇到被打破节奏的情况发生。仍以每天阅读一小时的习惯为例,可能某天会因为晚上喝得烂醉而无法执行。这边需要我们针对这样的例外情况专门设置规则。

效果:有弹性地执行计划,减少压力。

方法:考虑例外状况,考虑应对方法。应对方法尽量采用“反抗期”的婴儿学步的方式来解决,以保证每天的计划执行。

重点:假设可能发生的例外情况,一边尝试一边变更“例外法则”。

对策三:设定持续开关

所谓的持续开关,指的是对计划执行与否的奖惩机制。即用正激励和负激励的手段,来强化好的执行与弱化坏的执行。书中列出了十二个持续开关(包括六个糖果型开关和六个处罚性开关),并单独用一个部分对十二个奖惩机制作了详细的说明。

六个糖果型开关:自我奖励、被他人称赞、以游戏方式执行、树立理想、仪式感、去除实施障碍。

六个处罚型开关:提高机会成本、结交同路人、对大众宣布、设定处罚机制、设定目标、设定强制环境。

效果:能够获得动力,建立能够持续的机制。

方法:十二个持续开关。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持续开关。

重点:了解自己擅长的事,不同的习惯有不同的开关。

倦怠期:(22~30天):感到厌烦

经过14天的模式形成,倦怠期可能会因为模式的一成不变而出现厌倦,并最终放弃。

对策一:添加变化

如果一直持续做同样的事,任何人都会对单调感到厌烦。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能花点心思加点变化的话,便能够有效度过这段时期。比如跑步习惯,可以换个跑步路线;比如减肥习惯,可以变换餐点搭配;等等。

效果:以崭新的心情重新出发,产生动力。

方法:改变内容、环境,使用“持续开关”。

重点:以一举两得的角度思考(在执行计划的同时搭配另一件事同步进行),准备多种选择,不要轻易改变模式或规则。

对策二:计划下一个习惯

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30天,所以在最后的7天里,可以引入下一个30天的习惯计划。放眼现在,展望未来,以新的心情迎接新的行动,以减少原任务的倦怠感。

效果:可以看到现在培养习惯的经过,提高培养习惯的能力。

方法:把目标倒过来计算(重审年度计划清单的执行顺序),拟定计划。

重点:排列优先级,就算已经拟好计划也不要执行。

一份完整的计划清单

习惯内容(具体习惯)、短期目标(习惯养成后的3个月目标)、长期目标(习惯养成后的3年理想)

反抗期的对策(需详细对策内容):(1)以婴儿学步开始;(2)简单记录。

不稳定期的对策(需详细对策内容):(1)行为模式化;(2)设定例外规则;(3)设定持续开关。

倦怠期的对策(需详细对策内容):(1)添加变化;(2)计划下一项习惯。


我们都想向往一个更好的自己,却常常半途而废。一种习惯的养成,确实不易。紧守每一步,提高动力,每天坚持。相信,我们终能一步步接近理想。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集跬步以至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