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榕——思想在时代的海底与天空 | 榫卯Talks 1月8日 广州

周榕——思想在时代的海底与天空 | 榫卯Talks 1月8日 广州_第1张图片

『榫卯Talks』联合创始人

“2017思想者大会”总策划/主持人

中国当代著名城市与建筑思想者/评论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副教授

观看红尘游戏的绝佳视角,不在俯瞰的高空,就在近微的深处,而绝非那些对号入座、远近合宜的看台。思想者的勇气,就是从命运剧场预留的VIP座位毅然离席,进入未知归宿的异度空间,用笨拙而不舒适的姿态,在时代的海底与天空,或者沉潜,或者翱翔。

周榕——思想在时代的海底与天空 | 榫卯Talks 1月8日 广州_第2张图片
周榕


作为空间思想者的周榕,就是这样一位勇敢的“离席者”——他,曾经是一名成就斐然的建筑师,也曾作为市长助理主管过一个地级市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审批。然而在体制内顺风顺水的周榕,最终却选择了一条外人看来逼仄艰难的思想者之路。十多年来,他以如椽之笔,将自己对中国城市和建筑的思考转化成大量影响深远的文字,其所涉领域的跨度之大、思辨的视野之广、批判的锋芒之利,在中国建筑思想界罕有其匹。

通过犀利而富于洞察力的持续性批判文字,周榕为中国建筑界不断注入思想能量,并经由“前置批评”让思想成为一种引导性的建筑生产力。周榕的评论笔锋,不仅触及了冯纪忠、姚仁喜、张永和、崔愷、刘家琨、王澍、黄声远、徐腾、庄惟敏、朱锫、李晓东、刘晓都、王路、孟岩、马清运、王辉、柳亦春、李兴钢、董豫赣、董功、华黎、李虎、郝琳、马岩松等当代中国最具知名度的建筑师个体及其代表作品,而且扩展到对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乃至文明共同体的研究与评论。信奉“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周榕,对自己的思想和文字都苛刻到了极致,但正因如此,他的每篇文章一经发布,必定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周榕——思想在时代的海底与天空 | 榫卯Talks 1月8日 广州_第3张图片

松江方塔园何陋轩(冯纪忠)

周榕曾于2009年03期《时代建筑》发表文章:

《时间的棋局与幸存者的维度——从松江方塔园回望中国建筑三十年》

2001年至今,周榕与建筑大师关肇邺院士一起主讲的研究生“建筑评论”课,早已成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最受学生追捧的经典课程之一。授课之余,他在国内外专业和大众媒体发表了城市与建筑评论文章100余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主题演讲数十场,参加各种论坛和接受媒体采访逾百次。在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y等国际著名电视媒体近年来制作的一系列有关中国当代建筑的电视专题片中受邀出任专业点评,并长期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等电视媒体参与城市建筑相关节目的制作和评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城市与建筑评论家,多次接受美联社、《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BBC等境外媒体的专访,对中国的城市建筑发展进行专业角度的评论。2013年,曾获《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中国创新人物”提名奖,在中国城市批评与建筑评论领域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周榕——思想在时代的海底与天空 | 榫卯Talks 1月8日 广州_第4张图片
阿科桑底


“乌托邦批判”,是周榕十五年来思想发展一以贯之的脉络主线。他深刻认识到现代文明超验的乌托邦本质,以及意识形态乌托邦与乡愁乌托邦在现代乌托邦之上的双重叠加,给中国当代城市和建筑造成的巨大危害。在其名篇《阿科桑底的风铃》中,周榕在总结了乌托邦范式特征的基础上,指出:

“城市与乌托邦从来都是毫不兼容的两个选项……只有乌托邦是可以被规划的,而真正的城市是不可被规划的。……中国的城市化,与其说是“城市化”,不如说是“乌托邦化”,其结果,是中国在得到越来越多乌托邦的同时,正在摧毁越来越多的城市。乌托邦对城市的破坏,不仅仅是城市表象的更变、空间肌理的涤除、多样性城市生活的屏蔽,更为隐蔽而深刻的是,以乌托邦为蓝图的城市更新,在扫荡了传统城市空间结构与物质形态的同时,也彻底摧毁了附着于其上的固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却无力于短期内将其再组织成稳定的新型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可以说,对于中国城市当下所面临的社会溃败与文化涣散,乌托邦发展模式莫辞其咎。”

在不遗余力地批判乌托邦的同时,周榕也在不断探求被乌托邦范式祛魅殆尽的中国城市与建筑的返魅之道。他在博士论文《微规划——微观城市学方法论研究》中,探讨了通过对城市规划进行时空权力制约而保证城市多样性生长的系统方法;而针对在标准化乌托邦设计流程中日益枯燥乏味的建筑生产,周榕则开出了“具足的批判性建筑学”、“在地建筑学”等一系列系统性的思想处方。

周榕——思想在时代的海底与天空 | 榫卯Talks 1月8日 广州_第5张图片

OMA2015年项目Timmerhuis概念模型

周榕曾于2010年8月第149期《设计新潮》发表文章:《OMA 共同体》

对于高速迭代的当下以及难以预知的未来,周榕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与超前的想象,近年来,他的思维触角早已从常规的实存空间领域深入到虚拟空间领域,致力于对正在崛起的硅基文明给人居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新媒体时代建筑知识再组织与新传播规律的研究。对于周榕来说,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学术空间,不仅在理论的高空,更在现实的海底,在多维思想时空之间无缝切换与穿梭,是思想者在此世跋涉所余不多的乐趣和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榕——思想在时代的海底与天空 | 榫卯Talks 1月8日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