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猿猴的把戏:动物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的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其学术领域包括人类发展的比较研究、进化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精神病学以及行为神经科学等。2000年,美国心理协会(APA)授予他杰出科学奖,以表彰他对心理学的早期职业贡献。2001年,他获得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授予的职业发展奖。达里奥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许多电视、广播节目中担任嘉宾。他的研究发现受到许多媒体的报道。他是《马基雅维利式的智力》(Macachiavellian Intelligence)一书的作者,同时担任《灵长类心理学》(Primate Psychology)期刊编辑。
作品简介
在《猿猴的把戏:动物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这本书,你可以随着著名灵长类学家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的指引,从经济学和社会生物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的社会行为。这些“猿猴的把戏”不是横空出世,不是空中楼阁,而是跟我们的动物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舌吻成了浪漫的示爱方式?要知道,这是一种身体侵略行为,还容易传播疾病。为什么老板很长时间才给你回邮件,而你早已经等得花儿都谢了?哪怕在你发了加急邮件时,情况也从未改善。为什么跟陌生人搭乘电梯时,你会觉得不自在?为什么没人推荐,在意大利军队中服役几乎就是死路一条?答案就在这本书里。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等着你来一睹为快。
作品序言
译者的话:写书就像自己生孩子,译书就像收养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我收养的第一个孩子,以后会不会继续收养,要看第一个孩子收养得成功不成功。我自己是有收养意愿的,想多收养几个孩子,这算是人的一点私心吧。
我更想收养进化心理学相关的优秀孩子,这是我更大的私心。《猿猴的把戏》是一本探讨人性和人类行为的书。作者马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以进化生物学和经济学为武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这种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作者的意大利同乡马基雅维利的风格:辛辣、深刻,对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有着敏锐的洞察。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读者可以尝试回答下面的问题:大学教授跟杀人犯有什么不同吗?系主任跟黑手党有什么分别吗?你该如何做,才能击败微软的CEO史蒂夫鲍尔默?两只雄狒狒相互问候的时候,为什么会相互握住彼此的睾丸?布拉德皮特为什么会跟珍妮弗安妮斯相爱之后又分手?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物,说出来不可思议的一些现象,都可以在这本《猿猴的把戏》一书中得到有趣而深刻的揭示。
权威评论
从早到晚,人类所有的社会行为都带着自己物种的印记:我们既是动物,也是灵长类,还是猿类。在这本妙趣横生的书中,世界著名的灵长类学家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带领我们走进人类社会行为的历史博物馆,一睹我们作为的灵长类的行为遗产。这本书非常有趣,充满睿智。
——罗伯特·萨博尔斯基(Robert Sapolsky),知名作家,斯坦福大学神经病学及神经科学教授
旧瓶装新酒,大师出新作。当一只黑猩猩误入其他群体时,为什么他的睾丸可能会被扯掉?僧帽猴最爱戳谁的眼球?一只长尾猴如何接管微软公司?读一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懂了。
——劳拉·贝兹格(Laura Betzig),人类学家,曾任教于美国西北大学、加州大学和密歇根大学
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和译者更关心的是人类的把戏。作为灵长类动物之一的人类,无需把自己凌驾于万物之上,用文化和教化来美化和包装自己原本玩得娴熟的猿猴的把戏。如果人类真的难于直面欺上压下、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那就读一读《猿猴的把戏》。
——张雷(Lei Chang),进化心理学家,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
核心内容
《猿猴的把戏》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动物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猿猴的把戏:动物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315页大约25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7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3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猿猴的把戏:动物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马基雅维利在他的名著《君主论》中曾说“目的总为手段服务”,所以统治者必须同时是伟大的骗子和伪君子。政界如此,生活中恐怕也是一样。本书的作者与马氏同样来自意大利,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猿猴的把戏》中通过对动物和人类的观察和分析,将部分人类的一身“羊皮”扯下来,对“羊皮”之下血淋淋的“狼形”有栩栩如生的描写。人类权力分配、合作竞争,与动物之间的争夺有怎样的关系?你将在这本书里找到问题的答案。
动物学家通过对猿猴的观察,可以指导人类社会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并从中总结出人类普遍的为人处事的方法,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每天我们都要搭乘电梯,这实际上是一个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狭小空间,一旦陌生人进入,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无意识的冒出陌生人加有限空间等于麻烦这种焦虑,就像关在笼子里的猴子,感觉对方对自己有危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避免打斗,他们会怎么做呢?动物学家发现,猴子们会尝试着进行沟通,相互之间开始理毛,理毛是猴子之间用来表示友好的一种方法!对应到电梯里人们的反应,要表示自己没有恶意,可以不与对方发生眼神接触,或者对陌生人保持微笑,开始闲聊,都是类似猴子们用来调节气氛的理毛行为,目的是消除危险,其实避免打斗的行为策略是自然的选择,因为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就动手的同类比起来不动手意味着活得更长,留下后代的机会更多。
无论是猴子还是人类,这种个体反应是为了应对被攻击的风险,笼子里的猴子告诉我们,两个素不相识的个体会友好互助,这是在交换利他行为,前面的例子中,利他行为是为了避免打斗,而在其他情况下的利他行为就存在多种原因了。比如这本书要解释的支配关系和裙带关系下的利他行为就具有特殊性,后面我会详细的进行介绍,从生物学角度来解释人类玩的把戏,有些动物也会玩儿,尤其是灵长类和我最接近,可以这么说,人类的本性是跟一般的灵长类本性的特殊版,作者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灵长类动物的本性?它和人类社会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人类的社会关系中的行为方式有没有普遍模式?这种模式来自哪里?我们通常怎么做才能更好的生活在这个社会里?
这本书的作者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在书中他提到了自己为什么最后选择去美国工作,对于动机的背后和猿猴们的行为有着某种深层的联系,而且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发现人类的很多行为,比如对领导的谄媚,父母对孩子的管教,给亲人朋友找关系,走后门儿,情侣之间的拥抱亲吻,同事之间明争暗斗等等,都能从动物行为中找到某种对应。这本书主要解释了三大内容:
1.为什么人类和猿猴一样都喜欢权力的游戏?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谁更容易获得权力?
2.为什么人类和猿猴一样对自己人偏心喜欢搞裙带主义?如果没有相关的资源人类和猿猴又该怎么办?
3.为什么人类和猿猴一样总是拉帮结派?还用各种方法测试对方和自己关系铁不铁?怎样找到最可靠的合作者?
第一部分,为什么人类和猿猴一样都喜欢权力的游戏?是什么因素决定了谁更容易获得权力?
作者首先提到的是猿猴群体和人类社会的支配结构,还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开始,人在工作中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其实呢这能反映出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一个人写邮件的时候措辞严谨,态度恳切,愿意花时间等待回信,但是另一个人回信往往很简单,过很长时间才回复,甚至不回。从这里可以看出谁处于从属地位,谁处于支配地位,就像黑猩猩之间的理毛行为,地位低的猩猩很愿意为地位高的猩猩提供理毛服务,但反过来并不会得到首领猩猩相应的回报,从地位上看,就是支配者和从属者的支配关系,这种支配结构是自然的选择,两个个体建立支配结构能保证在冲突稍有苗头时,不用通过打斗和长时间谈判就能获得结果。
支配者可以得到好处,从属者承担代价,聪明的支配者会减轻从属者要承担的代价,让他也获得一点好处,或者说好话安慰对方,这就是现实必须接受,支配结构在人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比如孩子和父母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都会存在,作者尤其强调浪漫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支配结构很重要,要想婚姻稳定,那么其中一个配偶必须愿意为这种稳定性付出不成比例代价,家里的大事必须有人拿主意,哪怕一些小事,比如晚上看电视时选什么节目啊,夏天到哪里度假呀,都必须有个人做决定。
另外一个人选择不同关系才会相对稳定,假如以后出来只被这个朋友变成专断报名,重者没有得到足够的好处,没有办法继续宽容和尊重的话,这种关系就会土崩瓦解,作者甚至说呀,没有明确支配结构的两人可以维持一阵子或者一辈子,但关系的本质上不稳定,有些夫妻频繁吵架,从大事到小事,两个人都想自己做主,目的就是在争夺支配权,而离婚的夫妻很多是在听谁的这个问题上没有办法妥协,当然,只凭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不觉得时间变化而变得平衡或者发生逆转
在自然的情境下成为高比例的更容易获得所有东西的优先使用权,所以谁都想成为那个支配者,登上权力的顶端。一个支配者登上权力的顶端,那么这种支配结构是怎么建立的呢?谁成为支配着谁成为从属者?书中提到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两个课题,第一次相见就立刻能判定谁强谁弱,从属关系确定,这种情况,两个课题鉴定后,经过不断冲突数次的打斗才判定强弱,胜负,支配结构建立之后,打到一半就停止了,或者继续打,直到牢固的结构建立起来,其实打不打得过对方,在部分情况下可以通过观察一种叫做资源控制权力的特征来进行判断,比如看看外在条件,谁的身体更结实,块头更大,都是最明显的或者特征
或者能有情人会通过表情情绪语言等方式,向潜在对手发出我很厉害我不好惹的信息,让对方感到害怕,读这种方法有时我并不靠谱,因为有些人会为了牟取更多利益而采取欺骗和误导性信息,比如通过虚张声势来骗对方,当然大自然也很聪明,他会鼓励那些有怀疑精神的人,如果他们能看透虚张声势背后的实质,这种人更可能成为支配着,资源,控制权力,也可通过获得体力或拥有地位权力的方式来实现,在灵长类动物中竞争,最初可能只涉及两个个体,很快他们家庭和盟友就会卷入,个体家庭的规模和权力,也可以认为是他们资源控制权力的一个部分
除此之外的影响个体战斗结果的因素,还有双方的战斗意愿,这种动机差异可能来自于对争夺商品的价值,如果这个东西对其中一个来说更有价值,他就给另一个拥有更强力的战斗医院,大概总结一下,正是因为支配者在生活中会获得很多东西的优先使用权,日子过得更好更安逸,所以无论是猿猴还是人类都希望获得权力成为支配者,支配关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决定谁更成为拥有权力的支配者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资源控制潜力,20冒险岛一元,厨房,经过斗争,赢了的一方成为支配着输了的那一方,成为从属者
除非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发生逆转,厦门看一看第二部分,为什么人类和猿猴一样,会对自己人偏心,喜欢搞裙带主义,如果没有相关的资源,人类和猿猴又该怎么办呢?作者用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抚平历史的亲身经历,他曾经得通过父母找熟人帮助,避免了在军营中受苦,而在意大利高校工作期间,正碰上教授们在招生和评职称的时候,频繁给自己留个熟人走后门的丑闻,最后作者选择前往裙带关系相对不明显的美国发展,当然现在的美国在他看来裙带主义越来越严重了,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裙带主义是普遍现象,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会更加爱陌生人,而不是骗自己的亲戚,不损害他人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的亲戚,这种专门帮助自家人的利他主义有欺骗性。
为的就是帮助和维持自己所在群体中的敌人,所以说到底还是立体的,而且呢存在主义有继承性获得帮助的家庭成员会继续帮助下一代,通过裙带主义为更多后代牟利,不过人类的裙带主义与猕猴的裙带主义虽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在猕猴的生活圈中,母系家族掌权,通过裙带关系是家族规模扩大,形成掌控力和影响力强大的上层社会,但裙带主义在人类当中主要是男人的事儿,而且呢,猕猴裙带主义局限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人类不是这样,我们扩展的生物型家庭的跟进,通过婚姻或者给他人汇的方式,把分清楚的陌生人也包括在内
打忧,动物,只把社会地位巢穴或者是领地传给亲属,人类的不仅传递权力,还有钱财知识和价值观,我们还应该注意,美好的世界,没有契约也没有道德,他们这么做,出于生存的本能,但是人类社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的社会和法律规则。以及无形的道德体系,女儿,造成的不良后果,就是七大福袋和其他许多犯罪行为,和猕猴相比,人类裙带主义最麻烦的地方不在于亲戚,通过这种关系得到什么好处和哪些帮助,而在于他们是怎样获得帮助的,因为这个过程几乎总让受害者遭到欺骗,被不公平对待,甚至失去生命
如果每个人都能按规则行事,将社会建立在每个公正和机会均等的基础之上,裙带主义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实在没有亲戚朋友帮助,无法享受裙带主义的好处,又想出人头地,那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要想成功,不靠裙带主义,就得靠一些手腕了,作者分别讲述了猕猴群体和人类公司里的三种不同,阿利来讲述三种不同的手腕,按理是这样,第一个,你说的投资比例,他是一个低调的外来者,离开了原来的圈子,加入新群体,并逐渐和其他猴子拉近关系,他特别懂得论资排辈制度,认为只要带足够球很幸运或者很有才能,就能成功打入后置的高地位阶层
一直都硬的,人类啊你是好公民及呢,他工作很努力,但是非常低调,在公司避免站队,隐藏自己的看法,而且他总能获得额外工作的机会,期待能通过经常取悦上司从中获得奖励,第二个,你说的是猴子,蓝宝,一个非常虚张声势的全体外来者,没有耐心排队等待,总是忙中的挑战首领,但他几乎都失败,你制度性的人力是激进分子罢了,他作为博士非常自负,不愿意和其他人建立合作关系,不能忍受用地位压制自己的人,他挑战权威,最后的结果是打包走人,第三个,女生猴子马克思,他一开始低调又谨慎,不予受理发生冲突,等首领放松警惕,立刻抓住机会发动挑战,直到胜利
一直都有个人的压力,是策略加上了他和每一位同事都保持场面上的友好关系,尽管与新同事之间没有共同的兴趣,但依然表现得非常热情,他会通过午餐聊天来搜集同事信息,接受各种邀请,展现自己的友好和团队合作性,他不会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最终抓住机会获得高升,通过这三个案例,作者认为,要成为一个成功的政客,无论是对猴子还是对人类来说,都需要跟其他个体结盟或者进行联姻,而这类社会中形成有效的联盟至关重要,只要我们通过搜集情报和正确使用社会经验来实现
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要想成为群体中的支配者,优秀的资源控制潜力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社会技能形成联盟的能力和拥有自信都是资源控制潜力的重要成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权力,在没有裙带关系的。情况下,出人头地,成为支配者
所以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人类和猿猴一样对自己的偏心喜欢搞裙带主义呢?因为这样可以帮助自己的亲戚获得好处,目的是帮助和维持自己在群体中的敌人,人类的裙带主义几乎总在破坏道德社会和法律的规则,如果每个人都能按规则行事,裙带主义就没有用武之地,在没有裙带主义的情况下,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靠结盟或者联姻的手法来达到目的
收到节目,我就来说一说本精品的第三部分,为什么人类和猿猴总是拉帮结派,还用各种方法测试对方和自己关系铁不铁呢?以及怎样找到最可靠的合作者,结盟,就需要找到可靠的盟友,可靠这个词怎么衡量?谁才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呢?通常家庭成员可以做个优秀的朋友,有共同基因的理解,相互了解,不彻底的我们需要考虑的事,没有裙带关系的结盟,也就是找个陌生人来合作,该怎么办?陌生人要合作,衡量标准就是双方的名声,但是名声又来自哪里的?作者提到了间接互惠,这种间接互惠的含义是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还不要求对方给他回报,但他是能得到现金回报的
回报来自第三方,也就是提升名声,获得好口碑,人类为什么会这么做?说到底,人是个喜欢名利和作案中竞争的五种,当人们知道他的身份是公开的,就会更倾向于帮助别人,选择以树立名声或强化名称的方式行动,反正,如果人的身份是隐蔽的,就变得有竞争性,更可能去伤害别人,在个人关系中一个人留守好不好,我们可以观察他在过去交往中的行为表现来进行判定,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好名声可以通过做一些公开的好事,让大家都知道你非常善于合作,非常慷慨这种方法来建立
当然,不要好名声,就像一场带有风险的投资,付出的成本,只有带来更多收益的时候,投资才有意义,比如,名手好了之后,可以帮助自己事业上升,否则人们就不会被树立名声,继续投资,这是为什么会出现著名的工地的悲剧问题,应该获得好名声,并不能激励人们对公共物品投资,所以管理有限的公共资源,比如空气和水都非常困难,但这个问题也不是无法解决,可以通过强制合作奖励主动合作者,帮助人们建立主人翁意识等等,建立规则的方式来实现,就这么相信遵守规则是符合他们利益的,才会继续他们的正面行为
哎呦,为了让人们继续正面行为,宗教和道德也起到了一定效果,由此看来,我们最好还是承认人性中有坏的因素,不过我们能把他们改造好,虽然不排除其实在背地里有些人依然行事规矩,对于主人,但作者还是建议让所有的灯都亮,让其他人知道自己正在被盯着才好,不管怎样,既然决定了找陌生人合作,下面一个常遇到的问题就是,需要多种方式来评估你和合作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进行连续测试,以色列进化生物学家阿姆茨达哈维认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合作不稳定,是时刻在变化的,两个人在变化过程中为了决定到底是继续合作还是一拍两散,就需要进行连续测试,评估两人的联系强度怎么样,同伴的承诺可靠不可靠?
本书作者用一句话就说明了连续测试的本质就是,人们愿意承受来自好朋友的侮辱,但不愿意承受来自陌生人的戏谑,好朋友可以跟你开带有贬低性质的玩笑,你以为非常了解这个人,所以不在意或者选择原谅对方,但是陌生人开同样的玩笑就让你看到很生气,最想知道双方的关系,铁不铁,可以通过对另一个人施加不利影响,看看他的反应就能让你明白你跟他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当然,这个例子简化了生物圈的联系册,是很多动物有时候那生存和繁衍来冒险,比如狒狒有独特的连续测试方式,浮动彼此的睾丸,这是个非常危险的行为,只有那些有勇气的狒狒才敢于把最脆弱的一面展示给对方,用来显示诚意
而且美好,甚至通过出彼此眼球的方式验证对方愿不愿意忍耐痛苦,来证明双方的联系是不是紧密的,在这里不能不提到的另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累赘原理,这是什么意思呢?这还没举得例子,雄孔雀有漂亮的大尾巴,这个他来说减弱了他逃避天敌的能力,拖着大尾巴那逃跑都难了,这就是一个累赘,他就是通过漂亮的尾巴,他也在想辞工,却展示了一个可靠的信息,就是他能带着这么美丽的尾巴从天地那里活下来,是有魅力有能力的,雌孔雀也的确更倾向于跟北部最长最重最累赘的雄孔雀交配,最终还没准备,便宜的信号,容易伪装防护的信号,才能够传递各地城市的信息,因为只有优秀的个体才用得起这些信号
再举个人类的例子,老板说你是有价值的员工,是不是表扬你这是便宜的型号,而不愿意给你高薪,这才是相对昂贵的新号,那么根据累赘原理,更体会,通过展示对他们不利的特征来表明自己的素质,因为代价太大,反而能看出来这个人是不是真心实意的,张河北认为要表达爱和感情通常是会给对方带来压力的,有些行为甚至带有攻击性,而对方能不能接受和容忍这些行为,才能够表明他和你的关系有多好,他愿不愿意为这段感情投资,他接吻拥抱和爱抚,这些行为都侵入了个人空间,损害了行动。自由,只有那些,非常相爱的才能接受这种有代价的行为,在关系刚开始或者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的时候,通过这些有代价的有压力性的爱情信号进行连续测试,非常频繁,因为这是最需要收集信号的时候,一旦测试行为减少,要么意味着两个人不在彼此吸引,要么是关系已经足够牢固,不需要进行连续测试
所以,当我们在和别人合作的时候,如果总是进行连续测试,要不是刚建立合作关系,要么就是你们的关系很可能出现的问题,没准你选错了搭档,合作关系的成功可能不是依赖于我们伙的伙伴如何形式,而是依赖于我们选择了谁作为自己的同伴,这个人是不是正确的人,我怎么找到正确的人呢?作者说选择同伴是双向的,你可以通过自身的好条件把其他竞争者比下去,或者反复比较周围愿意与你合作的人有什么好的条件,在选择跟不跟他合作,在什么市场上因东西值钱不值钱,要看这个东西是不是非常抢手,新手东西往往比烂大街的东西更贵,等,条件好的合作者特别欣赏,是想和他合作,就变得很困难,因为竞争更激烈了,人们并不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能得到什么东西也取决于自己的价值。自己所在特定市场的供求关系
选同伴的时候,别人也在对你进行挑选,刚够提可以自己选择同伴,而不是跟另一个人随即配对时,他会变得更信赖别人,也更值得信赖,有合作倾向的个体会互相选择排除背叛者,但是正是因为有激烈的竞争性,那些背叛者也唯恐自己条件差会被抛弃,所以会装作有合作性,才能在市场上吸引其他人和自己合作,九大家都想进的圈子
所以不管是有权利的个体还是机构,都欣赏群体成员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也就是为了群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的行为倾向,表现得像一个优秀的团队成员,总结一下,猿猴和人类一样拉帮结派,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合作者进行结盟,人类喜欢挑选名声好的合作者,本人,性决定了人安弟弟喜欢干坏事,所以有必要公开人的行为,让他们备好民生投资,我的测试和作者的忠诚度,合作双方会进行连续测试,连续测试,并不一定完全能测出结盟对象的中心,人们可以通过相互选择合适的结盟者这种方式,找到最铁的合作者,组成最佳团队。
金句摘录
1. 没有明确支配结构的两人可以维持一阵子或者一辈子,但关系在本质上不稳定。
2. 大自然很聪明,它会鼓励那些有怀疑精神的人,如果他们能看透“虚张声势”背后的实质,这种人更可能成为支配者。
3. 裙带主义几乎总在破坏道德、社会和法律的规则,如果每个人都能按规则行事,“裙带主义”就没有用武之地。
4. 我们最好还是承认,人性中有坏的因素,不过我们能把它们改造好。
5. 当个体可以自己选择同伴,而不是跟另一个人随机配对时,他会变得更信赖别人,也更值得信赖。
解读总结
一本视角独特,充满想象力和说服力的科普读物。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是生物进化进程的产物,用进化理论解释人类日常的社会行为最合适不过。原来很多人类的社会行为并非出于理性,灵长类行为本性才是答案。为什么某些宗教精神领袖,在鼓励追随者过一种精神生活时,却表现出自己对现实物质利益的狂热?布莱德皮特和珍妮弗安妮斯顿的婚姻因何走向末路?学霸和黑手党裙带主义为何相似?作者很擅长列举鲜活的社会案例,用进化心理学和社会行为学帮助理解人性;解释关于金钱,权利、竞争、爱情等充满抽象想象力的意识形态。语言幽默调侃又不失科学严谨性,可读性极强。
如果初看本书的题目肯定会感到有些不明所以,但副标题给我们揭示了本书的主题——动物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 人类的本性是一种特定的灵长类本性,所以,要真正理解人类行为就必须研究和理解更一般的灵长类行为,尤其是要理解那些跟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的特征与行为。本书尝试揭示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的现象,即灵长类的过去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相比其他层次的行为,比如智力活动。人性更多地展现于我们的社会交往层面。因为在物种分化和对环境做出生态适应的过程中,行为特征相比形态特征可能更不容易受进化改变的影响。如果缺乏其他灵长类社会行为的知识,尤其是跟我们有密切关系的灵长类社会行为的知识,人们就很难理解人类社会行为的进化基础。
本书以跟我们生活在类似社会群体中、具有亲缘关系的灵长类为例,进行了进化生物学和比较心理学的论证,探讨了人性和人类的社会行为。 毕竟这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著作,所以又不免有些忐忑怕听不懂也整不明白。其实现在看来我是自己吓唬自己,因为这本书没有那么多枯燥的学术名词,也没用抽象空洞地进行理论阐释,而是采用了案例分析加论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理论。很多案例来自于生活,甚至就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感觉通俗易懂,非常亲切。 通过本书不但知道了人类绝不是这个星球上最复杂的生命形式,基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制造了不少有机体,还知道了它们在许多方面的复杂性都远远超过了人类自身。彻底颠覆了此前的认知,理解到人际关系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自始至终,它都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情感和健康。
托达尔文的福,受过中学生物教育的人,都知晓「人是动物」这个「讯息」。注意,我的措辞是「讯息」而非「知识」。讯息是指,我知道了、理解了「人是动物」这句话;而知识,却更进一步,表示「我知道人是怎样的动物」。这要求我们既了解人,又对动物有所研究,而且还能联系两者。《猿猴的把戏》这本书,就是上述「知识」的绝佳示范;其内有大量将人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生理、心理及其行为之间的比对,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与深入浅出的笔调,为我们揭晓了它们之间不易察觉的联系。更甚的是,有时候这个联系的「跨度」达到要用「风牛马牛不相及」来形容;然而,只要你认真阅读了作者的剖析与阐述,你会发现不无道理,煞是有趣。书中写道,当两只猴子在一个逼仄的空间狭路相逢的时候,你猜,它们会做什么?当两个人在电梯里陌路遭遇的时候,又会做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事实证明,当两只猕猴被关在一个小笼子里时,它们会想尽办法避免发生打斗。短期内,它们或小心翼翼地移动,或装作对对方无动于衷,还会抑制任何可能引发攻击的行为。但是时间一长,静坐或装作漠不关心都已不能继续控制局面了。于是,龇牙展示和理毛出现了。人呢,从理论上说你可以跟猕猴做同样的事情:微笑和闲聊,但事实比这个更复杂。
一直以来,我对于如何用动物学科的观点解释社会学现象的模式非常尊崇,有意思的是作者对某种行为的解读时脑补出来的动物画面,再细细品味二者之间的联系。犹如东北大菜一一大骨头炖酸菜一般,第一遍啃骨头是努力地把骨架上的肉啃掉——如同我们对书本中知识的初步消化;第二遍啃骨头剃骨缝如同我们第二遍读书时发现“新大陆”的过程,而我的脑补基本都从这个阶段开始诞生;第三遍面对的基本只剩下骨头了,你就要使劲吮吸骨髓,甚至要把骨头渣的味道都要榨出来——这就是我认为一本好书需要我们多次研读的原因(如果时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骨有肉是读书,吮吸砸吧味道才是品书,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大约是这个道理吧!小编深为《猿猴的把戏:动物学家眼中的人类关系》作者在文字上串珠子的能力所叹服,使用一个观点可以像树枝一样延伸开来,不断向上发展,不断伸出旁支,还有丰富的社会学实例加以佐证丰富,有骨有肉有内容,更有神一样的想象力。
猿猴的把戏其实是人的把戏,猿猴的关系也就是人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猿猴的把戏》是一本非常高级的书。读起来的感觉却行云流水,毫无阻滞。作者达里奥·马埃斯特里皮埃里的研究和表述一样都非常强悍得不要不要的了。整本书的主体在作者的笔下随意转换,聊猴子的时候,你感觉说的是人,说人的时候,又让人情不自禁想到猴子。“如何交朋友;如何跟其他人在互惠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以及如何识别和惩罚欺骗者;如何建立有效的政治联盟,从而使得自己能击败对手、赢得地位;如何在短期择偶关系中寻找和选择有意愿的配偶;如何与某个异性建立长期择偶关系,以便成功地进行繁衍和养育后代”这些社会学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与每个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极其生动有趣的例证中,一一展露真容。
《猿猴的把戏》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什么是灵长类动物的本性,这种本性和人类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人类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方式的普遍模式,以及这种模式来自哪里;还有,我们通常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里生活。通过对猿猴的观察,了解人类社会行为背后的深层意义,从中总结出人类普遍的为人处世的方法。
一、权力的游戏
猿猴群体和人类社会都存在“支配结构”。
支配结构是自然的选择,两个个体建立支配结构,能保证在冲突稍有苗头时,不用通过打斗或长时间谈判,就能获得结果:支配者可以得到好处,从属者承担代价。
在自然的情景下,成为高地位者更容易获得所有东西的“优先使用权”,所以谁都想成为支配者,登上权力的顶端。
而谁成为支配者,谁成为从属者,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两个个体第一次相见,就立刻能判定谁强谁弱,从属关系确定;第二种情况,两个个体见面后,经过不断冲突,数次的打斗才判定强弱胜负。支配结构建立之后,打斗一般就停止了。或者继续打,直到牢固的结构建立起来。
决定谁更能成为拥有“权力的支配者”有两个因素:一是资源控制潜力,二是冒险意愿。而且支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发生逆转。
二、裙带主义
从生物学角度看,裙带主义是普遍现象,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会更偏爱“陌生人”,而不是偏爱自己的亲戚。用损害他人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的亲戚,这种专门帮助自家人的“利他主义”有欺骗性,为的是帮助和维持自己所在群体中的 DNA,所以说到底还是利己的。而且“裙带主义”有继承性,获得帮助的家庭成员会继续帮助下一代,通过“裙带主义”为更多后代谋利。
猕猴的裙带主义主要在母系家族中传递,且局限于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它们只把社会地位、巢穴或领地传给亲属。但裙带主义在人类当中主要是男人的事,而且人类扩展了生物性家庭的边界,通过婚姻或者给他人恩惠的方式,把非亲属的陌生人也包括在裙带主义之内。人类不仅传递权力,还有钱财、知识和价值观。
猕猴的世界没有契约,也没有道德,他们的裙带主义出于生存的本能,但人类的裙带主义总在破坏道德、社会和法律的规则,如果每个人都能按规则行事,将社会建立在美德、公正和机会均等的基础之上,裙带主义就没有用武之地。
在没有裙带关系的情况下,无论是人类还是猿猴,要想出人头地,就需要跟其他个体结盟或者进行联姻。形成有效的联盟至关重要,这要通过搜集情报和正确使用社会经验来实现。
三、拉帮结派
结盟,需要找到可靠的盟友。与陌生人合作,衡量标准是双方的名声。好名声来自间接互惠: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还不要求对方给他回报,但是他能得到间接回报,这个回报来自第三方,也就是提升名声、获得好口碑。
在个人关系中,一个人名声好不好,我们可以观察他在过去交往中的行为表现来进行判定。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好名声,可以通过做一些公开的好事,让大家都知道你非常善于合作、非常慷慨这种方法来建立。
没有血缘关系的合作不稳定,时刻在变化,两个人在变化过程中为了决定到底是继续合作还是一拍两散,就需要进行“联系测试”来评估两人的联系强度怎么样,同伴的承诺可靠不可靠。
想知道双方的关系“铁不铁”,可以通过对另一个人施加不利影响,看看他的反应,就能让你明白,你跟他的关系到底怎么样。“累赘原理”认为,便宜的信号容易伪装,昂贵的信号才能够传递个体诚实的信息,个体会通过展示对他们不利的特征来表明自己的素质。因为代价太大,反而能看出来这个人是不是真心实意的。
一旦合作关系十分牢固,联系测试的频率就会降低。如果联系测试太过频繁,要么是合作的两人处于关系确定的初期,要么是关系出现了问题,选错了搭档。
选择搭档是一个双向过程,可以通过自身的好条件,把其他竞争者比下去。或者,反复比较周围愿意与你合作的人有什么好的条件,再选择跟不跟他合作。能得到什么东西,取决于自己的价值,以及自己所在的特定市场的供求关系。选同伴的时候,别人也在对你进行挑选。
不管是有权力的个体还是机构,都欣赏群体成员表现出亲社会行为,也就是为了群体的利益牺牲自己的行为倾向,表现得像一个优秀的“团队成员”。
作品精选
电梯里的困境:当走入一个拥挤不堪的电梯时,你可能没有太多行动的选项。通常情况下,你会转身180 度,面朝电梯门站立,背对着其他人。每个人都静静地站着,眼睛望着天花板。相比之下,进入只有一个陌生人的电梯里是一件更棘手的事。你应该承认另一个人的存在吗?假装冷漠是危险的——私下里你可以采取这种做法。你应该微笑说一些愉快的事吗?要是这种友好的提案被人误解或不受欢迎怎么办?你应该趾高气扬盯着那个陌生人,以便让他明白谁能够在一场潜在的冲突中获胜吗?要是那个家伙非常生气,变成了怒气冲冲的绿巨人(Incredible Hulk)怎么办?对于住在高楼大厦较低楼层的人们来说,这是他们每个月上班路上必然会遭遇的困境。他们走进电梯里,很可能会发现里面已经有人了。前一段时间,我碰巧住在芝加哥市一座公寓楼的二十层,在那里我不仅可以俯瞰密歇根湖的美景,还拥有绝佳的机会观察人们,看他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相遇时会怎么做。每天早晨,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至少会在我的楼层那里停一下,搭上一个等在那里的客人。那个公寓拥有两千多个房间,因此每天早晨我都会遇到自己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人。观察人类的行为是我的职责所在,因此我情不自禁地留心观察这些陌生人如何行动,并把观察结果放入我的心理档案中。
下面描述的就是一次典型的人际互动。电梯停在了十五层,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进了电梯里,他胡子拉碴,穿着汗衫。这个陌生人以极快的速度扫了我一眼,然后开始看着电梯的按钮面板。我已经按了下到一层的按钮,而且它是唯一一个亮着的按钮。大概两三秒钟过去了——这个时间足够长,从而容许他做出某个决定——那个陌生人继续按了一下下到一层的按钮,后退了一步,站在一个角落里继续盯着布满按钮的面板。不言而喻,对我来说,这个陌生人的行为事出有因,不是因为他没有注意到按钮已经亮着,而他那样做也不是出于习惯。很明显,他看到了按钮面板,还停顿了一下,然后再次故意按了一下下到底层的按钮。问题来了:他为什么这么做呢?
下面是我对这一场景的思考。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陌生人和我都意识到了彼此的存在。通过再次按下按钮,这个陌生人拒绝承认我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个体——这样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目标(到达底层),也会采取行动以便实现目标(按了按钮)。认识到其他人拥有目标和欲望,而且他们的行为是受这些目标的指引,这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能力。我们通常拥有这种能力,而其他动物,包括猴子和类人猿,都没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作为某种心理套件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人类身上;这种心理套件还包括对我们的人类同伴产生共情(emphasize)的能力,即理解他们的情感,感受他们的疼痛。把目标和感受赋予他人,这意味着我们认识到对方是作为人类而存在的——而这是人格的标志,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这样说。此外,我们也把同样的特性赋予自己喜爱的宠物。通过再次按下按钮,这个陌生人没有承认我作为他同道中人的地位,也不承认我参与了目标导向的活动。他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不把我当人看。从他的立场来说,这样会让我变得更安全,也更容易对付。
还有一个早晨,我乘坐另一部电梯要下到底层,有一个陌生人加入进来。这次对方是一个穿着西装、头发花白的男子,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这个男人发现底层的按钮已经按下了,就没有再碰它。他安静地站在我的对面,目光沿着壁板的边缘上上下下地移动。这个陌生人没有再次按下按钮,意味着他的内心里已经承认了我的存在,承认了我所做的事情。我们不仅分享了电梯里的空间,也分享了各自的目标。我们一起下到了底层。目标分享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亲子关系、友谊或爱情都建立在一个共识上面,那就是两个人拥有同样的目标,愿意共同参与、一起行动去实现这个目标。这个西装男人的行为不是友谊或爱的举动,而是表达友好信号的一个重要步骤。
这个西装男人行为的其他方面则暗示着,就跟其他人一样,他留意着当时的情况。盯着空间中的某个想象的点是一种不自然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还可能让别人紧张。在电梯里横向凝视的动作是危险的,因为这不可避免地要引起目光接触,除非它们发生在腰际线以下的区域——这种情况里存在由其他原因导致的危险。像那位提着公文包的男人所做的沿着墙角纵向凝视的动作,其实是相对安全的,因为在这样的视野中出现人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那个陌生人那天感到格外紧张,他就可能会对我微笑。然而,在一段漫长的电梯旅途上,漠不关心或者尴尬的微笑并不足以保证和平:两个人必须开始相互理毛。换句话说,他们必须交谈。
作品后记
2010年9月18日上午9点钟,周六,我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电子邮件,此人名叫米切尔·海斯曼。这封邮件来自于Hotmall邮箱,在发给我芝加哥大学邮箱的同时,也发给了好几百个其他的电子邮件地址。这些邮件中很多都以edu为后缀,表明邮件地址是美国大学;其他的邮件地址好像是属于报社记者或政府机关。邮件主题一栏中写着“自杀笔记”,副件中是一个很大的PDF文档。在我收到这封邮件大概一小时之后,一个年龄35岁、名叫米切尔·海斯曼的男人在通往哈佛大学纪念教堂的路上开枪自杀,而此时教堂里正在进行赎罪日活动。
……
人类从灵长类祖先那里进化而来,他们的行为跟现存的猴子和类人猿拥有许多相似性。这样的观点本身并无所谓好坏。试图教育公众、告诉他们人类的进化史以及跟其他灵长类具有亲密的遗传关系的科学家,也可以传递积极信息,因为他们可以坚持认为这些灵长类本性善良。相反,如果跟我们相似的灵长类亲戚被描述为是自私的、狡猾的、具有杀戮性的一种动物,人仇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坏消息。显然,灵长类动物既不好也不坏,既不是本性善良也不是天生魔鬼。因此,认识和理解我们在进化上跟其他灵长类具有亲缘关系,并不带有任何建立人性内在善良或内在邪恶的意味。这不是题中应有之意。《猿猴的把戏》提供给我们的知识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人性的存在,解释这种存在是什么,以及了解人性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才是我们真正追问的问题。
作品目录
导论
第一章:电梯里的困境
第二章:对统治的痴迷
第三章:我们都是黑手党
第四章:出人头地
第五章:明里合作,暗中斗争
第六章:爱情经济学和爱情进化生物学
第七章:联系检测
第八章:在生物学市场中为伴侣购物
第九章:人类社会行为的进化
后记
备注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