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实战45讲--- 7-15

07 | 行锁功过:怎么减少行锁对性能的影响?
行锁


Mysql行锁由引擎层实现

两阶段锁


行锁需要事务结束时才释放,这就是两阶段锁。
所以需要合理安排事务中sql执行顺序,尽量把容易冲突的更新语句放在后面。

死锁和死锁检测


   1. 设置超时时间,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2. 死锁检测,发现死锁主动回滚某个事务,innodb_deadlock_detect 默认on。假设1000个同时更新一行,则死锁检测操作就是100 万这个量级的。即使没有死锁,检测也会消耗大量的 CPU 资源。


解决方案:

  1. 业务不会出现死锁,可以临时关闭。
  2. 在客户端控制并发。
  3. 修改MySQL 源码,并发进入引擎之前排队。
  4. 将一行数据改为多行,如将一个余额账户分为多个,但在数据减少操作时需考虑小于0的情况。

 


08 | 事务到底是隔离的还是不隔离的?


快照”在 MVCC 里是怎么工作的?


InnoDB 里面每个事务有一个唯一的事务 ID,叫作 transaction id。它是在事务开始的时候向InnoDB 的事务系统申请的,是按申请顺序严格递增的。
而每行数据也都是有多个版本的。每次事务更新数据的时候,都会生成一个新的数据版本,并且把 transaction id赋值给这个数据版本的事务 ID,记为 row trx_id。
也就是说,数据表中的一行记录,其实可能有多个版本 (row),每个版本有自己的 row trx_id。

mysql实战45讲--- 7-15_第1张图片

上图中的三个虚线箭头就是undo log。
某个事务建立快照,只需根据transaction id。只认事务启动时小于数据版本的数据,除自己更新的数据。

快照实现


InnoDB在每个事务启动瞬间,构造了数组保存了当前启动但未提交的事务ID。
数组ID最小值为低水位,当前系统最大事务ID+1为高水位。
数组和高水位,组成了当前事务的一致性事务(read-view)。

mysql实战45讲--- 7-15_第2张图片

黄色部分需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因为有可能大于低水位的某个事务已经提交:

     1. 若 row trx_id 在数组中,表示这个版本是由还没提交的事务生成的,不可见;
     2. 若 row trx_id 不在数组中,表示这个版本是已经提交了的事务生成的,可见。
select read-view创建在03 | 事务隔离中提过了,就不写了。

更新数据都是先读后写的,而这个读,只能读当前的值,称为“当前读”(current read)。
如果当前的记录的行锁被其他事务占用的话,就需要进入锁等待。

不同隔离级别:

   1. 对于可重复读,查询只承认在事务启动前就已经提交完成的数据
   2. 对于读提交,查询只承认在语句启动前就已经提交完成的数据
   3. 而当前读,总是读取已经提交完成的最新版本。

 


09 | 普通索引和唯一索引,应该怎么选择?


查询过程
操作成本相差无几。

更新过程
change buffer概念
change buffer是持久化数据,在内存中有拷贝,也会写到磁盘上。
当更新数据页时,如数据页在内存中直接更新。如果不在,在不影响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innodb会将更新操作先缓存到change buffer中,当下次查询该数据页时,执行change buffer中与该页相关的操作。该操作称为merge,除了该情况,系统后台线程也会定期merge,数据库正常关闭也会merge。
change buffer可以减少读磁盘,而且数据读入内存会占用buffer pool。

什么条件下可以使用 change buffer 呢?
对于唯一索引,更新操作都需要判断操作是否违反唯一约束,所以需要将数据都读入到内存,所以会直接更新内存。
所以只有普通索引会使用change buffer。
change buffer使用buffer pool里的内存,参数innodb_change_buffer_max_size设置为50时,表示 change buffer 的大小最多只能占用 buffer pool 的 50%。

当更新记录的目标页不在内存中时,InnoDB 的处理流程如下:

   1. 对于唯一索引来说,需要将数据页读入内存,判断到没有冲突,插入这个值,语句执行结束;
   2. 对于普通索引来说,则是将更新记录在change buffer,语句执行就结束了。
      所以这种情况,唯一索引会导致磁盘大量随机IO的访问(机械硬盘瓶颈)。
      但这种情况不是绝对的,写多读少的场景change buffer记录的变更多,收益越大。常见业务模型账单类、日志类的系统。对 .     于写完马上读取的情况,会立即触发merge,反而增加了维护change buffer的成本。
      所以尽量选择普通索引。
change buffer 和 redo log
插入语句:

1 .  insert into t(id,k) values(id1,k1),(id2,k2);
假设当前 k 索引树的状态,查找到位置后,k1 所在的数据页在内存(InnoDB buffer pool) 中,k2 所在的数据页不在内存中。下图所示是带 change buffer 的更新状态图。

mysql实战45讲--- 7-15_第3张图片

操作顺序:

   1. Page 1 在内存中,直接更新内存
   2. Page 2 没有在内存中,就在内存的change buffer 区域,记录下“我要往 Page 2 插入一行”这个信息
   3. 将上述两个动作记入 redo log 中(图中 3 和 4)
图中的两个虚线箭头,是后台操作,不影响更新的响应时间。
执行查询操作:

1.  select * from t where k in (k1, k2);
假设内存中的数据都还在,此时的这两个读操作就与系统表空间(ibdata1)和 redo log(ib_log_fileX)无关。

mysql实战45讲--- 7-15_第4张图片
   1. 读 Page 1 的时候,直接从内存返回。不需要等内存中的数据更新后返回。
   2. 要读 Page 2 的时候,需要把 Page 2 从磁盘读入内存中,然后应用 change buffer 里面的操作日志(可能有多个),依次             merge一个正确的版本。然后写redo log,redo log中包含数据变更和change buffer 变更。此时内存中数据页为脏页,刷脏是 .      后台线程的流程。如果某个数据页刷脏完成,当redo log中对应的该条刷盘时会识别出来并且跳过。
redo log 主要节省的是随机写磁盘的 IO 消耗(转成顺序写),而 change buffer 主要节省的则是随机读磁盘的 IO 消耗。

最后到底怎么选索引:


   1. 业务正确性优先,业务可以保证不重复,普通索引提升效率。业务不能保证重复,就需要唯一索引保证。
   2. 历史数据归档库没有唯一索引冲突,可以选择普通索引。

 


10 | MySQL为什么有时候会选错索引?


平常不断地删除历史数据和新增数据的场景,mysql有可能会选错索引。

优化器的逻辑


优化器选择索引的目的就是选择一个扫描行数最少的方案。行数越少,磁盘读取越少。
扫描行数不是唯一标准,优化器还会结合是否使用临时表,是否排序等因素。

扫描行数怎么判断?
真正执行语句之前,mysql不知道具体有多少条,只能根据统计信息估算。
这个统计信息就是索引的“区分度”。索引上不同值越多,区分度越好。而一个索引上不同值的个数称为“基数”。
使用show index可以查看。下图中,每行三个字段值都是一样的,但在统计信息中,基数值都不准确。

å¨è¿éæå¥å¾çæè¿°

mysql怎么得到索引的基数?


mysql采用采样统计,InnoDB 默认会选择 N 个数据页,统计这些页面上的不同值,得到一个平均值,然后乘以这个索引的页面数,就得到了这个索引的基数。当变更的数据行数超过 1/M 的时候,会自动触发重新做一次索引统计。
参数 innodb_stats_persistent有两种不同的模式

    设置为 on 的时候,表示统计信息会持久化存储。默认 N 是 20,M 是 10。
    设置为 off 的时候,表示统计信息只存储在内存中。默认 N 是 8,M 是 16。
如果统计信息不对,可以使用analyze table t 命令重新统计。

索引选择异常和处理


   1. force index 强行选择一个索引
   2. 修改语句,引导 MySQL 使用我们期望的索引
   3. 新建索引,或者删除误用的索引
这章老师举了几个例子,就不写了。sql太慢就用explain看看,有可能就是索引选错了。

 

 

11 | 怎么给字符串字段加索引?


mysql支持前缀索引,可以以字符串一部分作为索引。默认包含整个字符串。

1.  alter table t index idx(a(6));

使用前缀索引虽然可以减少存储空间,但有可能会增加回表次数。
建前缀索引前可以使用下面的sql统计一下重复数:

1.   select count(distinct left(a,字符长度));
并且前缀索引会影响覆盖索引。
其他方式

   1. 倒序存储
     由于身份证前面的地区码都是相同的,所以存储身份证时,可以将它倒过来存。身份证后6位作为前缀索引有一定的区分度。
      1.  select field_list from t where id_card = reverse('input_id_card_string');
   2. 使用hash字段
      可以在表上再创建一个整数字段,来保存身份证的校验码,同时在这个字段上创建索引。
      插入新数据,使用crc32()得到该字段填入。
      查询语句如下:
       1.   select field_list from t where id_card_crc=crc32('input_id_card_string') and id_card='input_id_card_string';

另外,如果前缀后缀都重复,可以考虑去掉前缀后缀,只存中间一部分数据。

 

 

12 | 为什么我的MySQL会“抖”一下?


脏页的概念就不记了。
MySQL 偶尔慢一下的那个瞬间,可能在刷脏页(flush)。
什么时候会触发刷脏?

   1. innodb的redo log写满了,这时候系统会停止所有更新。把checkpoint 往前推进。

   2. buffer pool内存不足,此时需要淘汰一些数据页,有可能会淘汰脏页,就要先把脏页刷到磁盘。

         刷脏页一定会写盘,就保证了每个数据页有两种状态:
           a. 内存里的一定是正确数据。
           b. 内存里没有,磁盘上的一定是正确数据。

   3. mysql认为系统空闲时,会刷盘。当然系统繁忙时,也会见缝插针刷盘。

   4. mysql正常关闭。

 

InnoDB 刷脏页的控制策略


告诉 InnoDB 所在主机的 IO 能力,正确地设置innodb_io_capacity 参数,使用fio工具统计:

  1.  fio -filename=$filename -direct=1 -iodepth 1 -thread -rw=randrw -ioengine=psync -bs=16k -size=500M -numjobs=10 -runtime=10 -group_reporting -name=mytest 

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是脏页比例上限,默认值是 75%。
平时要多关注脏页比例,不要让它经常接近 75%。
脏页比例是通过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dirty/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total 得到:

   1. select VARIABLE_VALUE into @a from global_status where VARIABLE_NAME =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dirty';
   2. select VARIABLE_VALUE into @b from global_status where VARIABLE_NAME = 'Innodb_buffer_pool_pages_total';
   3. select @a/@b;
另外还有一个策略,当刷脏页时,该页边上也是脏页,也会把边上的脏页一起刷掉。而且该逻辑会一直蔓延。
innodb_flush_neighbors 参数就是来控制该行为的,值为1会有上述机制,0则不会。
机械硬盘可能会有不错的效果,但ssd建议设置为0。
并且mysql 8.0 innodb_flush_neighbors 默认为0。

 

 

13 | 为什么表数据删掉一半,表文件大小不变?


mysql8.0 之前,表结构以.frm为后缀的文件里。而8.0版本允许表结构定义放在系统数据表中,因为该部分占用空间很小。
参数 innodb_file_per_table
表数据既可以存在共享表空间里,也可以是单独的文件。

     OFF,表示表的数据放在系统共享表空间,也就是跟数据字典放在一起。drop table及时表删掉了,空间也不会回收。
     ON(5.6.6版本后默认值),表示每个innodb表数据存储在以.ibd为后缀的文件中。drop table系统会直接删除这个文件。
以下内容基于innodb_file_per_table on展开。

mysql实战45讲--- 7-15_第5张图片

假设要删除R4,innodb只会标记R4删除。如果之后插入一个ID在300和600之间的记录时,可能会复用该位置。如果删掉整页,整个数据页可以被复用。所以磁盘文件大小不会缩小。
但记录复用,只能插入符合范围的数据。不能插入300~600范围外的数据。
页的复用,可以插入任何新数据。如pageA数据删除后,可以插入ID=50的数据。
如果相邻数据页利用率都很小,系统会把两个页的数据合到其中一个页上,另一个标记为可复用。
如果使用delete命令,那么所有数据页标记为可复用。

插入数据也会产生空洞,如果按索引递增插入,那么索引是紧凑的。如果数据插入随机,可能造成索引数据页分裂。
当某页满时,再插入数据,就会申请一个新页,将旧页的部分数据保存到新页中。所以旧页中可能有空洞。
更新索引,可能理解为删除旧值,插入新值。也会造成空洞。

重建表


重建表,可以新建一个表,将旧表中的数据一行一行读出来插入到新表中。然后以新表替换旧表。
可以使用 alter table A engine=InnoDB 命令来重建表。在mysql 5.5版本前,该命令流程与上述流程类似。
在此过程中,不能更新旧表数据。

MySQL 5.6 版本开始引入的 Online DDL,对该操作流程做了优化。

   1. 建立一个临时文件,扫描表 A 主键的所有数据页;
   2. 用数据页中表 A 的记录生成 B+ 树,存储到临时文件中;
   3. 生成临时文件的过程中,将所有对 A 的操作记录在一个日志文件(row log)中,对应的是图中 state2 的状态;
   4. 临时文件生成后,将日志文件中的操作应用到临时文件,得到一个逻辑数据上与表 A 相同的数据文件,对应的就是图中state3 的状态;
   5. 用临时文件替换表 A 的数据文件。

mysql实战45讲--- 7-15_第6张图片

重建方法都会扫描原表数据和构建临时文件。对于很大的表来说,这个操作是很消耗 IO 和 CPU 资源的。
如果是线上服务,要控制操作时间。如果想要比较安全的操作,推荐使用github开源的gh-ost。

optimize table、analyze table和 alter table 这三种方式重建表的区别。

    1. 从 MySQL 5.6 版本开始,alter table t engine = InnoDB(也就是 recreate)默认是上图的流程;
    2. analyze table t 其实不是重建表,只是对表的索引信息做重新统计,没有修改数据,这个过程中加了 MDL 读锁;
    3. optimize table t 等于 recreate+analyze。

 


14 | count(*)这么慢,我该怎么办?


count(*) 的实现方式


    1 . MyISAM 引擎保存总行数,所以count很快。但如果加了where不能很快返回。
    2. Innodb需要一行一行读出来累积计数。
innodb由于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的原因,多个事务count的行数不同,所以不能保存总行数。
但count(*)做了优化,引擎会选择最小的普通索引树,来计数。而不是直接统计聚集索引树。

show table status 命令输出TABLE_ROWS 显示这个表当前有多少行,但它也是采样估算来的。官方文档说误差可能达到 40% 到 50%。

用缓存系统保存计数


两个问题:

   1. 缓存会丢失
   2. 缓存不准确,因为缓存计数和插入数据不是原子操作,有可能在中间过程,其他事务读取了数据。


在数据库保存计数


使用一张表保存计数,由于事务可以解决使用缓存问题。

不同的 count 用法


下面的讨论还是基于 InnoDB 引擎的

      1. count(主键 id) ,InnoDB 引擎会遍历整张表,把每一行的 id 值都取出来,返回给 server 层。server 层拿到 id 后,判断是不可能为空的,就按行累加。
      2. count(1),InnoDB 引擎遍历整张表,但不取值。server 层对于返回的每一行,放一个数字“1”进去,判断是不可能为空的,按行累加。
      3. count(字段)
           a. 如果这个“字段”是定义为 not null 的话,一行行地从记录里面读出这个字段,判断不能为 null,按行累加;
           b. 如果这个“字段”定义允许为 null,那么执行的时候,判断到有可能是 null,还要把值取出来再判断一下,不是 null 才累 .                 加。
      4. count(*),并不会把全部字段取出来,而是专门做了优化,不取值。count(*) 肯定不是 null,按行累加。
           按照效率排序的话,count(字段)

 

15 | 答疑文章(一):日志和索引相关问题


日志相关问题


第2篇文章《日志系统:一条 SQL 更新语句是如何执行的?》,两阶段提交的不同瞬间MySQL 如果发生异常重启,是怎么保证数据完整性的?
原图

mysql实战45讲--- 7-15_第7张图片

如果redo处理perpare阶段,写binlog之前崩溃(crash),恢复时事务回滚。
如果binlog写完了,redo未commit前崩溃(crash):

     1. 如果redo log事务完整,有了commit标识,直接提交;
     2. 如果redo log里事务只有完整的perpare,则判断对应事务binlog是否完整:
          a. 如果是,则提交事务;
          b. 否则回滚。
追问 1:MySQL 怎么知道 binlog 是完整的?
回答:一个事务的binlog是有完整格式的:

statement 格式的 binlog,最后会有 COMMIT;
row 格式的 binlog,最后会有一个 XID event。
mysql 5.6.2版本以后,引入binlog-checksum验证binlog内容是否正确。

追问 2:redo log 和 binlog 是怎么关联起来的?
回答:它们有个共同的数据字段:XID。
追问 3:处于 prepare 阶段的 redo log 加上完整 binlog,重启就能恢复,MySQL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回答:因为写入binlog后,会被从库使用,为了保证主备一致性。
追问 4: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两阶段提交呢?干脆先 redo log 写完,再写 binlog。崩溃恢复的时候,必须得两个日志都完整才可以。是不是一样的逻辑?
回答:两阶段提交是经典分布式系统问题,并不是mysql独有的。
innodb,如果redo log提交完成,事务就不能回滚(如果还允许回滚,可能覆盖掉别的事务的更新)。但如果redo log直接提交,binlog写失败时,innodb回滚不了 ,数据和binlog日志会不一致。两阶段提交就是为了每个“人”都ok,在一起提交。
追问 5:不引入两个日志,也就没有两阶段提交的必要了。只用 binlog 来支持崩溃恢复,又能支持归档,不就可以了?
回答:不可以,历史原因,innodb不是mysql原生引擎,binlog不支持崩溃恢复,所以innodb实现了redo log。
追问 6:那能不能反过来,只用 redo log,不要 binlog
回答:如果从崩溃恢复角度来讲是可以的。但redo log是循环写,历史日志没法保留,而binlog有归档功能。binlog还有可以实现复制主从同步。
追问 7:redo log 一般设置多大?
回答:redo log太小会导致很快写满,然后就会强行刷redo log。如果几个TB硬盘,直接将redo log设置为4个文件,每个文件1G。
追问 8:正常运行中的实例,数据写入后的最终落盘,是从 redo log 更新过来的还是从 buffer pool 更新过来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是“redo log 里面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redo log没有记录数据页完整数据,所以它没有能力自己去更新磁盘数据页。

      1. 如果再次运行的实例,数据页被修改,跟磁盘数据页不一致,称为脏页。最终数据落盘,就是把内存中的数据页写盘。这过程和redo log毫无关系。
      2. 在崩溃恢复场景,Innodb如果判断一个数据页可能在崩溃恢复时丢失更新,就会将它读到内存,然后让redo log更新内存内容。更新完成内存也变成脏页,就回到第一种情况。
ps:老师说这个问题很好,我之前学习的时候也想不明白刷盘流程,搜索了好久。
追问 9:redo log buffer 是什么?是先修改内存,还是先写 redo log 文件?
回答:在一个事务的更新过程中,日志是要写多次的。比如下面这个事务:

     1. begin;
     2. insert into t1 ...
     3. insert into t2 ...
     4. commit;

这个事务往两个表中插记录过程中,生成的日志都要先保存起来,但不能在未commit的时候写到redo log里。
所以redo log buffer就是一块内存,用来先存redo日志。也就是说,在执行第一个 insert 的时候,数据的内存被修改了,redo log buffer 也写入了日志。
但是,真正写redo log文件(文件名是ib_logfile+数字),是在执行commit时做的。
单独执行一个更新语句,innodb会自己启动一个事务,过程和上述内容一致。

业务设计问题


问题描述:
业务上有这样的需求,A、B 两个用户,如果互相关注,则成为好友。设计上是有两张表,一个是 like 表,一个是 friend 表,like 表有 user_id、liker_id 两个字段,我设置为复合唯一索引即uk_user_id_liker_id。语句执行逻辑是这样的:

mysql实战45讲--- 7-15_第8张图片

以 A 关注 B 为例:
第一步,先查询对方有没有关注自己(B 有没有关注 A)

    1. select * from like where user_id = B and liker_id = A;

如果有,则成为好友

     1.  insert into friend;

没有,则只是单向关注关系

      1. insert into like;

但是如果 A、B 同时关注对方,会出现不会成为好友的情况。因为上面第 1 步,双方都没关注对方。**第 1 步即使使用了排他锁也不行,因为记录不存在,行锁无法生效。**请问这种情况,在 MySQL 锁层面有没有办法处理?
表结构:

CREATE TABLE `like`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user_id` int(11) NOT NULL,
  `liker_id` int(11)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uk_user_id_liker_id` (`user_id`,`liker_id`)
) ENGINE=InnoDB;

CREATE TABLE `friend`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friend_1_id` int(11) NOT NULL,
  `firned_2_id` int(11) NOT NULL,
  UNIQUE KEY `uk_friend` (`friend_1_id`,`firned_2_id`)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由于一开始A和B之间没有关注关系,所以两个事务select都为空。因此分别插入一个单向关注关系,这结果对业务来说就是bug了。
另外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给“like”表增加一个字段,比如叫作 relation_ship,并设为整型,取值 1、2、3。

        值是 1 的时候,表示 user_id 关注 liker_id;
        值是 2 的时候,表示 liker_id 关注 user_id;
        值是 3 的时候,表示互相关注。
当A关注B时逻辑改成如下所示:
应用代码里面,比较 A 和 B 的id大小,如果 A

mysql> begin; /* 启动事务 */
insert into `like`(user_id, liker_id, relation_ship) values(A, B, 1)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relation_ship=relation_ship | 1;
select relation_ship from `like` where user_id=A and liker_id=B;
/* 代码中判断返回的 relation_ship,
  如果是 1,事务结束,执行 commit
  如果是 3,则执行下面这两个语句:
  */
insert ignore into friend(friend_1_id, friend_2_id) values(A,B);
commit;

如果A>B,则执行下面的逻辑:

mysql> begin; /* 启动事务 */
insert into `like`(user_id, liker_id, relation_ship) values(B, A, 2)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relation_ship=relation_ship | 2;
select relation_ship from `like` where user_id=B and liker_id=A;
/* 代码中判断返回的 relation_ship,
  如果是 2,事务结束,执行 commit
  如果是 3,则执行下面这两个语句:
*/
insert ignore into friend(friend_1_id, friend_2_id) values(B,A);
commit;

这个设计,让"like"表里的数据保证user_id < liker_id,这样无论A关注B,B关注A,在操作“like”表时,如果反向关系已存在,就会操作同一行出现行锁冲突。
然后,insert … on duplicate 语句,确保事务强行占住行锁,之后select 判断 relation_ship 这个逻辑时就确保了是在行锁保护下的读操作。
操作符 “|” 按位或,和最后一句 insert 语句里的 ignore,保证重复调用时的幂等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实战45讲--- 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