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露天电影

童年的露天电影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早餐时,儿子让我给他讲讲我童年的一些生活趣事,说实话,一晃几十年,童年的事早已忘掉很多了。在儿子的催促声中,“露天电影”跳了出来。

那时候农村没有电视机,没有录音机,露天电影就是人们心中最为喜爱的休闲娱乐。

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只要是有人知道晚上有地方放电影便会奔走相告,似乎是要过节。

于是,大家都会把晚饭做得比平时要早和快一些。吃过晚饭便会三三两两结伴去赶场子,即使是相距四五里路也不觉得远。

记得有一次,跟着伙伴们一起跑着去邻村看电影,我居然把一只拖鞋跑丢了。

露天电影放映时一般会选在农村的谷场上。早早的,放映人员会拉上白色的幕布。有用两竹杆上拉,也有拉在两棵树之间的。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戏台,放电影,都是在戏台下,幕布就挂在戏台上。

每次放电影,我们小孩子就会担起搬凳子的任务。一放学,我们就会扛上凳子,早早的为他们占一个有利于观看电影的位置,为了防止别人挪动位置,有时晚饭都顾不上吃,死守在那儿。

大部分的男孩子是不用凳子的,也坐不住。如果是满月的晚上,放影前,作为野孩子的他们会玩得更开心。一群孩子打打闹闹,在月色下有捉迷藏的,有爬树的,有斗鸡的……

放映的时候我们也会安静下来看电影,我们更喜欢站在放映员的身边。在我们的眼中那机子真是奇怪,两个轮子一转一转的,竟有故事在对面的白布上上演。

那时,放映员在我们心中简直是太有水平的人了,想着自己长大后是否有这种能力。那时,我特别盼望放映员能被派到我家吃饭,感觉好荣幸呀!

现在电影院里放电影会有两台或更多的放映机。那时候没有,每次换片之间电影故事会有一个停顿。

而此时,我们会全聚在放映员的身边紧张地看着他换片。即使是那放映员的动作很熟练和快捷,但心情急切的我们总是觉得他慢了。

也就是在这时,放映处会有一束单纯的白光射向幕布,于是,孩子们便会伸出我们自己的小手在光束中晃动着,幕布上也就出现了无数只小手。

那时的我虽然非常胆小,羞怯,有一次,也忍不住地伸出了小手,感觉好象自己也表演了一下,满足了一些自己的表演欲望,其实根本分不出哪一只小才是自己的。

电影故事情节对我们来说不是很重要,可能那是大人们的事。

乡下地方,这样的场合,这么多人的时候不多。每次我们都像是在过节。

只记得那时我们最爱看《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南征北战》之类的战斗片,还有《少林寺》《木棉袈裟》《八百罗汉》一类的武打片。

说起看《少林寺》,那天不巧,下雨了,爸爸费了很大的劲把我从戏台旁的一个小洞里塞上戏台,于是,我终于可以和一大群男孩儿一起坐在银幕后面不受雨淋地看电影了!

好奇特的感受呀,人是反的,银幕上的字也是反的,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兴致,离银幕是如此的近,看得好清楚,听得好真切,多美的享受啊!

至于那些生活片,我们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里面的人,总是喋喋不休,好烦!而那些戏曲片,就更是讨厌了,咿咿呀呀的,什么也听不懂,但就算如此,我也不愿意离开,不想看,就躺在凳子上睡觉。

记得有一次好像是演包公铡美,在开铡的那一刻,激昂的乐声把朦胧中的我震得从凳子上摔了下来。

也有让我们害怕的电影,虽然不是很懂故事情节,但里面的一些情节依然会让我们害怕地蒙上眼睛。

那部聊斋故事片《画皮》至今在我记忆中,现在想起来还是会害怕,似乎还有些惊魂未定的感觉。看《画皮》的时候,我们会蒙上我们的眼睛,可好奇心还是会让我们在指缝间怕怕地看上两眼。

电影结束后,回家的路上便是大人们议论故事情节的时候了。此时的我们也累了,牵着大人的手随时都会睡着的样子。大人的说话声好象是似睡非睡间听到的,我们往往是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回家的。

今天,电视、网络的普及,让我们可以在家看到更多更好的影片。偶尔小区或广场上也会放放露天电影,但前去观看的多是一些老人。

儿子也去看过一次,但他只是好奇,一放映,就离开了。可能在他眼里,这怎么也无法和在家看动画片相比。

但对于我来说,露天电影,虽然已经消失在过往的烟云中,却留在了记忆深处,每每想起,仍然有无穷的趣味,仍然令人深深的怀恋。

也许怀念的只是一种情趣,一种心情,但这种情趣、这种心情足以令我回味今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的露天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