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玄学--洞察力与同理心

  • 什么是洞察力?


首先洞察力,指的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知识积累和观察、思考,形成对万事万物最本质的理解,从而在面对新事物时,可以基于以往所积累的思考模型和理解,快速形成对新事物最本质的认知和判断。在此判断基础上,辅助PM进行战略选择和决策,因此给出对事物的判断是洞察力最核心的价值所在,最后的做出决策只是表象产出。


在此贴下哈佛MBA提出的培养「洞察力」六点原则:


  • 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

  • 对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

  • 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

  • 做事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

  • 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对事也如此;

  • 准确的判断来自于放下自己的所有的成见,而做出的客观分析。


  • 如何培养洞察力?


分2步,1多看,2多思考,逐步形成全局视野和深入思考剖析现象能力。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也是从浅入深的:最基础的理需求、画原型、跟项目;中级是需求理解、产品规划、资源配置和推进;深层次是产品架构、战略方向、竞争策略等。个人认为,好的洞察力建立在一套完整的结构化思维模型之上,是对结构化思维体系的融会贯通。分析问题时,不再需要代入具体模型,比如SMART模型等,而可以快速、类直觉的推导出路径、结论。洞察力可以后天培养,但需要长期刻意练习。


  • 什么是同理心?


先来看下官方版解释:


「同理心」(Empathy)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提出。学者们通常是这样来定义和描述的:「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要真正做到同理,最重要的是倾听与观察,不快速下判断。


可以看出,同理心是一种高情商基础上的技能,通过观察和研究目标受众,可以快速提升。


之前俞军老师在PMCAFF发起过一个问题“同理心是天赋还是技能,有何方法提高?”,各种同行的解答都有,不做分析,仅列出我的认知:同理心是技能,可后天培养与提高。而且我认为在培养同理心方面,性格偏内向的人会更有天赋或者优势,因为内向的人,更喜欢思考而少于言语表达,对他人情绪的敏感度比外向的人更高一些。


  • 有效提升同理心的方法有哪些?


  • 首先要亲身多去经历人和事。在没有亲身经历过之前,很难真正理解他人在经历一些事情或某种场景下的真实心理感受如何,所以多去经历,形成自己真实的感知,是一个高同理心水平的根基。

  • 多了解人性。全靠第1点亲身经历当然不现实,这时候需要通过研究人性,来推理他人的感受,从而拓展同理心应用人群和使用范围。

  • 锻炼心思的细腻和敏感度。具体方法比较杂,比如经常去感知周围人的情绪,精确到非常细的点;比如多看言情文学和历史类书籍,代入后去详细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等。

  • 大量真实案例演练与应用。比如多使用不同的产品,研究这些产品的目标用户使用产品时的需求和感受;比如产品经理多做用户调研,多观察用户使用场景和用户反馈,把自己当做目标用户等。

产品感


这个词听起来很抽象,也很神奇。就像女生的第6感一样让人难以捉摸。可以说同样的非常玄学。在我看来:产品感是一种不讲方式、不假思索的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也就是说,在看到和体验一款产品时,可以快速形成真实使用体验感知和产品好坏评价。并不仅仅是产品表面的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感知,也包含功能体验如何与产品品味等多方位、深层次的感知。


  • 典型的无产品感:看到和使用一款产品后,只有直观的界面好不好看,交互合不合理的感知,浮于产品表面而止步。


  • 典型的有产品感:使用一款产品后,可以感知出产品品味、目标用户人群、产品大致所处阶段、功能设置的合理与否、交互和操作流程有何优劣、与市面上同类竞品相比自身差异点和优劣。


总结下,产品感其实是对产品各方面水平与表现深层次的快速感知,可以通过多体验产品、深入思考、多做产品调研和竞品分析来逐步提升。


最后,我想谈下天赋与技能,出色或者合格的产品经理靠技能出色,而真正大神级、超凡级产品经理靠的是极高的产品天赋,这也是为什么天才总是少数,却总能真正改变世界。当然我也只是一个还算合格的产品汪而已,知天命,有所为即可。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感,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