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

1

李炳鑫是谁?

一位刚毕业的哈理工学生。

差评君的一位员工。

一位被牵扯进“南京猥亵门”的吃瓜群众。

如果不是在媒体工作,一辈子也难洗罪名。

故事缘起南京高铁站的猥亵事件,和一位自称正能量的博主。

正所谓,人坐家中,被锅砸晕。

据他本人在微博上发文章自述,他在熟人指认是照片上的作案者时,他正在和朋友玩卡丁车。

这一位吃瓜群众看的目瞪口呆,还没看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时,他的名字和扩散这条消息的博主“古风同志”一同出现在了热搜榜上。

几个小时间,上万转发,他的名字和这件不光彩的事情扯上关系已经是众人皆知。

好像事情真的是这样的。


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_第1张图片

他的电话被打爆了,微信消息接受爆了,有程序员朋友问他要不要开发一个自动回复,有人问他牢饭好不好吃,有的老朋友劝他快逃跑吧……

但是这件事情本来可以和他毫无关系。“古风同志”因为这个消息,上了热搜。

标榜着“正能量”,终于火了一把,真的是美滋滋。


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_第2张图片
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_第3张图片

现在,真正的嫌疑人已经被控制,一群人狂欢终于结束。也许没有结束,仍然有人不清楚真相,仍然有人接收者之前传播的信息,那条“正能量”的消息还在扩散,还有人在问候他本人。

他只是个普通人。他的倒霉还在继续……

我是个普通人,今年刚大四毕业,正在四处找工作。

就因为我的名字叫“李炳鑫”,我毕业在“哈理工”,全世界都知道了我是个变态恶魔。

(编者按: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全部躺枪_(:з)∠)_)

我会不会找不到工作?

我会不会在拿出简历的时候被当街喊打扭送公安?

我会不会读了半辈子书就因为这一条微博?

……


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_第4张图片

2

所幸,他在一家媒体公司工作,否则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其实纵观此事,我没有什么观点,我只想提一个关键词:

正能量。

那位非常关心此事的“古风先生”,以寻找正能量的名义,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草率转发。只因为有个人指认:那是我的同学,叫李炳鑫。

至于原因?没有,看照片,很像,长得很像。

这就是“正能量”的逻辑思维么?长得像就应该被转发被挖出来被人肉么?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找到一万个李X鑫出来。只要清醒一点就可以知道,仅有“看脸”的线索,简直就是扯淡。

可是还是有人信了啊。

正能量小哥相信了啊,几万转发和人肉的网友也相信了啊。到最后“正能量”发展成了网络暴力,谩骂的,问候的,嘲笑的,调侃的,威胁化学阉割的,比比皆是。

是不是人在正能量面前,都很容易丧失理智?

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外行人可能有所不知,上回我提到的那位做新媒体的小哥,跟我说:

有的时候营销就是这样,专门去做人们想看的东西,包括正能量。我们总是不太自信,所以需要看到很多很多的正能量,或者是把自己包装成“正能量”的化身。这其实是在利用人性的弱点。


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_第5张图片

3

原来,“正能量”变成了营销的代名词。

想想也并非没有道理,有些情况下,营造和传播正能量却是一种策略。

比如前不久闹得轰轰烈烈的“街头硬币实验”。文章的标题是:《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广州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

这个刷爆朋友圈的测试很简单。

在地铁口、公交站、街道等放置一块白板和一箱硬币。

白板上写着:“如果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取五元。”

测试过后,得出结果:

“一开始我会担心被一抢而光”

“但居然所有人遵守了规定。”

“甚至还有人用纸币换硬币。”

“还有人往里投硬币。”

“真是一群令人感动的人,真是一座令人感动的城市啊!”

在广州的实验大获成功以后,这个实验被搬到了全国各地:《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长沙/福州/洛阳……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

一个实验,在全国各地测试,居然有相同的结论和体验。

以此说明:正能量就在我们身边。然后乞求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随手转发正能量。

从实验的严谨性来说,一天的实验,只有视频没有数据,把最后“仅”减少两百块作为依据,这个测试过程就不具有代表性。

而且文章测试过后,只是几张动图表明结果,最后举了很多人性冷漠的例子,并没有对此分析的推理。

想要探讨社会的正能量,但是人性的复杂,社会发展、白天黑夜等各种因素,告诉我们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正能量”的结论,不过是自我感动罢了。很显然,大部分人都被套路了,被所谓的“正能量”套路。

让我再一次看到,标榜“正能量”的东西,是多能戳中绝大部分人无脑的痛点。


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_第6张图片


4

我们随手转发的“正能量”,可能一开始的出现就是为了博取眼球。

那是伪善,是被精心策划出来的“真相”。

有些被冠以“善良”“公益”的真人秀节目,在感动观众的同时,把一波又一波原来不明所以的猪脚推向热点。

当然这样的节目也遭到了很多的质疑。

比如《变形计》。

现在的《变形计》,早已违背了2007年获奖时的初衷,在造假、炒作的不归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但是仍然有人喜欢看,说它有公益性,说它正能量。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爱广西贫困小学做支教的老师,也发长文微博揭发了《变形计》作假的事情:

因为前期的拍摄很不顺利,城市小孩和山里孩子没有太多交集,老师和孩子都不太理会他。既没交流也没有什么冲突,平淡无常,实在没什么可拍的。为此,变七的编导甚至鼓动我们的支教老师去接触挑逗,或激怒城市小孩,骂他打他都可以,只要能引起或激化冲突矛盾,就有东西可拍。因为当时城市小孩刚来的时候,的确有很多过激的行为,比如砸东西、骂人,甚至打小孩子。这些都可以当作挑起冲突的借口。可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回避,不想参与。

还有参与拍摄的孩子曝光黑幕,说签了合同,要按照剧本来演这一场真人秀。

有一期节目播出后,“变形计丽姐”登上微博热搜榜,我看了一下,仅仅是因为孩子在马路边撒娇,就被剪辑成很长一段,无限放大。

网友们义愤填膺,歇斯底里,遂登上热搜榜,炒作成功。

想到这里,我开始害怕我的正义感和我所接触到的事实是不是一致的。

原来,好多东西都可以被策划成宣传者想要的样子。尽管它不尽合理,缺乏逻辑,毫无科学。但是通过剪辑、述说、文字,可以让这一切毫无缝隙的契合大众的心理需求,既符合核心价值的意识心态,又增加了关注度。

殊不知,我的无知,我们的思考能力,被别人以正能量的名义把玩。


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_第7张图片


5

事实上,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控制,因为大多数人缺乏判断力,而宣传者可以把很多信息隐藏。

其中最容易利用的,就是我们内心道德的一杆称。换言之,“正能量”。

每个人都一位自己正义无比,感觉自己是正义的化身。

可以正义是什么?正能量又是什么?

是让不善者得到惩罚,善行得到奖赏。

再看回文章开头,李炳鑫的事件——

事态的发展之迅速,其实不难理解。没有落脚的事实被无限传播,形成网络暴力,是因为情绪永远比理性更容易传播。

所以参与网络暴力者,都是被消费了情绪和正能量的受害者。

我始终相信,我们这个社会不需要任何人取标榜正能量,去以正能量的噱头传播一些不切实际或者说毫无根据的消息。

因为正能量就在我们身边,习以为常,根本不需要放大,它只是一种现象,仅此而已。

而除了标榜“正能量”,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我们可以用更聪明、更精致、更实在的方式,构建一条底线、一种原则和观念。

是为“正能量”。


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_第8张图片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南京猥亵到网络暴力:随手转发的是正能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