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神经病变.2014】探讨逆行疗法在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中的作用

文献DOI:10.1016/j.apmr.2014.01.003

文献PMID:24445089

文献原文链接:https://sci-hub.se/10.1016/j.apmr.2014.01.003

【糖尿病足神经病变.2014】探讨逆行疗法在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中的作用_第1张图片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backward walking therapy in alleviating plantar pressur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探讨逆行疗法在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逆行步行训练和α-硫辛酸(ALA)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

设计:本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采用向后步行运动和ALA联合治疗(ALW为2wk,向后步行运动为12wk),对照组仅接受ALA治疗。

环境:临床和实验室环境。

参与者:DPN患者(N=60)分为试验组(n=30)或对照组(n=30)。

干预:对试验组进行ALA治疗的向后步行运动;硫辛酸治疗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使用flatbed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试和分析治疗前后的足底压力。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前足峰值压力均下降;试验组的足底峰值压力显著下降。对于试验组,内侧足的峰值足底压力略微增加,表明在治疗后试验组的足底压力分布更均匀。

结论:ALA与后向行走的联合治疗证明比ALA单药治疗更有效。向后行走也证明对DPN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有改善作用。

物理医学和康复档案2014; 95:832-9

全文翻译:

糖尿病足溃疡(DFU)是导致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的糖尿病(DM)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1]。大约5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DFU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随着 患者的年龄和疾病的进展。先前的研究2已经表明足部压力异常和足底压力分布是DFU发病的一些主要原因。 在这些研究中[3,4],高足底压是DFU的独立危险因素; 足底压力预测DFU的相关性高达70%至90%。 因此,对DM患者的足底压力进行测试对于评估DFU发病风险至关重要。

除了对前向步行的足底压力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健康人和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向后行走可以更均匀地分配足底压力,并在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方面发挥独特作用[5-8],Albensi等[9]观察到前向行走的足跟力量大于后向行走的足跟力量。下肢损伤通常是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反复,过度或不适当的定时足跟力或这些组合[10,11]表明向后行走可能有助于减少外侧后足撞击的影响。 Zhao等[12]测试了48名老年人在前后行走时使用高频足底压力测量系统的足底压力分布动态。结果表明,与向前行走相比,向后行走使得足底压力的分布更均匀,并且改善了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以及肌肉的收缩性。

在对418名DM患者和13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测试后,Xiao等[13]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DM患者增加足底压力的重要危险因素。除了控制血糖水平外,改善外周神经功能是治疗DPN的一个重要方面14。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和预防自由基损伤,并进一步缓解DPN症状和增加神经传导速度[15-2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由基形成增强和/或抗氧化防御缺陷导致的氧化应激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有关。 DM患者的氧化应激标记物(例如,超氧阴离子,过氧亚硝酸盐产生)与多发性神经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在实验性糖尿病性神经病中,坐骨神经中的氧自由基活性增加,并且用强效亲脂性抗氧化剂硫辛酸治疗导致在各种器官系统中预防或改善糖尿病诱导的神经血管和代谢异常。药效学研究表明,硫辛酸有利于影响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的血管异常,如微循环受损,氧化应激指数增加,血管功能障碍标志物水平升高(如血栓调节蛋白,白蛋白尿,核因子-κB)21。另外,体育锻炼(例如,向后行走)是另一种改善周围神经功能的有效方法。先前的研究表明,由于步幅减长,足部接触模式和下肢运动模式减少,向后行走显著降低了对接触的冲击力[25]。向后行走的优点包括接触时地面反作用力减小,膝关节活动范围有限关节(在膝关节损伤康复期间有利),在步幅期间增强的腿筋肌群伸展,以及活动期间本体感受/平衡控制训练的潜力[26]。Błazkiewicz等[27]研究了前后运动期间的肌肉力量分布;结果表明,获得了股直肌、股二头肌短头,向前和向后行走时胫骨后肌肌电信号的良好验证。但是,对于m.iliacus,只有在向后行走时才能获得良好的验证。 Hoogkamer等[28]的研究观察到胫骨前肌明显的交叉反应:在向后行走期间,为了保持稳定和平衡,对侧腿的胫骨前反射活动明显增加。此外,在向后行走中,在一些参与者的站立摆动过渡期间,在同侧股二头肌中观察到显著的反射抑制,而对于内侧腓肠肌,反射活动等于两腿的背景活动[28]。Jansen等人的研究[29]表明一些肌肉显示特定方向的贡献(即背屈)。因此,作者提出,除了常见的脊柱驱动之外,向后行走还使用额外的元素,可能是脊柱上的。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DM患者在做后退行走时峰值足底压力和动态冲动的分布,以了解向后行走是否有助于改善这些分布异常。同时,我们采用ALA治疗作为对照方法,研究单独ALA治疗的作用,并结合后向行走改善周围神经功能。我们的目的是为DM患者开展向后行走治疗提供临床证据,并指导DM患者采用更有效,更合适的运动方法。这延迟了DM的进展,甚至减少或阻止了其发病机制。

方法

参与者

参与者的一般背景我们在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确定了60例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这是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有30例。 这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本研究经北京军区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了正式的同意书(图1)。

选择标准

所选择的DPN患者60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30对糖尿病的定义,诊断和分类及其并发症的标准。因为DPN目前尚无确定的诊断标准,临时可用参考物质综合的标准公式如下:(1)患者有明确的DM病史; (2)患者在诊断DM时或之后有神经病变迹象; (3)患者具有描述性和典型的DPN临床症状和指标,包括四肢麻木和刺痛,感觉丧失或对身体部位的异常感觉(感觉迟钝)(例如,灼热,电痛); (4)如果显示以下5个临床指标中至少2个,患者可被诊断为患有DPN:异常的温度感,尼龙单丝测试异常,足部麻木或感觉丧失,振动感知阈值> 25V,跟腱反射消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糖尿病足神经病变.2014】探讨逆行疗法在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