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解决克隆后网卡问题

解决克隆后eth0不见的问题

故障产生的原因:

由于克隆虚拟机,vmware只是修改了虚拟机的名字等信息,并没有修改虚拟硬盘中的任何信息,导致克隆后网卡的MAC地址和操作系统中记录的mac地址不符,导致eth0启动不起来。操作系统记录了一个新网卡的添加,新网卡的名字eth1,mac地址就是vmware分配给的新的mac地址

解决方法:

ifconfig eth0(对应的eth网卡)看其mac,用现在的mac替换原来的mac,之后重启network服务,问题解决。
也可以
直接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删掉UUID HWADDR
配置静态地址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TYPE=Ethernet
ONBOOT=yes
NM_CONTROLLED=yes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46.102
GATEWAY=192.168.146.2
NETMASK=255.255.255.0
IPV4_FAILURE_FATAL=yes
rm –rf /etc/udev/rules.d/70-persistent-net.rules
#这个网卡文件中会保存克隆主机的一些信息,删掉重启主机即可。
reboot #重启生效

补充:

网络接口配置说明:

DEVICE:网络接口名称

BOOTPROTO:系统启动地址协议

none:不使用启动地址协议

bootp:BOOTP协议

dhcp:DHCP动态地址协议

static:静态地址协议

ONBOOT:系统启动时是否激活

IPADDR:IP地址

NETMASK:子网掩码

GATEWAY:网关地址

BROADCAST:广播地址

HWADDR/MACADDR:MAC地址。只需设置其中一个,同时设置时不能相互冲突。

PEERDNS:是否指定DNS。如果使用DHCP协议,默认为yes。

DNS{1, 2}:DNS地址。当PEERDNS为yes时会被写入/etc/resolv.conf中。

NM_CONTROLLED:是否由Network
Manager控制该网络接口。修改保存后立即生效,无需重启。被其坑过几次,建议一般设为no。

USERCTL:用户权限控制

IPV6INIT:是否执行IPv6

IPV6ADDR:IPv6地址/前缀长度

CentOS7重启网卡的命令如下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service

在CentOS7里面,默认是没有network命令的,可以用如下命令来添加network服务 用于重启网卡

yum install NetworkManager

由于CentOS7中没有70-persistent-net.rules这个文件,复制出来的虚拟机(vmware)需要修改mac地址),就是修改mac地址。
接下来就剩下修改ifcfg-XXX文件了,只修改HWADDR就可以了。接下来执行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就正常了。

UUID:
UUID是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的简写, 中文名称为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本质上就是个标识符,其目的是让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标识名称
安装uuid软件包,uuid是一个命令行下的uuid生成工具
Install uuid
安装完成后在终端中执行uuid命令即可获得一个uuid标识符

HWADDR:
HWADDR=, 其中 以AA:BB:CC:DD:EE:FF形式的以太网设备的硬件地址.在有多个网卡设备的机器上,这个字段是非常有用的,它保证设备接口被分配了正确的设备名 ,而不考虑每个网卡模块被配置的加载顺序.这个字段不能和MACADDR一起使用.

MACADDR=, 其中 以AA:BB:CC:DD:EE:FF形式的以太网设备的硬件地址.在有多个网卡设备的机器上.这个字段用于给一个接口分配一个MAC地址,覆盖物理分配的MAC地址 . 这个字段不能和HWADDR一起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