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门,镜子——读《三体》有感

合上书页,请允许我先稍微冷静一下,把灵魂从大宇宙坍缩的盛景中拉回来,把思想从647号小宇宙生态球中轻盈穿游的小金鱼身上拉回来。

虽然这并非是我第一次从二次元世界的沉寂中苏醒,但毕竟是在四天的时间里经历了宇宙文明从诞生到毁灭的整个过程,总得先揉揉眼,伸伸懒腰,重重的喘上一口气,然后拿起书旁的笔在纸上满怀充实与空寂的写下第一句话:

“我看完《三体》了,……”

只有这片刻的清醒。从落笔到第六个字,只有这片刻的清醒!

随后我的大脑中仿佛有千万颗恒星级的核弹一同爆炸。无数场景如同狂风卷起的雪花打在瞳孔中。一股毁天灭地般的能量通过曲率驱动光速般经手臂传递到手指、从手指传递到笔尖。

可我还是动不了。

想想也是,以宇宙为背景,以全人类为驱动,以文明为轴线,以科学为画笔,如此宏大的一幕幕又怎能是我手中这一支小小的笔所能承载的呢。

所以我还是停下吧,就这样静静的看着纸上的这半句话,静静的看着。

“我看完《三体》了,……”

“我看完《三体》了,……”

“我看完《三体》了,……”

没有想象中的解脱,没有想象中的愉悦,也同样没有想象中的沉重。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的确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环顾四周,总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尤其是北辰妖风过后清澈的星空。

“我看完《三体》了,……”

总要往后面加点什么吧。钟摆既然已经拨动了,时间就总要流动下去的。

那就仿照云天明无故事王国里的三个故事,我也从三个故事里说起吧。

第一个故事,叫《窗户》。

窗户

刚听到《三体》这本书名字的时候,在我的脑海里随后就打上了一个标签—“科幻小说”。而在当时我的ireader里面只会有两种标签的书—“玄幻小说”和“武侠小说”。所以我很随意的又在后面加了另外一个标签—“不必读书目”,(因为我一直以为科幻小说就是研究科技的,首先是没有一定的知识看不懂,其次就算是看懂了也很费脑子,最后若是费了脑子还是没看懂说出去肯定让人笑话。再有一点就是我总感觉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研究活的人总比研究死了的知识有意思)。

所以我随后就把那个别人好心给的电子书随便扔到电脑的某个盘某个文件夹里再也没有打开过。

随后的一部电影彻底改变了我对科幻死板的认知。在那部名为《星际穿越》的三小时爆米花大片里,除了炫目的太空科技、宏大的宇宙特效和逼格厚重的维度与时间艺术外,我更加体会到了一股父亲与女儿、人类与地球、地球文明与宇宙之间浓浓的感情。虽然最后还是以老套的爱情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一切的解释来统领全篇的感情主题。但在我看来,抛开这一切虚妄的东西,人类文明、人类道德在以宇宙为背景地末日前的挣扎才是更有爱的,这甚至超越了激情,超越了奉献,超越了信仰超越了我所认知的一切!他在我心中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

一刹那间我产生了当学霸的冲动,也幸好只是冲动。

随后就像那句经典的对白一样:“时间会冲淡一切。”我的这点小激动在无坚不摧的时间面前很快的就被磨平,随后归于沉寂。

我用高中三年和大学两年的时间看过了所有经典的玄幻小说,有用大学两年的时间看完了所有经典的爆米花电影。大量不现实精神的刺激已经让大脑变得对现实中的一切都麻木,终于在大四这个最闲暇的时间里慢慢迷失在无聊的泥潭中。

我不想去回忆那段日子:每天被正午的阳光所惊醒,空洞的眼神望着天花板,床头上曾经没什么用却感兴趣的小说、画册,书桌上那些不感兴趣却有用的拓展资料,兴致勃勃弄回来准备改造自身、改造环境、改造世界的一本本手册、宝典、百科全书在空寂的灵魂里没有一丝的色彩。

一天的时光在外卖的咀嚼、慵懒的蠕动、麻木的想象中渡过。没有想法,没有方向,没有感觉。遗忘了时间,遗忘了生命,遗忘了作为人的一切存在。

醒着如同睡着,活着如同死去。

“我的文明已无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你们的力量来介入。”

就像那个时间老梁说的一样,是时间找点刺激了。既然这样,那就尝试去走一下过去从未走过的路吧,或许能看到以前从未看到过的风景。

所以我决定把我的一只脚从已经踩烂的玄幻文学里抽出来,轻轻的点进科幻文学的星河中。

《三体》无疑是我溅出的第一朵浪花,而他也不负我望成功的打湿了我的灵魂。

“我看完《三体》了,……”

我想了想,继续往下写:“我看完《三体》了,这确实是我从未见过的风景。”

这话听着确实矫情了点。

猎奇、梦蝶、超脱。

这是我无聊的时候所总结的三个看小说的阶段。

我带着找刺激的目的翻开这部小说,这无疑是一种猎奇的心态。就像你打开不同方向的窗户就能看到不同明暗的风景,我打开武侠看到的是义气和豪情,打开玄幻看到的是自由与热血,打开悬疑看到的是逻辑与冷静。

我打开科幻的窗子,看到了理性又不失洒脱的想象和现实又不失浪漫的人生。

猎奇的刺激就好像在荒野中找宝藏的游戏一样,从这些从未看到过的风景中找到那个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东西。或许是一个奇异诡谲的故事,或许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物,或许是一个自由奇幻的世界,又或许是一个奇思妙想的设定,一个温暖动人的情节,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语。

这些东西,《三体》里面一个都不缺的摆在了我的面前。

无论是第一二部里的大史,第二部里的章北海、罗辑还有第三部里的维德都是我心目中完美的英雄形象,无论是面对危机的冷静,面对平凡的淡定,面对抉择的冷酷无情一次次给我感动。

更何况第一部里的三体游戏,第二部里的面壁者与破壁人,第三部里宇宙社会学的延伸投射,这些奇幻到巅峰,巧妙到羚羊挂角一般的想法和设定更是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球。

再加上宏大的宇宙背景,多线并行跌宕起伏事后又千丝万缕连成一线的故事情节,以及比《星际穿越》逼格更高更雄伟的智子、水滴、小纸条和星际维度战争,让我这样一个半知识分子半学渣小白的读者硬是过了一把英雄科学家的瘾。

可是仔细想想,这本书真的只是这样吗

或者先说,真的是这样吗?

内容宏大?现在每个玄幻小说主角一出手都是一个宇宙一个宇宙的灭。

设定巧妙?《无限恐怖》所领导的无限流小说可以包容任何设定任何想像,任何构思。

人物性格鲜明?《九州缥缈录》,直到现在我每想起里面的一个人物内心都忍不住一阵抽搐。

单从以上的方方面面,按照固定的评价标准,这本书只能算是一部作者良心制作的精品,或许还凑不上是名著。

那么,重复一下刚才的问题:这本书真的只是这样吗?

回答当然是“不”!

他创造了一个世界。

或许有人说,废话,哪个超现实小说不是创造一个世界。

在这里所说的世界,当然不是写在前言或楔子里框架般设定的世界,而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世界”。

或许就像:

随着汽笛的鸣响,老式蒸汽火车冒着白烟在轰鸣声中驶向雄伟神秘的霍格沃茨。

四个孩子穿过衣橱里一件件或新或旧的衣服猛地一脚踩进了松软的雪地。

勤劳悠闲的霍比特人正哼着歌烤着甜蜜的馅饼,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法师轻轻的敲响了他家的门。

汪淼洗出了刚刚拍摄的照片却发现照片底部出现了一行醒目的倒计时。

随后,属于每个世界的传奇也便开始了。

白蓉对罗辑说,写作的最高状态下,作者所能给予的只是最原始的设定和想像,就像准备好了画笔和颜料,你画好了轮廓,决定了线条的粗细,然后是不由自主细节的填充,然后是无法预料颜色的调和,然后绝无意识的点上眼睛。

再然后,他活了,任何人也别想去掌控他。

《三体》就是这样,以宇宙为画布,以人类文明为颜料,以科技为画笔,以三体文明的降临为开始,以宇宙文明的终结为结束。然后,故事以自己的方式在这片星空中推演,作者所能做的就只有摘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一段交给纸笔,交给这个世间。

他有时候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或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一个满载回忆的日记本。你可以从每一页开始,去寻找。也可以从每一页停下,去思考。

可笑我经过了上学期公文写作上所取得的一点小小的成绩,就如同井底之蛙一般自大自满妄图总结出什么创作的窍门和方法,如同搭积木一般快速堆出一个作品。

借用三体星人送给地球人的一句话来送给自己:

“你就是个虫子!”

你以为一部好的作品是搭积木就能搭出来的吗?你以为那些堪称传奇的作品都是作者自己“凑”出来的吗?

艺术源于灵感,那灵感源于什么?

灵感源于生活!生命!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正是因为作者用在生活中得来的严谨的思维、理性的构思、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一个个平常但不平凡的细节,甚至于一个眼神、一句没有说完的对白创造了这样一个科幻美丽的世界,《三体》才能真正的活了过来。

当好神的执笔人,这才是能继续创造下去的唯一途径!

所以当我渐渐的被窗外的风景所吸引,我深刻的体会到了那个世界的美丽与充实。

所以我打开门,正式迈了进去。从此,庄子闭上了猎奇的眼睛做起了化蝶的美梦。

“我看完《三体》了,这确实是我从未见过的风景。”

我想了想,划掉后半句,又补上了新的一半:

“我看完《三体》了,我好像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好像,又不够具体。

镜子

自从大二以后,很多在我看来绝对经典的小说我却越来越不敢去触碰。比如《九州》的残篇,比如《周天》系列,再比如金庸大大的那一副对联。

这其中固然有某些心理的阴暗面在作祟(我害怕这些传奇级别的小说会严重打击我创作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其实更主要的,我还是希望能把这些从未践踏过的雪原留给未来的自己去欣赏。

我觉得我现在还看不懂。

这些书都是有灵魂的作品,字里行间满是作者的情感与心血,是作者本人三观的直接体现。这样的作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心态去读去想去感悟,就毫不逊色于一剂心灵炸药,将你的人生和信念炸的五彩缤纷,炸的热血沸腾。

这才是看懂。

不过我可能要对未来的自己说声抱歉,因为我把《三体》提前预支了。不过还好,他差不多起到了让我看懂的效果。

从开头的第一部,人性的思考就成为了贯穿全文的灵魂。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人们的表现往往比灾难发生后更加不堪。每个人都有兽性,每个人也都有人性。但是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一步步逼近的死亡和理想信念的崩塌,会让人刹那间脆弱的像个孩子。

人性好奇,所以寻求刺激;人性占有,所以期盼变革;人性恐惧,所以不甘现实。所以他们开始干出孩子才能干出的事。

地球叛军、逃亡主义、人类必败的思想钢印。

威胁来自四百年后,但灾难从现在已经开始。

第二部的故事,更像是一个讽刺的童话。

人类因为大脑的缺憾所以可以产生谎言,其实在这之间产生的不止是谎言,更为恐怖的是谎言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思考。

“我害怕你们。”

这也许是对手所能给予的最由衷的赞美。

更像是一个死亡的通告单。

我们太聪明了,是啊,没人知道我们究竟在想些什么,人类可以骄傲的将这个缺憾上升到战略决策的层面上。

可笑的是,那又怎么样呢?

“主不在乎。”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当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水滴让两千多艘人类引以为傲的恒星级战舰像烟花一般炫目消散的时候,人类的一切追求和信念变得像孩子手中的棒棒糖一样可笑。

唯一的道路其实早就摆在了面前只是没有人愿意去想去承认去承担。

“要么自己活,要么一起死。”

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钢铁般的思想。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甘做路中心的石子,硬着头皮去触碰一下,去阻挡一下,让轮子稍稍偏离一下轨道,哪怕粉身碎骨。幸运的是,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人,遗憾的是,其余的大部分人都蜷缩在车轮的后面做那双无知无想麻木用力的手。

所以雷迪亚兹被自己所爱护所信任的民众用石头砸死,所以章北海冷静的扣动了扳机,所以抛弃了一切的罗辑成了守卫人类最后的英雄。

可笑的是,越是对人情天性凉薄的人,越是默默承载着人类最大的希望,因为他们从不爱去多想什么东西。

如果说《三体》第一部是概念童话,第二部是讽刺童话,第三部作者终于放弃了写一个童话的想法,用最现实残酷的纪录片的视角去击碎那个和平友好的美梦。

人们总是无奈的说我们处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大刘笑了:整个宇宙都是这幅鬼样子!

让我们忽略掉那个如尖刺般的信号危胁?遗忘掉相互间鸿沟般的文明差距?和平共处,共创美好新时代,为了共同的理想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我仿佛又记起了三体文明对于人类最开始的两句话:

“你们都是虫子。”“我害怕你们。”

最初的态度往往最真实,这算是间接的回答。

而六枚水滴快速而直接的攻击将最直接的回应血淋淋的摆到人类的面前。

“你做梦。”

对于持剑者这个继承着全人类最黑暗的工作,做这种事,好人和坏人都可以,但民众往往都喜欢去选择一个孩子。

因为孩子是没有威胁的,因为我们不想同归于尽哪怕苟延残喘,因为我们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最坏的结果。

因为……

因为……

因为我们太聪明,因为我们想得太多,想要的太多。

三体人从不思考,他们只是付诸行动。就像章北海,就像维德,就像罗辑。

就像,一个真正的战士。

真正的战士永远明白哪些是过往云烟,哪些才是坚持不变的原则。

我们拥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大部分人却还像原始人一样思考;我们身处无穷无尽的空间与想象,大部分人却只关注着一小片地方。

作者在第三部的视角仿佛是神一般俯瞰着这个世界,人性的挣扎和毁灭,文明的挣扎和毁灭。在最后的叹息中只能仿佛是开挂一般特意留下两双眼睛去看一看宇宙的终结好让我们明白:

“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就好像章北海死前留下的那句话:

“其实都一样”。

其实不一样。

在大部分创作的时候,如果没有思路的话我总会选择去听一些符合感情的歌来寻找灵感。伟大的艺术在本源上总是相通的,所以在看某些书的时候我也会不由自主的哼一段。

看《诛仙》的时候我哼的是董贞的歌。

看《草花戒》的时候我哼的是林俊杰的歌。

看《三体》的时候我却顿住了,既想放声大喊,又想轻声低唱,最后憋了半天我还是放弃了出声。

因为我实在哼不出灵魂厚重的交响乐。

就这样,我打开窗,推开门,站在这一片陌生的天地间,恍惚中却发现这片世界又变成了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投射着我们这个世间的一幕幕,直达灵魂深处。

镜子里的自己仿佛在说:我暂时能做的就这有这些了,你呢?

我呢,我该怎么办?

整理收藏,收拾行囊,准备出发。虽然这片荒原里依然会有无数的宝藏还未挖掘,我却已忍不住去走走其它从未走过的路,打开另一扇窗,推开另一扇门,照照另一面不同的镜子。

“我看完《三体》了,我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如今我要离开了,挥手告别之际,不妨把后半句再改一下:

“我看完《三体》了,我的文明还活着”。

就这样吧,这样挺好。

窗户,门,镜子——读《三体》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窗户,门,镜子——读《三体》有感)